翻开明史,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明君”成为朱元璋身上最多的标签。

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有失偏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中的每个人都是如此。

即便朱元璋曾推翻元朝,开创了洪武之治的盛世局面,但这并不能掩盖自身的缺陷,比如屠杀了大量陪他上刀山入火海的功臣,比如大兴文字狱。


(资料图片)

所有悲剧的背后,只因朱元璋性格上的多疑。

有史学家将马皇后的去世作为“节点”,她在位的时候,朱元璋还能稍作收敛,待她离世后,朱元璋的猜忌愈发疯狂,看谁都像要谋反的对象。

回顾朱元璋即位的经历,16年的征战生涯,最让他头疼的便是陈友谅。

好在有了刘伯温的出谋划策,鄱阳湖决战中大破敌军,大明建立开始步入倒计时

内心极度想要报复的朱元璋,决定将陈友谅的老婆纳入后宫,本以为这是对他最大限度的侮辱,没想到生下来一个孩子让朱元璋悔恨一生。

这听起来让人有些不解,难道孩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击败陈友谅

在双方还未交战的时候,每个人都认为陈友谅会胜出,因为双方实力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陈友谅决定抓住机会,一举灭了朱元璋的队伍,为自己的皇权之路铲平障碍。

朱元璋得知后,召集队伍将军们进行商讨,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等等,但大多数人的看法还是逃跑。

此次正面交战凶多吉少,如果部下主力阵亡,基本上宣告了结束。

朱元璋虽然比较多疑,但性格还是比较勇,他有出兵的打算,包括刘伯温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敌在明处我在暗处,可以先发制人,首要任务是处理掉想逃跑的人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军心是胜利的关键,还没开始打已经有人想着要逃窜,就算有机会胜出都是白费。

刘伯温这番话一说,在场没有一位将军再反对,纷纷开始表忠心,称愿为统帅放手一搏。

从敌军的角度出发,朱元璋各方面都不如自己,就算耗也会将他耗到全军覆没,事实证明陈友谅大意了。

按照军师的安排,朱元璋派出一部分士兵在前方佯攻,目的就是为了诱敌深入

陈友谅一步一步失去判断标准,中了朱元璋的埋伏,敌军有的士兵纷纷脱掉盔甲,向朱元璋投降。

兵力多,能力强,但就这样败给了朱元璋,陈友谅心有不甘,再次集结所有兵力发动了鄱阳湖大战。

朱元璋通过灵活和战术抢得先机,陈友谅兵力上受损严重,自己更是被乱箭射杀,朱元璋的皇权之路再也无人可挡

面对这个让自己绞尽脑汁的敌人,朱元璋将其妻妾全部纳入后宫,说白了就是为了羞辱。

朱元璋本身并不好色,一切正如他自己所言:今友谅三犯我金陵,四犯我太平,我甚恨之

陈友谅三番五次地侵占自己的地盘,我特别恨他,这才有了纳妻子为妃子的行为。

本以为这个举动会慢慢销声匿迹,谁也没想到会让朱元璋悔恨一生,只因对方自己生下来一个儿子朱梓。

朱梓叛乱

关于朱梓的身份争议很大,有人说这是朱元璋的孩子,有人说这是陈友谅遗腹的孩子,但大多数证据还是指向了前者。

朱梓出生后,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吃喝全部依自己而异,不会为此发愁

成年之后,朱元璋给予孩子部分封地兵权,一方面是对孩子比较宠爱,另一方面他不相信其他人,所有地方大权都交给了自己的孩子,比如朱棣镇守北京。

相比于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朱梓与母亲之间更为亲近,因为是母亲一手把自己带大。

看到了朱元璋的辉煌之位,陈友谅的妻子有些不甘,开始在朱梓面前对朱元璋进行污蔑,称“自己的亲生父亲被朱元璋杀害”。

从这个时候起,朱梓就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在前往封地生活前,他向母亲立誓一定会替她报仇。

朱梓先后以各种机会壮大兵力,终于在洪武二十三年起兵造反

让任何人去看,朱梓这场起兵运动都是必败无疑,因为自己都没有做好全方位的准备,更别说在老江湖朱元璋面前,后来只能从城墙上一跃而下,前往了另一个世界。

对朱梓好了这么多年,没想到喂出了个“白眼狼”,朱元璋内心极度悔恨,自己的亲儿子真的会这样谋害自己?

笑侃人世间

退一万步去讲,“这场造反”完全可以避免。

据相关史书记载,陈友谅1363年在鄱阳湖中流矢身亡,朱梓是1369年才出生,前前后后相差了6年时间。如果自己能够打听一番并认真思考的话,母亲的这个谎言必然会被揭穿。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观其言观其行,切莫听风则雨

很多人没有相关的经历,很容易在前行中迷失,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大忌”。听别人的话看别人的行为,要有自主判断问题的能力,不要听风就是雨,否则只能甘作“乌合之众”。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