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兴文字狱,对百姓实习愚民政策。
(资料图片)
但是在这样严苛的思想背景环境下,清朝初年的学者陈梦雷为了编纂好《古今图书成集》,呕心沥血。
但是他却在32岁触犯康熙,被流放东北,后被召回,在72岁又得罪了雍正,再一次踏上了流放东北的不归之路。
在偏远寒冷的东北居住了18年之后,90岁的陈梦雷在乾隆年间去世,虽然其一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成就,但是却为中华留下了至宝。
一:年少出名,触犯康熙
陈梦雷的父亲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但是由于当时恰逢战乱,其父就断绝了为官的念头,而是安心治学,但是多年无子,直到四十余岁才生下长子陈梦雷。
陈梦雷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钟爱他的同时也对其十分的严格,"督课早夜不休 以至起居坐立稍轻则必戒,语言动作稍轻率则必惩"。
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之下,陈梦雷在治学一道上突飞猛进,阅读了大量的典籍,打下了无比深厚的学识基础。
年仅十二岁,陈梦雷就考取了生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后来陈梦雷被当地的一家富商所看重,把自己仅有的一个女儿许配给了陈梦雷。
康熙八年,陈梦雷中举人,次年前往京师参加会试。
此时的陈梦雷才二十一岁,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是妥妥的人生赢家,陈梦雷在会试当中表现同样的突出,成为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子吉士。
翰林院拥有极其丰富的馆藏,在翰林院当差的同时,陈梦雷也静心学习,学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后来陈梦雷返回家乡福建,不料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
仅仅四个月后,耿精忠也在福建叛乱,大肆搜捕文武之才为其服务,而陈梦雷则是其重点需要的人才,耿精忠逼迫陈梦雷担任伪翰林院编修,但是陈梦雷不肯,推脱自己有病。
后来陈梦雷和同乡进士李光地密谋,向朝廷提供机要情报。
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李光地独自入京之后,单独向朝廷谏言献策,李光地得以平步青云。
陈梦雷不但功劳被李光地所独吞,还被人诬陷其担任叛军的学士,为叛军出谋划策。
在这种情况之下,陈梦雷的处境十分的不妙。
就这样,陈梦雷被逮捕入狱,按照当时的律法是要处死的,由于陈梦雷坚持为自己争辩,但是李光地则矢口否认,因此陈梦雷一案难以判决。
直到康熙二十一年的时候,经过当时的刑部尚书的救援,陈梦雷最终得以逃脱死罪,改判为流放奉天尚阳堡。
到达奉天流放地点之后,长途跋涉加上环境恶劣,陈梦雷病倒,在此期间,陈梦雷家中的父母先后去世。
甚至他的结发妻子也在流放之地亡故,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陈梦雷心力憔悴,痛苦不已,只能从书中寻找慰藉。
二:召回京师,再度流放
陈梦雷虽然以罪人的身份流放东北,但身处困顿当中的他并没有消沉,而是依旧心怀兼济天下之志向。
陈梦雷在东北得到了当地官员的赏识,允许陈梦雷参与地方文化的发展事业,教书育人,修编地方志等,甚至还关心社会问题。
例如陈梦雷来到奉天的第二年,就曾经提出开发东北的设想,在详细分析了辽东地区的形势之后,指出了改变千里萧条局面的方向,那就是把大量因为三藩之乱而受牵连的百姓民众全部由奴籍改为民籍。
这一来就解决了东北地区人烟稀少的问题。在辽东地区蒙受冤屈的陈梦雷始终没有忘记为自己申述,在一系列文章当中揭发李光地的丑陋行为。
其中的绝交书更是广为流传,甚至还直接被人送到康熙面前,康熙帝也处于疑问多次询问此时,都被李光地所搪塞过去。
出于种种原因,康熙帝没有深入的追究,而是敷衍了事,导致陈梦雷一直蒙受不白之冤。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到达盛京祭祀祖陵,陈梦雷听说之后,赶紧到康熙帝必经之路上等待,被康熙帝发现之后,召见陈梦雷入帐内谈话。
康熙帝和颜悦色的和陈梦雷交谈,询问陈梦雷的起居近况。
在康熙帝回京之前,又特意召见陈梦雷,陈梦雷对康熙帝诉说了李光地欺君卖友的罪过,康熙虽然没有处置李光地,但是也特赦陈梦雷回京。
最终陈梦雷携带自己的二儿子回到了阔别十七年之久的京师,但是早已物是人非。
康熙也尽力安排陈梦雷起居,保障他的生活,随后康熙又让陈梦雷教导三皇子读书。
三皇子对陈梦雷十分的钦佩,于是又把陈梦雷介绍给皇太子,皇太子对他也是很赏识,称赞陈梦雷胸中不知藏书几万卷。
陈梦雷虽然生活优渥,但是一直没有能够沉冤昭雪,并且他的人生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多次上书要求皇帝批准自己回乡祭拜父母,都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在此期间,陈梦雷还精心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充分利用在教三皇子读书的便利,宵衣旰食不断地进行修改编撰,历经五年才最终得以编撰完成。
这部书共计六个汇编,凡六合之内,巨细毕举,成为一部包罗万象的大部头类书。
正当陈梦雷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灾难再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雍正帝登基,新皇继位之后,开始对曾经的政敌进行清算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雍正的三哥所欣赏的陈梦雷。
雍正帝便以陈梦雷是耿精忠的附逆,且私自编书,招摇撞骗,为由头,把陈梦雷和他的儿子再一次发配到苦寒的辽东地区。
当时的陈梦雷已经72岁高龄了,但是却成为雍正帝打击政敌,削弱皇子的牺牲品。
三:身死辽东,留下瑰宝
当陈梦雷带着自己的儿子冒着严寒举家再一次踏上了流放的道路,朝廷当中的大臣的都十分同情陈梦雷的遭遇。
负责此案的刑部尚书等人不忍心发配他的二儿子,于是私下释放被雍正帝得知之后将这些官员统统罢免。
这样一来,朝廷当中的官员再有没有人为陈梦雷说话,陈梦雷彻底地成为了被孤立的人物。
遭遇流放的陈梦雷处境十分的艰难,三个儿子不得不出去充当帮丁,从事体力劳动。
父子共度艰难岁月,但是在困境当中陈梦雷却依旧乐观自处,到达流放地点之后,陈梦雷很快就和当地的文人墨客打成一片,甚至还和满族出身的高官结成莫逆之交。
陈梦雷和这些流放的官员一起吟诗作对,谈古论今,豪放之情不减去当年。
远在京师的雍正帝也经常能够收到来着陈梦雷的有关情报,特别是看到陈梦雷在流放地还过着不错的生活之后,内心便更加的不满。
甚至多年以后,雍正帝在提及陈梦雷的时候还咬牙切齿地说到:"行为不端,立身卑污,生事招摇,结交邪党,意欲扰乱国政,其种种不法行为,朕悉已知之,不可一日姑容"。
乾隆六年,92岁高龄的陈梦雷最终死在了流放地。
晚年凄凉,最终朝廷允许陈梦雷的儿子带着陈梦雷的灵骨归还故乡,也算是了却了他生前盼望归乡的心愿。
纵观陈梦雷一生坎坷多难,两起两落,身后凄凉,但是陈梦雷却给后来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梦雷所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虽然被雍正帝抹杀其个人的功绩,但是也看到了其中巨大的价值,称之为"典籍之大观"。
下令让九卿对这本书进行所谓的润色修改,增加删除了数十万字,但是对于这部有一亿六千余万字的著作来说,改动的也只不过是百分之一罢了。
这本书的容量仅仅次于三亿七千万字的《永乐大典》,但是《永乐大典》已经遗失殆尽,因此这本书也就成为了现存最大的一部头类书,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许多的外国学者都把这部书作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料依据,时至今日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陈梦雷的著作还有松鹤山房诗集九卷,松鹤山房文集十九卷、周易浅述八卷等。
陈梦雷的一生虽然遭遇悲惨,令人同情,但是他自强不息,翻阅他曾经留下的鸿篇巨作,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他在书页上的余温。
引用一句名言,有的人活着当时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
陈梦雷留给后人的财富是金钱难以衡量的,陈梦雷为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是世界文化发展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