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事很难比较,你像一本小说,它讲的是一个故事的精彩性和丰富性;三国志呢讲究的是历史真实性。你拿一本小说跟史实来比真实性,当然没法相比了。但是我们也要非常理解啊,大家比的原因在哪呢?就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写的太高明了,第一点它牢牢的抓住了历史的基础线,这跟线没跑偏。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一直到三国归晋,整个的主要事实基础都非常扎实,所以让大家常常产生一种幻觉,三国演义非常的真实;三国演义另一个高明之处是立意的高明,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特别讲究谁是正统,有正统我就有根基,能够获得大家广泛的拥护。在这一点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体现出重大的区别呀!表面上看三国演义是讲究刘备是正统,讲的是汉家天下的传承,实际上呢讲的是儒家的思想,特别是仁、义、忠等这些词汇。一说刘备就是爱惜百姓,而作为反面教材呢就是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两者之间,哎比较就很大了。另外一边呢桃园三结义,你看这个义气自古以来是非常重要的.它跟主流思想完美的契合,一下子把三国演义的高度又提升了很多,这是三国演义真正高明的地方。当然了,三国演义本身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但是它跟三国志这本书的比较当中,这点就是非常大的区别.三国志的撰写难度比三国演义要大很多。这个不是指文学修养上来讲,而是指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三个国家中以谁作为正统,这件事在当今来看可能不是个问题,但是在历史上争论是特别大的。陈寿何许人也?诸葛亮去世前的一年,他在蜀国出生,他是纯正的蜀国人。后人就指出来了,陈寿你明明是蜀国的人,蜀国灭亡的时候你都三十一了,俗话说三十而立,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不坚定立场,写史书的时候呢把曹魏尊为正统,你这不是叛变是什么,当然大家会非常诟病了。不过这种写法也完全有陈寿的理由,陈寿做官的时候,是在司马家的晋朝,晋朝的天下哪来的呢?是从曹魏禅让来的,那曹魏的天下从哪来的?是从汉朝皇帝的手中禅让来的,汉、曹魏、司马家的晋朝,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路线。你把这个主线抛开了,你说从蜀国继承过来的,如果按这种写法,那写完了也不可能得以流传,大家也不认同。你还别说,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历史学家,篡改了这样的模式,东晋的习凿齿就写了一本史书,叫汉晋春秋,把蜀汉呢作为正统,说蜀汉灭亡了就代表着汉朝灭亡了,然后曹魏呢属于篡权,属于伪政权。但是啊,等到资治通鉴的时候呢,司马光就全面的接受了陈寿的这种说法,把曹魏作为正统,把曹魏的纪年呢保存留下来,等到明朝的时候,蜀汉作为正统呢又占了上风,所以三国演义借着这段东风瞬间被大家广泛接受。等到明末的时候,大评论家金圣叹专门说过,说把曹魏作为正统,这是司马光的不对,是他的失误,你怎么能这么写呢,挺大个史学家,也不知道害臊。你想想,司马光这样的大史学家都被批评了,何况陈寿乎。 在三国志当中呢,不仅纪年方面采用了曹魏为正统的纪年,另外在这三个国家具体的正史中,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这都用的是纪;等到写蜀志的时候呢,刘备啊刘禅啊都用的是传。从史书上来看,这两者是天壤之别呀,什么是纪?皇帝那才叫纪,传呢是普通人才给你列传的。

写蜀志的时候啊,你从刘备写起也就罢了,直接从刘焉和刘彰开始说起了,这就更让后人愤怒了。在你眼里那对蜀汉根本没有感情啊,你在蜀汉毕竟生活了三十年,你怎么能这样呢,这也是后代诟病的一个点。但是我们细读三国志的时候你会发现陈寿写蜀志的时候里边蕴含了很深的感情,他对蜀国不是没有感情的,尽管他一岁的时候,诸葛亮就去世了,但是蜀国人留下来很多关于诸葛亮的褒奖和传说,这对他形成非常鲜明的印象。他对诸葛亮的记载呢,还是存在有一定感情的,等到写刘禅听了谯周等人的意见打算向魏国投降的时候啊,在这里面呢突然加了一句,刘禅的儿子刘谌听到他爹投降这个消息,什么表现呢?伤国之亡,心中非常悲愤呐,先杀妻子,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杀掉,然后呢次以自杀,然后我自杀了。这显然一种敬畏之语,这是对这种行为的褒奖。在陈述史实当中加进去这么一笔,没做任何评论,但是观众在看的时候,心里会涌起一种悲凉。刘禅可以投降,毕竟老刘家是有骨气的,刘备的后人并不都是窝囊废。如果对蜀国没有感情一心向着曹魏的人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吗?另外一边写姜维的时候,正在等待朝廷的消息,究竟是转移还是反攻,赶紧给个痛快话啊。结果这个时候等来点却是一纸降书,要求他归降曹魏,投降他的对手钟会,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怎么记载呢,说众将士投戈放甲,兵器都放下了,接下来两句话就非常的有水平。将士咸怒,什么叫咸怒?每个人都非常的气愤,证明什么,蜀汉这些好男儿还是有一番热血的,接下来怎么办呢?拔刀斫石,不让我打,我把长兵器都丢下了,但是我掏出腰间的刀,冲着石头上砍,寥寥八个字,哪怕过了将近两千年,您在夜里的时候读到这一段,都会觉得胸中那种不平之气,油然而生。您能说陈寿对蜀国没有感情吗?但是从这呢,我们也能看出来,陈寿一方面对蜀国表示同情,但是啊你要说他有多热爱,好像也并不至于。比如在刘禅投降的时候呢,陈寿也做出评价,他说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什么意思呢?说老刘家能够得以保全,然后整个国家呢可以不遭受太大的杀戮这是很好的事情,周之谋也。这个周是谁呢?是谯周,为什么把谯周抬得这么高呢?就是因为他是谯周的学生,谯周的很多观点就被他所接受了。因为光禄大夫谯周呢是劝降派,他不断的给刘禅吹耳边风,他说你还是投降吧!晚降不如早降,曹魏这边已经做的很大了,你根本打不过人家,全国都快解放了,你能往哪跑?有人提出来固守成都,他说你守有什么用啊?守一段时间,百姓生灵涂炭,被攻下来了,你自己也没好果子吃,有人说咱能往东吴去跑么,投奔吴国去,他又讲,你投奔吴国有啥用?吴国那么小,实力也不强,早晚是被人吞并的。等你到吴国,你就属于投降人家,然后呢东吴还会投降曹魏,你相当于投降两次,更丢人。

您别说啊,在这种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只会接受谯周的意见,所以呢刘禅也就听取了谯周的意见。最后怎么投降的呢?是抬着棺材,自己拿着降书去的,你看,有多虔诚啊!而且降书上写的非常明确,说曹魏这边天威既震,这太强大了,然后呢我们蜀国是什么情况呢?敢不革面,顺以从命,这就是按谯周的说法走。天下大势都这样了,你个人再争有什么意义,我这边呢让所有士兵把武器都交出去,所有的仓库都收拾了,钱粮你在这随便点,我一点都没有,全都交给你了,我希望能让老百姓们都正常的生活,平平稳稳交给你魏国就完了。要说天下大势呢是这样一个道理,但是这个投降的方式太丢人了,但是亡国之君你还谈什么脸面呢?保证蜀国百姓的安危才是头等大事。从谯周来看呢,你也不能说就是错的,毕竟是大势所趋呀!说到这呢,我们也要补充一句,陈寿在记载刘备和刘禅的时候经常用先主和后主,也能看出来对这两位皇帝比较尊重的。但陈寿对刘备的评价非常高,对刘禅的评价就比较低。

陈寿年轻的时候啊是在姜维帐下当个主簿,做各种记录的这样一个书记官,后来呢也当过秘书啊黄门侍郎,等到刘禅任用黄皓专权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参与,基本上就是默默无闻了。你看像他这样一个心理状态,汉朝已经离的很久远了,没有什么感情。等到蜀国的时候,他亲眼看着这些奸臣是怎么作乱的,所以对这样一个国家呢,他是同情,也谈不上有多热爱,接下来呢他和他的老师谯周又亲眼看见司马师取代了魏国,禅让成了晋代,一来呢他的身份从蜀国人到魏国人到晋国人,这个变迁也对他是个很大的影响。慢慢的呢他也就认同了司马家天下,也就是晋朝的正统,这样一来对他的思想影响又非常大,他的客观来自于之前的经历也来自于他老师的教诲,更在于他后半生三个国家的变迁。三国志能成为中国史书当中鼎鼎大名的作品,也不仅仅是因为陈寿的角度非常客观,更重要的还是他文笔写的非常好。这个当然不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包罗万象的故事,但是三国志那也是二十多万字的作品,而且言语非常简练,点评非常的到位。三国志这一本书刚写成的时候,陆纪这些大文学家一看,就叹为观止,以至于当陈寿刚去世的时候,这些大臣马上就跟晋惠帝讲,说皇上马上去把这本书拿来,这书写得太棒了。虽然是私人写的历史,但是非常真实,秉笔直书,是当时最重要的作品,晋惠帝一听,马上派人专门跑到陈寿家里,就把这本书拿来,看了之后就把它列为官方的正史,因为这里面从曹魏的禅让再到晋朝的禅让讲的非常清楚,这就意味着司马家的天下得之有理。从皇帝到当时的大臣学者上上下下都这么重视,意味着这本书至少在历史的政治方面上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您可千万别觉得就陈寿一个人写历史书,无论是阮籍这样的竹林七贤之一,包括各国其他的史学家,都在写史书,你像什么吴书、魏书、蜀书,包括魏略,一大批历史啊。当这些人看到陈寿写的这部三国志的时候,大家都服了,都认为我们这些人,所有人写的都不如陈寿写的精彩。你像当时的魏书大家就评价,说这个避讳太多,未若陈寿之实录,你不像陈寿写得那么真实,把魏书就干掉了。当时写魏国的史书可不止一本,有一个人也写了一本魏书,他一看到三国志之后,干脆把手里的魏书就销毁了,我没脸见人了,这水平太高了。其他的像魏氏春秋,汉晋春秋,当时十几种史书,最终能留下来的,包括大家认可的就是三国志。这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等到晋代南朝的时候,大家就普遍认为这本书写的非常的不错,是晋氏之家史,但这个史实写的太少了,才二十多万字,不足以记载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所以就委托当时的裴松之把这个历史再给它丰富一下。裴松之和陈寿之间距离的年代比较近,手头掌握更多的资料,裴松之给陈寿的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就说的非常清楚,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他在对三国志没有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把他了解的事实又加在三国志的下面,扩充了一倍的文字,让整个三国志变得更加丰富。这样一来呢就更加奠定了三国志和裴松之这个注释在中国史书上对三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的地位,这本书是当时后世很多学者作为案头书来看的,没事就翻一翻。再往后的时候,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就对三国志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说他写的有根有据,不是简单的抒情,也不是简单写粗线条,而是非常劲道,该写历史就写历史,该评论的时候就评论,而且评论呢也是恰到好处,不多,也没有太多个人的色彩,就是简单一两句,这就完事了。早期的三国志呢是三本书分开的,魏志、吴志、蜀志。等到北宋的时候有雕版印刷了,才刻成 个全本,到南宋的时候又流传到了日本,日本呢也非常的流行。我们看今天日本的动画片很多有三国志这样的元素,从当年就已经扎下了根。在宋朝的时候三国志就衍生出很多的故事版本,等到明朝的时候罗贯中基本上就按照三国志做了重新修改,形成了三国演义,这就形成了给大家造成困惑的根源,所有三国演义的历史真正的根基全在三国志当中。但是那些细节末枝的东西呢,经过罗贯中的妙笔生花又长成了参天大树,在这个参天大树之下,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树叶,也能看到基础的树根,但是就不能看到那些主要的支脉的走向,它枝繁叶茂,掩盖了很多枝干的细节,这就造成了今天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构成了各自的精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