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与杨广发型、体态、脸庞、神态都竟然十分相似


(资料图)

撰文/赵立波

中国历史漫长,出现了许多悲剧性人物,尤其王莽和杨广。甚至将二者对比来看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除了长相、气质、经历、连爱好和结局都几乎一致,这不得不引起后人的注意。按照星座学分析,无疑二人都属于“射手座”范畴,还有艺术家的气息,不乏完美、浪漫理想主义的多重人格,本人就此进行相关分析,聊博诸君一笑。

一、做人风格来看,从小二人的行为举止当年都深受好评,后世却将此进行“伪装”解读,未免过于草率片面。

小时候的王莽既懂事孝顺,开始了“折节为恭俭”的人生“道德包装”的漫长道路。虽然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同父异母的兄弟王曼的次子,但是父亲在他四岁那年就去世,十四岁那年,他的姑姑王政君成了皇太后,五个叔叔在一天之内封侯。 “家凡九候,五大司马” 唯独王莽的父亲王曼去世较早,没能享受到封侯的荣华富贵。从年少起,王莽就饱受家族冷眼,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年轻的王莽对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当他所见王氏贵族子弟正在“将军五侯子乘时侈糜,以舆马声色怿相高。”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却在熬夜点灯“勤学博身,被服如儒生”。

王莽影视形象

此外,他承担起这个家族的一切负担,连同他早逝哥哥留下的一个儿子都要抚养“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得了病重,王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王凤看着为了照顾自己的侄儿变得十分憔悴,内心十分愧疚,弥留之际,王凤郑重地将王莽托付给妹妹王政君皇后和她的儿子汉成帝,最后才安然撒手而去。从母亲那里就多次听说在王氏的所有表弟中,“争为奢侈,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只有王莽在苦读经书,在家尽孝,对外广泛结交贤士,也正因为形象塑造的成功,让王莽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从而被推上帝位。无独有偶,杨广的成长经历与王莽几乎相同。

杨广影视形象

杨广从小就表现出超强的自制力,举止,“深沉严重”。其他兄弟多是典型的纨绔,为了一时之欲,多违父母之意思。其兄杨勇做事缺少心机,放纵行事。老三杨俊性格懦弱,却奢侈无度;老四杨秀则性情暴躁,“生剖死囚,取胆为乐”《北史》只有杨广从小就对父母之命谨遵教诲。隋文帝倡导节俭,杨广就穿着朴素,不谈享受。独孤皇后,最痛恨男人对妻子花心大萝卜,杨广则与他的夫人恩爱有加,感情生活十分专一。也正因此,杨广的获得了很好的民生“大臣用事者,皆倾心与交”,“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是声名籍甚,冠于诸王。”总而言之,杨广的自我形象的塑造是相当成功并富有成效的。

二、喜欢创造发明、王莽发明项目最多,杨广制造出“大隋最早的机器人”。

对于发明,王莽似乎更前卫一些,但是杨广的一些发明也颇有“穿越”色彩。先看王莽。在其一生频繁和大幅度复古设计下,王莽的身上出现了许多至今看来都要超前的前瞻性,为此被今人调侃成“穿越者”。王莽在生前主持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活动,此后他的声名长期处于负面,对他的科学活动不仅没能当作先进性进行赞颂,而是当作罪证来记述的。

王莽的青铜卡尺

当时王莽特意下发征召“天下异能之士”的诏书,让这些人在一起研究仪礼、古书、经典等著作,包括天文、兵法、音乐、医药等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王莽主持的一系列科学实验中,共有三次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第一次是在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进行的人体解剖实验,“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始终,云可以治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录的解剖人体实验。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稍后的维萨里进行尸体解剖要早1500年。第二次是在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的“煮草木为酪”的实验,当时也是作为王莽劳民伤财的罪证进行描述的。由于当时“关东人相食”,王莽想开辟新的食物源,按照班固的原话是“莽多遣大夫,谒者分教民煮草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费。”班固认为这次试验是劳民伤财的荒唐之举,但有不同学者提出,这次极可能是一次未能成功的“豆腐”试验

第三次试验是新莽天凤六年(公元19年)的飞行实验。关于这条史料,王莽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制造出模拟鸟的飞行器,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钮,飞数百丈堕”。说的是公元18年,王莽为攻打匈奴而招来工匠按照其想法进行设计的一种攻击性飞行器。由此可见,在相对落后的汉代科技时期,王莽的行为果然是超前大胆,算得上我国一位科学发明家。此外,他还和这些”奇人异士“们研究出一个叫”威斗“的东西,据说可以克制住反叛势力,于是他叫人用五色药石与铜合金,铸造了一个长二尺五村,状如北斗一样的“威斗”,从此这个东西与王莽形影不离,每次出行,都有一个专门负责背着威斗的人在他车驾前行走开路。

杨广出行

同样在杨广的身上也出现了爱好发明这一特点,从小他就对自动装置系统十分感兴趣,做了皇帝后,他命人建造一座图书馆一共十四间,所有的房门、窗子和窗帘都安装有自动装置。当人进入后,门会自动开关,窗帘也会自动开合。他还命人制造过机器人,模仿自己一个宠臣的模样,“施机关能起坐拜伏”他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招募行人,分使绝域”,并派出人员深入到中亚、波斯等地进行探险活动。《隋炀帝传》此外,在开创科举制度成了1300年为国选材的经典范式,开凿大运河,使得千年贯通,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历史高度,杨广的历史贡献超越了本时期的价值。

三、都想做大事,王莽一味复古追逐尧舜禹,杨广更要超越秦始皇,做“子孙万代莫能窥”的千古一帝。

性格上二人都有着强烈进取开拓精神,王莽“篡位”后,开启了大幅度改制,他恢复井田制,希望人人都有土地,同时禁止奴隶买卖,完全实现儒家的“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仁爱。并将盐、酒、冶铁和铸钱统统收归上来,防止被商人操控,勒索百姓。在将官员按照《周礼》记载进行定义,总之,一切都要回到上古那个让他日夜崇拜的时代。王莽希望官吏们能和百姓同甘共苦,遇到灾害年景,扣减薪俸。从居摄二年(公元7年),他宣布进行第一次货币改革起,到地皇四年,新朝灭亡十多年里,他四次下诏改革货币。虽然这项事务成了他所有改革中的最大争议,但却成了中国货币史上的光辉一页,其发行数量之大,品种之多,更易之快,令天下人目不暇接。

带有王莽风格的货币

而他也解释了为何要这样做:“其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承顺天心,快百姓意。”对此班固认为王莽的货币改革引起“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后世学者将王莽货币改革形容为“使大混乱再添一个大混乱,破事农商失业,交易废滞,因买卖奴婢,铸私钱罪被罚刑的人,不可胜数。”多数学者基本都从改革的角度和社会失败角度着手,对此进行鞭笞。认为王莽改革为了搜刮民财,以小换大,以轻代重,发行编制的货币。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但从另一个辩证角度来看,王莽在经济改革的虚值货币思想是有时代的超前性和科学性的,某种程度可以被看出“穿越“色彩,即前卫大胆。

杨广不断自我规划历史定位要超越秦始皇、汉武帝,无论武功还是建设上,他都要进入这个排行榜的前列。他相信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一定能够“奄吞周汉”,成为一个“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的泱泱帝国,实现“日月所照,风雨所沾,孰非我臣”式的“日不落帝国”,成为“子孙万代莫能窥”的千古一帝,在史书上昂扬地记录着赫赫的光辉形象。

杨广的大运河

杨广把南朝的灭亡原因归结为“江东诸帝多傳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资治通鉴》这些人缺乏帝王应有的男人气概和政治磨砺。此后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巡视上,不惜任何代价,在辽阔的大地上不断膨胀着他的战略夺取。杨广自身得意的是,他丰富的军旅精力,尤其是在20岁的时候,他指挥五十余万的浩荡大军攻打南陈,“凡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晋王节制。”杨广认为,只有不断进行巡视,才能全面树立绝对权威,让那些有异心的首领和民众匍匐在他的脚下。杨广陆续攻灭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诸国,亲自率军远征海拔数千亩的高原,攻破吐谷浑,征服办个西域和整个青海,是华夏王朝首次将青海纳入华夏版图,自汉武帝以来,还没有人有如此辉煌武功。这年统计数字汇报上来,大隋疆域共有一百九十个郡,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县。朝廷控制的民户达到八百九十万户,全国人口最新统计数字为四千六百零三万人。《资治通鉴》总结说:“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四、内心脆弱,并非如何强大,失败之前均怨天怨地痛哭流涕,身后均被隔代历史猛烈抨击,彻底以反面角色进入历史。

从王莽到杨广,除了性格、经历、和最终均被杀害的结局来看,二人身上都涂抹了一层悲壮的色彩。在彻底失败之前,王莽痛哭流涕,甚至仰望苍天,悲凉地哭喊:“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殓灭众贼,既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哭喊完,六十八岁的王莽捶胸顿足,几乎悲愤到休克。《汉书王莽传》。在临死前王莽还在喊:“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最后王莽被乱刀分式,凄惨无比。

相关画面

无独有偶,杨广在失败前夕,整个人也顿时陷入了忧惧、悲伤之中。与王莽惊人地一致也是表达了对上天的责问和委屈。“上天,我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惩罚我?”当着朝堂大臣的面,杨广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声达户外,直哭得“目尽肿”《资治通鉴》此后他陷入了严重的刺激“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摇抚,乃得眠。”临死前,他呵斥兵丁要砍杀他说:“无知小人,诸侯之血入地,尚要大旱三年,斩天子之首,你们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拿毒酒来!”最终没能找到,只好用白绫将其勒死。《资治通鉴》

隋末起义图

此后二人并未因为死就一了百了,均被隔代的史书进行“无情鞭笞”,王莽变成了“篡逆”、“虚伪”的代名词,而杨广则成了嗜父篡位,乱伦,无恶不作的大恶魔,现在还依稀能在泛黄的史书上听到那些永不消散的骂声,从而彻底将二人推到了历史罪恶的代名词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