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崇宁年间,宋徽宗正式执掌大权,与他“臭味相投”的蔡京重回了权力巅峰。在蔡京的操纵下,大批保守派被打成奸党,纷纷被捕入狱。但除了绝对的保守派,还有很多秉持中立调和立场的大臣受到牵连,其中就有前宰相范纯仁之子范正平,被安上了一个“妄传圣旨”的罪名。

这个“妄传圣旨”指的是什么事呢?起因是元符三年(1100),徽宗当政、向太后听政,宦官蔡克明带了点茶、药等礼物,奉旨慰问卧病在家的范纯仁,宣读完圣旨后他们顺势聊起了家常,蔡克明说:“其实二圣知道你先前任宰相一职时,有能力又忠诚正直,早就把相位给你留着等你来上任,只是身边还有些小人阻隔,所以不能马上召用你为相。”这番话听得范纯仁感激涕零,赶紧俯首称谢,恨不得立刻为君主肝脑涂地。不过这份圣恩他终究无福消受,仅仅一年之后,范纯仁就病死了。而这段话被他的门生李之仪记录在《范忠宣公行状》中,其中“相位对范纯仁虚位以待”的真实性在范纯仁死后引发了争议,也为后人招来了“妄传圣旨”的风波。

要知道,宋代的宰相一职可不能乱定,凡是涉及拜相的事,都十分敏感。拜相是“大除拜”,和立皇后、立储君属于一个级别的,往往是绝对的机密。只有在拜相的前一天晚上,皇帝才会召见当值的翰林学士,公布新相人选,然后翰林学士当场锁院草制,于第二天的早上朝堂宣读结果。如果皇帝想要提前给大臣透露点消息,也会采用比较隐蔽的方式,比如宋太宗任用吕端为相时,写了一首诗“欲饵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把自己比作姜太公,暗示吕端就是自己要找的贤相。所以当范纯仁与蔡克明的寒暄内容被公之于众时,也难怪会被蔡京借题发挥。

问题来了,徽宗在干嘛?这份口谕明明是他自己下的,为什么对蔡京的诬陷无动于衷,一副没有从来没有这份密谕的做派,坐视自己曾看中宰相的儿子下狱呢?这其实与那段时间反复无常的政治风向有关。范纯仁身为保守党中的温和派,曾在哲宗时期两度为相,在新党蔡确出事时,由于他劝说高后理当宽厚对待新党,被攻讦为与蔡确结党,不得不辞去相位。虽然很快复位,但两个月之后高后去世,哲宗亲政,开始绍述新政,范纯仁再次请辞,之后被越贬越远,流落到政治的边缘地带。

徽宗刚继位时,定下的路线是新旧弥合的中间路线,因此他的首个年号是“建中靖国”。为了贯彻自己的方针,他和向太后对温和派的范纯仁开出优厚的条件,“虚相位以待”,可谓是做足了姿态。然而很快,范纯仁和向太后就先后去世了,徽宗一改之前的温和路线,全面倒向了新党,脆弱的建中之政仅仅只持续了一年。在清算旧党时,温和派的范纯仁也没有被放过,同样被列入“元祐党籍”,之前对范纯仁的种种优待反而成为了徽宗的污点。偏偏李之仪不开眼,在书中反复提及徽宗是如何看重范纯仁,还说徽宗听到噩耗后,悲伤地流着泪说:“叹恨不得用公也”。平心而论,黑历史被人大书特书,徽宗怎能不恨得咬牙切齿,对真相矢口否认呢?

所以在徽宗的默许下,范正平、李之仪连同宦官蔡克明都被下御史台审讯。按理说,这几位落入权势滔天的蔡京手里还不是任人揉捏,可能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但这次蔡京却失手了。在范正平已经扛不住审讯,差点服罪前一刻,此案中“妄传圣旨”的那位宦官蔡克明,竟然拿出了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那段貌似拉扯家常的对话中皇帝传给他的“密谕”是货真价实的,几人因此脱罪。

原因是宋代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避宦官假传圣旨。虽然史料中没有记载蔡克明传宣时念的什么,可这些口宣都是有文本的,正文由翰林学士草拟,并不是皇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口宣中一般还包含礼品的清单,承宣者可以据此清点物品。除了口宣,皇帝给臣子的书面批复和赐诏也是经由翰林学士草拟,可谓杜绝了宦官假传圣旨的可能性。

传宣仪式之后,才轮到了私密信息登场的时刻,宦官会和臣僚喝茶寒暄,一些不方便明面上讲的悄悄话都是这时候透露的。虽然这些“密谕”看似没有纸面记载,给了宦官歪曲作假的操作空间,但一般大臣会在之后的谢表中把对话一五一十汇报,以求证其真假。而这次蔡克明拿到的“密谕”更不是口头传达那么简单,他是从徽宗那里拿到了盖了御章的圣语本,又去内东门登记了其密谕内容,才动身去传宣的。因此连皇帝本人想抵赖都没门,不仅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盖了自己的大印,还一式两份留档,徽宗和蔡京都傻眼了,只能把几个人无罪释放。可以说,宋代防止宦官假传圣旨的这套制度,却让一个宦官为自己申辩成功,也正是这套制度,让宋代成为了少有无阉祸的朝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