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有籍贯的。所谓的“籍贯”,指的是一个人的祖居地或原籍所在之地。原籍指的是某个人迁徙到某地之前的原先的籍贯。若是说得详细一些,籍贯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在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若是说得更详细一些,籍贯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有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其实,若是说得简单一些,一个人的籍贯指的就是他的出生地。不过,这只是现代社会的说法。在古代的时候,籍贯中的“籍”和“贯”却并不是一回事。

在古代的时候,若是说一个人的出生地,只是说“贯”或者“乡贯”“里贯”,而不说“籍”或者“籍贯”。在《隋书·经籍志》中就记载说:“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由此可见,当时说一个人的出生地,并不说“籍”,而只是说“贯”,“其无贯之人”,就是不在此地出生的人,也就是在外地出生的人,被称为“浮浪人”。所谓的“浮浪人”就是无固定住地和无户籍的人。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丰折臂翁》一诗中写道:“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白居易在诗中写的“贯”,指的就是原籍、出生地,也就是现在说的籍贯。

虽然古代一个人的“籍”与其出生地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古代的“籍”指的并不是出生地。在古代的时候,一个人的“籍”指的是这个人的家庭对于朝廷所负担的徭役的种类,也就是说,古代一个人的“籍”指的是这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比如,承担产盐徭役的那些人户,在唐朝的时候被称为“亭户”。在五代之后,承担产盐徭役的那些人户又被称为“灶户”“锅户”“井户”“铛户”“盐户”等。不过,当时以“盐户”或“灶户”为其通称。

其实,古代以“籍”为标志的户役,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以“籍”为标志的户役被称为“士家”,在南北朝时期,以“籍”为标志的户役被称为“使作户”“军户”“绫罗户”。唐朝的时候,除了承担产盐徭役的亭户之外,还有承担织造徭役的绫织户、承担建造徭役的工匠户以及承担其他徭役的各种人户。明朝的时候,承担各种徭役的诸种人户就有五十来种。这些人户的户役就是他们的“籍”,也就是户籍。明朝的时候,同一种户役的人户都被编入了一份册籍中。各种户役各有各的册籍,这就是“籍”,地方官就按照这种“籍”来征收徭役。

古代的时候,天下的百姓都属于帝王的当差人户,因此,天下的百姓都要被编入某一籍中去当差。因此,各种各样的人户都有“籍”,由官府向这些有“籍”的人户派定各种专门的徭役,比如,承担煮盐徭役的是“灶籍”,承担做工徭役的是“匠籍”,承担当兵徭役的是“军籍”,承担经商徭役的是“商籍”。

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制度都是“役皆永充”,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户籍一旦被官府确定之后,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会一直保持下去。比如,拥有灶籍的人就需要世世代代为官府去承担煮盐的徭役,拥有军籍的人就要世世代代为朝廷去承担当兵打仗的徭役。

◎本文原载于《贵州政协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