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很多以往的陋习被渐渐摒弃,社会文明发展也进一步的完善。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在殉葬的时候,自秦汉开始,以往君主贵族喜好的活人陪葬的恶习,因为“有伤天和”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在古时候,规矩的改变于其说是社会进步造成的,不如说是君主一个人说了算的。比如朱元璋就让这个恶习再次死灰复燃。
在明朝的时候,封建社会已经盛行多年,朱元璋本身也是草根出身,对于民间疾苦比较了解。可是他对自己的后宫女眷和宫女,并没有给予怜悯,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死后,后宫的妃嫔大多为他殉葬,而每一位殉葬的妃嫔,按等级陪葬的宫女也在十几人到上百人不止。
(资料图)
这些女子大多含恨被活活困死在坟墓中,只有一人被她的三岁女儿所救,幸免于难。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朱元璋生前死后
朱元璋建国以后,对于一起奋斗的大臣们,都给与了很多封赏。其中封国公22人,侯爵几十人,还有伯爵,男爵若干。而他的儿子大多封王,并给与封地。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没有亏待一起打江山的老弟兄们。
可是在建国不久,因为蓝玉案等知名案件的出现,为朱元璋敲响了警钟,他觉得这些身居高位,又手握权力的老臣们,恐怕并不是靠着荣华富贵就可以满足的。在自己死后,恐怕这些人会祸及子孙。
所以朱元璋开始按照功臣谱,对重臣良将们进行大清洗。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朱元璋把大明功臣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臣,全部清洗完毕。仅仅留下几个闲散职位和戍守边疆的侥幸存活,这个做法虽然对于稳定大明的统治起到一些作用,可是也为后来朱棣靖难篡权埋下了祸根。满朝文武只剩下一群庸碌之辈,怎敌得过朱棣的燕王铁骑?只能说朱元璋有一些远见,但却并没有把所有可能都想到。
对于百官和后宫妃嫔更是如此,在朱元璋的眼中,当官的人价值不如百姓,所以一旦发现有人贪赃枉法,他不惜施以酷刑。如果挪用公款,最高可以被处以剥皮填草之刑。后宫里的妃嫔,无论是否诞下子女,在朱元璋死后都难逃陪葬一死的命运。即使刚入宫,年纪幼小的宫女,也不排除被选中陪葬的命运。
小公主无意间救母
在朱元璋的后宫中,有一位姓张的美人。这里的美人不是指相貌,而是一种后宫品级,在妃嫔之下。这位张美人,虽然自身平平无奇,但因为受到过皇帝临幸,生下了一位公主,这位公主就是朱元璋的第十六个女儿,也是他最为喜爱的小公主——宝庆。
朱元璋老来得女,自然十分喜爱,不但对她宠爱有加,而且时常把她招至身边陪她玩耍。宝庆公主因为年纪小,所以偶尔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皇帝也不会怪罪。
朱元璋临死之前,早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在当时的年代,这个年纪的老人十分罕见,所以可能随时离世。当时的朱元璋重病缠身,除了上朝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有一次宝庆公主前来探病,他开玩笑的问天真烂漫的宝庆:“你说父皇的病会好起来吗?”当时只有三岁的宝庆笃定的说:“只要父皇好好休息,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朱元璋自知身体每况愈下,但还是逗她说:“如果父皇好不了怎么办呢?”令他没想到的是,年幼的宝庆公主听到这句话,一下子大哭起来。她边哭边说:“父皇一定会好起来的。”朱元璋一见她哭的这么伤心,知道三岁孩子的表现必然是出自真情实感的。除了心中安慰自己没有白疼这个幼女,也对自己死后她孤苦无依的未来产生了担心。
于是在朱元璋死后,本应一同殉葬的张美人被破例赦免,她捡了一条命的同时,也让宝庆公主逃脱了父母双亡的命运。除了先是朱元璋对于这位公主的宠爱以外,宝庆公主也凭借自己的表现,成功救了自己母亲的性命。
宝庆公主
其实朱元璋这么做有他自己的理由,从他对待功臣的作法可以看出。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对后代子孙的统治环境具有极高的要求。他不能允许功臣们手握重权,骄纵傲慢,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统治;也不会让带兵的大臣,积累过高的地位好谋朝篡政。对于后宫妃嫔更是如此,如果后宫与外戚勾结,图谋大明江山,那么自己的后代势必会重蹈汉唐的覆辙。那么不如他临死前,就灭绝最后的危险。
让朱元璋为之破例的宝庆公主,在长大后仍然被皇室其他人善待着。因为年纪最小,所以她和自己的侄子侄女大致同龄。可惜她的母亲张美人虽然没有陪葬,却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在此之后,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了政权。当时的朱允炆和大臣大多被牵连,死于非命,但宝庆因为年纪小,并没有受到波及,反而得到四哥朱棣的保护。
宝庆公主被送到皇嫂徐皇后身边精心照顾,说是嫂子,其实两人无论从年龄还是关系上看,更像是母女。永乐十一年的时候,宝庆公主年满十九岁,明成祖朱棣在百官中,为她挑选了一位美男子千户赵辉作为夫婿。宝庆出嫁当天,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仪式不说。皇帝朱棣特意表彰了这位幼妹,说她“品性纯淑”。不但陪送了空前绝后的嫁妆和财物,还让太子朱高炽亲自护送至驸马府。
结语
这位宝庆公主因为真情至性,感动了父皇朱元璋,让母亲避免了陪葬的命运,也让自己得到了家族中兄长们的赞许,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局。这也许就是对她善良的一种回报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