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现代戏说类影视剧的热播,特别是《宰相刘罗锅》以及《铁齿铜牙纪晓岚》,让乾隆时期的刘墉、纪晓岚、和珅三位官员,一下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电视里塑造的纪晓岚和刘墉其实是有点相像的,他们都机智灵敏,智慧无双,和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活脱脱两对冤家对头。但电视的剧情只是戏说,博大家饭后一乐。那么实际上,在真实历史中,他们三位都是怎样的人?他们身上又有什么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01
刘墉做事:外圆内方
(资料图片)
说起刘墉,先纠正个错误。民间将刘墉称作“刘罗锅”,其实刘墉不是个驼背先生。乾隆时期的官员选拔,是很注重容貌身材的。作为一个书香世家的后人,走科举进士的刘墉,就算长得不帅,但也绝不会是驼背。罗锅的说法,应该是在嘉庆时期流传开来,那是刘墉年岁已高,嘉庆帝曾戏称刘墉为“刘驼子”,这应该就是“刘罗锅”的出处了。
刘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世代为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其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曾担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官至宰相,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
刘墉这个人很聪明,正直清廉,行事干练,办事雷厉风行,在外放做官期间,办了很多实事,给百姓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诸城县志》称赞他:“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贿,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望风畏之。”
后人评价刘墉做事内方,主要是他在地方任官时的处事风格。刘墉在出任江苏学政时,监管严厉,一改江苏荼蘼的学风。据泰州市档案馆内馆藏的一位清人笔记记载:“昔日刘石庵(注:刘墉号石庵)相国视学江苏,严肃峻厉,人多畏惮。”一般学政监考,大部分时间呆在考棚后面的内堂里,偶尔乘轿子巡视考棚做做样子,刘墉可不是这样。他不仅事先检查考生和考棚位置的安排情况,杜绝作弊的可能,还要求学政试院考生在入院前,严格检查考生随身所带的食盒、文具、衣物等,以防夹带。刘墉在考试进行中一直在考棚来回巡视,让监考官和考生都心生畏惧,不敢有小动作。
刘墉严格的执法使得秀才的选拔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在康熙四十三年监考时,刘墉亲自定下的15位秀才中,大多都是平民子弟。除了加强考场纪律检查,为了防止获得秀才、举人等功名的人员不受官府管束任意妄为,刘墉又上书朝廷:“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因为地方官对秀才、举人约束力不强,刘墉监考之时,经常有一些百姓直接拦下刘墉的轿子告状,遇到这种情况,刘墉都会认真对待,派人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便会除去犯罪者功名,交给相关官员发落,故而深受百姓爱戴。
著名诗人袁枚也在一首诗中称赞刘墉说:“初闻领丹阳,官吏齐短脰。光风吹一年,欢风极老幼。先声将人夺,苦志将人救。抗上耸强肩,覆下纡缓袖。”意思是说,刘墉到江宁后,对下属要求严格使其不敢耀武扬威,对百姓关爱拯其脱离水火,不怕得罪上司而怕百姓受苦。
此后,刘墉历迁江西、陕西、江苏,至乾隆四十五年,刘墉被授湖南巡抚,其官职全称是巡抚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饷,驻长沙,兼理军民事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在湖南任期内,刘墉继续以前的作风,盘查仓贮,勘修城垣,整顿吏治,镇压反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刘墉的政绩可谓斐然。《清史列传》上面说他:“在任年余,盘查仓库,勘修城垣,革除坐省家人陋习,抚恤武冈等州县灾民,至筹办仓谷,开采峒硝,俱察例奏请,奉旨允行。”将其所办大事都列举出来了。《湖南通志》也赞扬刘墉抚湘期间,所行诸事“民以为便”。
乾隆四十七年,刘墉奉调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命在南书房行走。当时和珅炙手可热,刘墉遂“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这又表现了刘墉为人和为官的另一面——外圆。由于和珅专宠于乾隆,擅弄威权,排斥异己,刘墉便静默自守,他虽不像其他人那样去讨好,去依附和珅,但也不得罪他。
乾隆曾问他某个官员提升到高位上,是否合适。刘墉想都不想,就说这样做很好。实际上这个官员,极为庸碌,完全不适合提位。
刘墉如此,显然是因为当时的朝政环境。乾隆帝太过聪明,使得大臣们只好装糊涂,乾隆皇帝好名太甚,使得大臣们只得“平庸”。况且当时和珅当道,权势滔天,乾隆又极为信任和珅。为了独善其身,刘墉一改地方上的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而圆滑的趋利避害。
我们做事,也当学刘墉外圆内方,不可一味出头,也不能一味退缩。若情势允许,当干练行事,一展抱负,兼济天下;若形势不利,小人当道,则圆滑规避,保全自己,独善其身。
02
纪晓岚做人:守正规直
纪昀,字晓岚,故民间俗称纪晓岚。纪晓岚于乾隆十九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著作传世。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材,他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贤明的君主能干的臣子,相互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纪晓岚正直、机智、英俊、洒脱,他与和珅针锋相对,时时伺机捉弄对手,出他洋相;自己又每每能够成功避开和珅的报复,整的假亦真时真亦假。
其实,历史上并非如此。历史中真实的纪晓岚“貌寝短视”。“貌寝”指相貌丑陋;“短视”就是近视眼。这位大学士不光有这些缺点,还要加上口吃的毛病。乾隆皇帝也并不喜欢纪晓岚,他也难以参与重大的政治决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做乾隆的词臣。
纪晓岚一生最大的业绩是总纂《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始终其事,十有余年”。这一旷世工程篇幅浩繁,凡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广泛而系统地评介了我国清代中叶以前的大量古籍,是十分严密、完整的学术和文学评论专著。
纵观纪晓岚的一生,他在官场上建树并不多,除了总纂《四库全书》以外,最大的政绩就是多次担任乡试、会试主考官,为国家选拔、举荐大量人才。但在修身做人上面,纪晓岚可谓是人中典范。
纪晓岚喜欢在随身使用和收藏的器物上,镌刻上一些有哲理的短句,既是警戒自己,也是教育后人。纪晓岚曾经在一把自己经常使用的木尺上刻了四个字“守正规直”,意思是做人要正直、要有规矩。“守正规直”也成为纪晓岚对后人的家训中对修身最基本的要求。除了这条规矩,纪晓岚还为子孙留下了“四戒”:“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用以让后人在日常行为中保持勤奋修身、淡泊自持的操守。与戒相对应,还有“四宜”:“宜勤读,宜敬师,宜爱众,宜慎食”
“四戒四宜”虽然字数不多,听起来也简单质朴,实则含义深刻、内涵丰富,既有对不良行为的告诫,又有正确方向的引导。人生齐家、兴业、平天下的前提,首先是正心修身。正心修身说起来很空泛很难,实则可从一点一滴入手。如果在小事琐事上守住了原则道义,自然就能心正身修。
纪晓岚沉浮官场五十载,通晓做人做事的大智慧,他在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上这么写道:“当世宦家子弟,每盛气凌轹,以邀人敬,谓之自重。不知重与不重,视所自为。”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高级干部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干子弟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不是基于父荫的盛气凌人,而是靠自己的奋发有为。
对自己和家人,纪晓岚一再强调,要“贵莫贪贿赃”。当时朝鲜每年都派使团来了解和考察大清的国情。使团里有一个叫沈永兴的书状官,他曾经写到“纪尚书昀,文艺超伦,节俭清白,一弊裘七八年”。就是说纪晓岚不仅仅文化上是一个高手大家,而且他非常节俭自律,一件破皮袍子七八年都不换。
纪晓岚修编《四库全书》期间也是尽职尽责,敢于担当责任,有错即纠正。这在他题写的很多铭文警句上都有所体现,如荷叶砚铭文“荷盘承露,滴滴皆圆,可譬文心,妙造自然”,又如纪晓岚文房器水滴有铭文“精于蓄聚,而不吝辑注,虽富乎何恶。”
斯人虽去,风范长存。直到今天,纪晓岚使用和收藏的器物包括那套小工具都留存在家里,遗留给子孙,铭文上镌刻的句子也在时刻告诫他的后代们,要做一个正经清白的人、做一个勤学上进的人。
03
跟和珅学做生意
和珅,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州正红旗人。和珅极受乾隆宠信,其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这个没有功名的旗人竟然做到了首席军机大臣,被封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
在清朝所有大臣中,和珅是最为贪婪的一个,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大贪官的代名词。史书记载,和珅被查抄财产的三分之一就价值二亿二千二百万两白银,玉器珠宝、西洋奇器无法胜数。他的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国库15年收入的总和。要知道,当时的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不过四千多万两。难怪民间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不用说历史学家,就连我们也都会怀疑,难道和珅真的仅靠贪污就能贪来这么多钱?如果真是这样,早已动摇了大清朝的统治根基,别说嘉庆帝,乾隆帝纵然再宠信和珅,也绝不可能纵容他。
真实的情况是,和珅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后经史学家反复验证,和珅抄家时的家产应当大抵在两千万两白银左右。其实贪污得来的钱只是和大人的原始资本,和珅最后有那么多财富则是靠精明的经济头脑经商所得。
为和珅带来最多财富的,是兼并土地,所以有人曾戏称和珅是炒房的鼻祖。野史上说他有8000顷的土地,但和珅有史实可查的能够收取地租的土地共有1266顷。他的土地中,一部分来自乾隆的赏赐,另外的绝大部分就是和珅自己出钱购的。
乾隆五十二年台湾和湖南数地发生了起义和叛乱,在这些不安定事件的影响下,很多地主为了保险起见出售土地换取现金,使得土地价格大跌。此时和珅瞄准时机,低价购买大量的土地,然后出租或者土地价格上涨后出售。
和珅的业务可不是单一的炒地,“多元化”是规模扩张后的必然选择。据记载,和珅的业务范围涵盖了金融、地产、矿山、物流、医药、商业等许多行业。他在北京城内拥有当铺十二座,其中永庆当、庆余当、恒兴当、恒聚当等,都是典当业巨头。此外他还经营印铺、帐局、瓷器铺、药铺、古玩铺、弓箭铺、柜箱铺、鞍毡铺、粮食店、酒店、杠房、石灰窑等。此外,他家还专门购置了八十辆大马车,从事运输业。
和珅最终能获得那么多财富,跟“信誉”二字是分不开的。和珅收了钱一定会办事,帮助人家升官发财,躲避灾难等,确实很讲究“信誉”。久而久之,“信誉”打出去了,成了“垄断”经营模式。和珅也有着强烈的契约意识,在金钱面前亲兄弟明算账。他的外祖父伍弥泰官至大学士,向他借过两千两银子,他担心外祖父不能及时还账,逼着老头拿地契抵押,“取田契价值相当者署卷归偿。”而这其实已经和今天的抵押贷款别无二致,和珅的风控意识不得不佩服。
从和珅大人的生意经里,我们可以大体总结出三点:一、紧密跟随宏观形势,把握好对资产低买高卖的时机;二、通过多元化发展降低经营风险;三、重视信誉与契约精神。
刘墉、纪晓岚、和珅,乾隆时期的三位名臣,虽不像影视剧上那样明争暗斗,但三个人各自都有精彩的人生。刘墉的“外圆内方”,纪晓岚的“守正规直”,和珅的独门生意经,无论是清官也好,贪官也罢,他们身上都有值得去我们学习借鉴的做人做事的秘诀。同样的道理,在你的生活半径中,不管是你喜欢的人,还是讨厌的人,又或是疏而远之的人,多看看他们身上的长处,并多考虑能否为我所用,长此以往,你的人生之路必定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