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的中国,人才辈出,先后诞生了两位圣人,一位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另一位就是兵圣孙武。

说到孙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中国的兵学之祖和兵家之圣,孙武拥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是一位至今还在影响世界的名人。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孙武为何能被尊称为“圣”?他的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

身份不简单,贵族后裔,高干子弟

孙武的身份不简单,他是货真价实的贵族后裔,高干子弟。其曾祖父田桓子在世时,田氏就已经成为了齐国的大家族,到了他爷爷田书那一辈,因在齐景公时“伐莒有功”,受封乐安,赐姓孙氏,他的父亲孙凭也是齐国大夫,后位至卿。

孙武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想不成才都很困难。而他的名字,也取得颇有意义,一个“武”字,注定其戎马一生。

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孙武小时候就才华横溢。有一次,他和“家教”出门游玩,一路上风景秀美,老先生是个文人,触景生情,发出一声感叹:“车到山前必有路。”孙武听到后,脱口而出:“船到桥头自然直。”

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有如此优良的遗传基因和教育背景,就算孙武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想来也不会差多少。

一个人能否成才,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反观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就很盲从,父母孩子都要“上班”,什么书法班,音乐班,让人想想就头大。

好了,我们继续说回孙武。孙武在这种家庭里长大,耳濡目染下,自然学到了许多军事斗争知识,这也为他后来撰写举世闻名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生在这种家庭里,是孙武的幸运,但也是他的不幸。那时候的齐国,内部矛盾严重,甚至可以用危机四伏来形容。

齐景公初年,出现了“崔杼庆封之乱”,接着田,鲍,栾,高四个家族又赶走了庆封。后来,齐国的内乱更加严重了,直到孙武出生,这一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改善。

孙武对这种内部争斗十分反感,他不愿纠缠其中,于是生出了远走他乡的念头。可是,该去哪里呢?孙武一时间犯了难。

齐国是不能去了,但总不能去个乡里吧,孙武的志向并非当个村长,要去就去个有发展潜力的地方。

远走他乡,铸就奇书

本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一原则,孙武很快就得到了结论,那就是去吴国。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姬乘称王以来,就脱离了楚国的控制,拥有一副新兴气象。

不过,吴国也不是这么好混的,初来乍到,总要拿出点干货吧!这些孙武都没有。于是,他便隐居起来,潜心研究兵法,著书立传,等待机会。

隐居的这几年,生活是枯燥的,但孙武却毫不在意。

他通过实地考察,加上自己的军事天赋,总结前人的经验,写出了兵法十三篇,这就是后来的《孙子兵法》。

其一,是孙武所著。

其二,是孙膑整理而成的。因为《孙子兵法》记载用兵,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但春秋时期大国用兵也不过两三万,只有到了战国中后期,才有用兵数十万的记载。

其三,是战国初年某位隐居山林的处士编写的。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合理,因为能写出《孙子兵法》的人,一定是一名军人。没带过兵,没打过仗,隐居山林,整天面对一群猴子,大概也只能写出《动物世界》吧。

其四,是伍子胥写的。因为古时“伍”即“武”,伍子胥也写成武子胥。

其五,是曹操编写的。曹操确实删减过《孙子兵法》,但《孙子兵法》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减成十三篇,剩下的十三篇是孙武所作。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考证。

在孙武著书的这些年里,他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对后来孙武的发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伍子胥。


(资料图)

伍子胥是楚国文臣的儿子,他和孙武年纪相仿,同属高干子弟,两人一拍即合,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公元前515年,吴国发动政变,公子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了吴国的政权,这个公子光,就是鼎鼎大名的

吴王阖闾(hé lǘ)

因为专诸是伍子胥推荐给阖闾的,所以事成之后,吴王阖闾重赏了伍子胥,命他为行人,放在今天就是外交官。

吴王阖闾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想做春秋霸主,但手下的军队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将领。后来,伍子胥得知这件事,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孙武。

“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包藏天地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人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

这是伍子胥对孙武的评价。

吴王阖闾一听,起初没怎么重视,但经过伍子胥反复推荐,也不能不给面子,于是就决定召来见一见。

就这样,孙武正式出山,他的军事才能也将得到施展之地。

出山谋发展,遇到了这样的“面试”

吴王阖闾虽然看过孙武写的十三篇兵法,知道伍子胥所言不假,但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真实本领,还得“面试”一下才知道。

那天,吴王阖闾召见了孙武,用怀疑的语气问道:“您的十三篇兵书我都看过了,可以试着小规模指挥军队吗?”

孙武坚定地回答道:“可以!”

这时,阖闾向四周望了望,继续问:“能否用妇女来检验吗?”

孙武点了点头,平静地说:“可以!”

于是,阖闾赶紧叫出了一百八十名宫女,让她们站在孙武跟前。

孙武将这些宫女分成两队,让吴王阖闾最宠爱的两位妃子分别担任队长。

其实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有目的的。

因为孙武早已料到,这些养尊处优的王妃宫女,一定看不起自己,以至于排练的时候嘻嘻哈哈,如同儿戏一般。

孙武命令这些宫女:“我说向前,你们就看心口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左,你们就看左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右,你们就看右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后,你们就看后背所对的方向。”

妇人们听到后,笑嘻嘻地答应了。对她们来说,宫中的生活太过烦闷,出来做做操,活动活动筋骨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等号令宣布完了以后,孙武又让人摆出斧钺等刑具。这些东西在宫女们的眼中,只不过是普通的玩具,谁也不会想到,等会儿发生的事情,会有多严重。

孙武反复号令多次,交代清楚,然后击鼓发令,叫她们向右看。宫女们感觉这个挺好玩,顿时笑得前仰后翻。

看台上的吴王阖闾露出讽刺的笑容,他在想:“这个孙武,也不过如此,会写兵书,但未必会带兵。”

孙武面对众多宫女的笑场,脸色平静地说道:

“纪律不清,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错。”

说完后,又耐心地交代了好多遍,之后击鼓发令让她们向左看。众宫女见此情形,笑得更开心了。

就在这时,孙武沉声说道:

“纪律不清,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错。现在既然讲得清清楚楚,却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士兵的错,来人啊!将两队队长拉出去斩了。”

这句话一说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宫女发出笑声,他们从孙武认真而又严肃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开玩笑的意思。

而此时的吴王阖闾,也大惊失色,急忙传下命令:“寡人已知孙将军善用兵,请孙将军放过她们二人,寡人没了她们,会吃不着,睡不香的。”

结果孙武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吴王,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就这样,可怜的两位妃子,她们不知道经过多少明争暗斗,争风吃醋,好不容易爬到今天的位置,却被当成“反面教材”,给斩首示众了。

这件事结束以后,孙武再下命令,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都出奇地一致,再也没有人会把军令当成儿戏。

妃子被斩,吴王阖闾心里自然是不痛快的,甚至还有一些后悔,但那只是一时的,因为他的终极目标,是做春秋霸主。通过这次“面试”,阖闾知道孙武果真善于用兵,于是任命他为吴国将军,这一年,孙武三十一岁。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第一次实施大举攻楚的战略计划,先后灭掉了徐国和钟吾国,相当于剪去了楚国的羽翼,为伐楚扫清了道路。

这个时候,阖闾原本想趁着吴军士气高涨,一举拿下楚国。但孙武却说:

“楚国乃天下强国,非徐国和钟吾国可比,我军已连灭两国,人疲马乏,军资也损耗严重,应该暂且收兵,等待时机。”

孙武的话,让阖闾冷静下来,他心想:“楚国再不济,也曾做过春秋霸主,虽然那已经是七八十年前的事情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想攻下楚国,还得从长计议。”

伍子胥也在场,他同意孙武的观点,并献上一计,即“疲楚误楚”的高明战略方针。具体做法是:将吴军分成三支,轮番出动,骚扰楚军,用以麻痹对手。

吴王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战略方法,而这项战略方法,也实行了六年有余。吴军先后袭击楚国的夷、潜、六等地,害得楚军疲于奔命,斗志全无。

久而久之,楚国的将领以及士兵们都认为,吴军仅仅只会骚扰而已,并不敢正面与楚军交锋,正是这种麻痹大意的心理,让他们栽了跟头,险些亡国。

柏举之战,一战封神

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蔡国,蔡国在危急时刻向吴国求援。此外,唐国也因为近些年恨于楚国的威胁,主动和吴国示好,要求助吴抗楚。

唐,蔡两国虽是小国,但占据的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吴国通过与两国联合,可以避免正面交锋,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袭。

这日,吴王阖闾召集大臣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最后决定率领弟弟夫概,文臣伍子胥,武将孙武,倾全国之兵,水陆之师,大举攻楚。

当时,吴国的兵力只有三万,再加上蔡,唐两国,也没有多少。反观楚国这边,史料记载是二十万。这其中就相差了好几倍。

战争并非儿戏,阖闾也不是莽夫,当然知道楚国的强大,但他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有一个会带兵打仗的将军——孙武。

话说吴,蔡,唐三国联军,趁着楚军连年作战,十分疲敝,东北部防御空虚之际,进行了战略奇袭,浩浩荡荡,顺着淮水西进,直抵

淮汭(ruì)

然而,就在联军进入淮汭以后,孙武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由西向南,舍舟登陆。

当时这个决定一经发出,就很快遭到别人的质疑,有人问:“吴军擅长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解释道:

“兵贵神速,我们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道明了原因,还体现出孙武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那些军事奇才,往往能在错综复杂的局面里,找到通往胜利的路。

为了保证计划顺利进行,孙武还亲自挑选了3500名精锐士兵,组成先锋敢死队,目的是迅速突破楚国北部的大隧,直辕,

冥阨(è)

三道险关。

经过一番精密部署和迅速出击,没过几天,吴军就挺进到汉水东岸。

这时的楚昭王彻底慌了,急派囊瓦和沈尹戍,倾全国二十万的兵力,赶至汉水西安,与吴军对峙。

沈尹戍是一位头脑冷静的优秀将领,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他就对战局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制定了一套应对策略。

具体方法是:

由楚军前线总指挥囊瓦率领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而他本人则北上方城,迂回到吴军侧后,破坏舟楫,切断吴军的退路,最后来个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

这个应对策略,原本有很大的几率可以成功,但仅仅因为一席话,就成了泡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这样的队友,真是悲哀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关键时候,愚蠢的人出现,帮了孙武大忙。

那时,面对隔岸的二十万大军,孙武马上想到:

强碰只会粉身碎骨,只有跑才是上策。跑,不同于“逃”,逃是因为打不过,而孙武的跑,是撤退,是且战且走,寻找战机。

上面我们就已经说到了愚蠢之人,他们是谁?做了什么?

这个愚蠢之人,并非一人,而是一双。其中一个叫做武城黑,他是楚国的将官,在这次战斗中,充分发挥了阿谀奉承,处处为领导操心的“光荣作风”。

他等沈尹戍北上之后,觉得立功的机会到了,于是关切地对囊瓦说:“如果等沈尹戍夹击,战功就全被他一人独得,不如我们主力先行出动,击破吴军,到时候功劳自然算在我们头上。”

看来争功,自古就是某些将领乐此不疲的事情,他们把功劳当作一场战争最关键,最重要的东西。

也许是因为一个人说话没有分量,如果这个时候再来一个人,就由不得囊瓦不会动心。是的,第二个愚蠢之人要出来了。

他是大夫史皇,史皇说:“沈尹戍人气向来比你高,如果在这次战斗中独占功劳,您的‘乌纱帽’可能就戴不稳了。”

囊瓦一听,心想:“这还得了,与其在这里干等着,让别人捡了便宜,还不如主动出击,再说,我们有二十万大军,怕什么?”

就这样,囊瓦当即下令,渡过汉水,与吴军交战。

而孙武一看这阵势,真想好好感谢武城黑和史皇,他也下达了命令:撤退,不要恋战,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跑。

由于吴军人数较少,机动性好,跑得飞快,迅速就和楚军拉开距离,撤退到大小别山,以逸待劳,等待时机。

反观楚军这边,由于队伍庞大,行动迟缓,追得吐血也追不上,最后到达大小别山的时候,已经是人疲马乏。

孙武带吴军且战且退,给疲惫的楚军造成了重创。楚军连败三次后,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整个队伍士气低靡。

囊瓦面对如此惨淡的战局,对胜利不再抱有什么希望,立功什么的,全都抛在脑后,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弃军逃跑。

这时,大夫史皇看不下去了,当初建议主动出击,他也有份,虽然现在后悔了,但还是想着 要弥补。

于是他厉声斥道:

“国家太平时,你争着执政,如今作战不利,你却想要逃跑,这是犯罪,目前只有与吴军决一死战,才可以解脱自己的罪过。”

囊瓦听后心中有愧,不得不重整队伍,准备和吴军决一死战。但是,他逃跑的念头一直还在。

公元前506年十一月十九日,孙武率领的先头部队和其他吴军会师,在楚军阵前严阵以待,战争不是儿戏,双方高层都在紧张地进行战略部署。

阖闾的弟弟夫概很是骁勇,他说:“囊瓦不得人心,几乎没有人会听他的,我军要是主动出击,楚军肯定溃败。”

阖闾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稳妥起见,所以没理会夫概。

谁知夫概根本不管谁是吴王,也不等什么命令,私自率领5000先锋部队,直闯敌营。当时阖闾正在研究战局,听说夫概孤军深入,气得直哆嗦,赶紧叫来孙武,商量计策。

另一边,夫概的判断并没有出错,人心惶惶的楚军难以抵挡吴军的强大攻势,很快就土崩瓦解,而囊瓦也弃军逃向了郑国。

当楚军残部撤退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时,早已疲惫不堪。吴军见状,赶紧冲过去进行一番厮杀。但就在这时,对面突然杀出一众彪悍人马,原来是沈尹戍。

由于沈尹戍的队伍突然出现,反击凌厉,夫概猝不及防间,全线溃败,这让他十分郁闷,但又没啥应对方法。

正当无计可施时,夫概忽然看见一人,此人正是吴国将军——孙武。看见孙武,相当于看见了希望。

只见孙武率领吴军,迅速包围了沈尹戍的队伍,双方展开激战,可谓是杀得昏天暗地。

这次柏举之战,孙武以三万人的兵力,击败了楚军二十万,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这一仗,也奠定了吴国的霸主地位,其中,孙武功不可没。

至于孙武后来的生活,史书上记载不详,人们对孙武的晚年,有两种说法。

第一,孙武隐退江湖,并以其战争经验,改良了孙子兵法,使其成为一代巨著。

第二,是说孙武在伍子胥被杀之后,也被吴王处死了。

这两种说法,你更认可哪种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