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们来说,比起被敌人打败,被自己人背叛往往更加痛苦,这也是为何各个组织都会对于内部的叛徒做出严厉惩罚的原因。“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因此,对于任何叛徒,都需抱着极为严厉的态度,将他们从组织中完全消灭,否则很可能会酿成惨痛的悲剧。
影视剧打击叛逃者片段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内部就曾发生了这种悲剧。当时,一位八路军115师的年轻副旅长,在开会的时候被他的搭档旅长派人暗杀,一条年轻有为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而他牺牲的时候,只有32岁。那么,这个副旅长究竟为何会被同一支队伍里的搭档派人暗杀?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八路军
年轻有为
这名被暗杀的副旅长叫做黄骅,他是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在小的时候,他就经常亲身体会来自地主的欺凌压迫,因此他在接触到红军这支真正为人民战斗的军队后,便立马被这支正义的军队吸引,积极报名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在进入红军队伍后,黄骅表现出了很高的军事天赋,在一场场战役里立下了多次战功。
黄骅
当红军结束了长征的时候,黄骅已经成长了红军的高层干部,也是部队里的中流砥柱,当时他负责担任红军干部团的政委,同时在红军大学里学习知识,为了以后的革命事业打坚实的基础。而就在他从红军大学毕业后,抗日战争爆发,组织决定派给黄骅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开辟晋察冀根据地。
黄骅烈士绘图
暗藏祸心
黄骅收到任务后,便前往山西组建了晋西南独立支队,与日军进行游击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而为了让队伍更加壮大,他还广泛联合其他力量共同抗日,其中就包括一支抗日游击队,队长是邢仁甫。
这支游击队在当地战果也很辉煌,于是黄骅便邀请邢仁甫的部队加入八路军。后来,这支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6旅,旅长是邢仁甫,副旅长是黄骅。
黄骅烈士塑像
但是邢仁甫的心胸十分狭隘,他将第6旅视为自己的私人部队,看到黄骅在第6旅中的声望很大,便经常怀疑黄骅有一天会夺取他的军权。1943年,组织上安排邢仁甫去延安学习,第6旅由黄骅暂时接手,这让邢仁甫彻底动了杀机,他认为一定是黄骅的“夺权”安排,于是他暗地里谋划了一个惊天阴谋。
邢仁甫
杀害英雄
1943年6月30日,黄骅正在新海县的大赵村开会,准备给同志们讲解接下来的战略形势,但突然异变发生,几名蒙住脸的枪手闯入了会场,对着黄骅便连开数枪,黄骅倒在了血泊中。当时他只有32岁,本是前途无量的一位优秀干部,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令人痛惜。
黄骅烈士
而邢仁甫得知组织严厉彻查此事时,由于做贼心虚,便直接从组织里叛逃了。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建国后,隐姓埋名的邢仁甫还是被公安机关抓获了,最终被判处枪决,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黄骅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