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14岁的女孩,相互依存的祖父被鬼子杀害后,毅然穿着男装加入八路军为鬼子复仇。 她跟随军队南征北战,手刃鬼子11人,血海深仇终于得到了回报。 晚年,她淡泊躲藏,深藏功名。 她是被称为现代花木兰的邢瑞芳。 邢瑞芳是河南泌阳人,家境贫寒,父母英年早逝,祖父是她唯一的亲人。 祖父是普通农民,耕田,帮忙打工养育她。 男人和孙子两人虽然过着悲伤的生活,但互相依靠,心里很温暖。

但是,不幸很快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 1943年5月的一天,鬼子用小队包围了泌阳市西向镇屯头村。 鬼子端起机枪残忍杀害300多名无辜村民,还放火烧毁了100多所房屋。 鬼子进村时,邢瑞芳的爷爷把她藏在装米的瓦缸里。 鬼子进家门后,祖父被鬼子用刺刀刺伤脸颊拐杖死了。 祖父倒在瓦壶上,用身体遮住了埋藏瓦壶的开口部。 爷爷的血通过缝隙流入瓦缸,染红了她的小脸。 14岁的她目睹了祖父的惨死,但不敢哭。 她把刻骨铭心的仇恨铭刻在心中,发誓要让鬼子偿还血债。

鬼子撤退后,邢瑞芳靠不住,只好步行去河北涉县找八路军。 路上,她被乞讨和好心的人救了,吃了苦头。 但是找到八路军后,部队首长看到她太小,就送到抗日军政小学读书。 邢瑞芳中途跳下车逃跑,她剃了头发换上男孩子的衣服,把自己的名字换成张明,谎称年龄18岁。 最终,八路军野战十二旅收容了她。 十二旅是屡建功勋的部队,旅长叫王勇。

邢瑞芳女穿男装进入十二旅后,被编入警卫连。 在警卫连,亲切的士兵教她练习开枪、射击、扔手榴弹,然后教她基本的救护知识。 邢瑞芳在军队里穿着男装。 她穿着宽大的内衣,背心收紧身体,洗澡时总是最后一次,晚上睡觉时单独睡在门板上。 她故意大声说话,做法模仿男孩。 由于战争紧张,士兵们又很疏忽,谁知道她是女儿。

邢瑞芳虽然年轻,但痛苦深重,对鬼子恨之入骨。 每次打仗,她都奋力向前,刚用步枪时,她总是靠着坐在枪后的力量肩膀发青、发紫。 但是,为了复仇,她并不害怕。 经过多次坚持训练,她的肩膀上结了厚厚的茧,双手也做了相当有力的练习。 随着作战经验的增加,她射杀的鬼子也在增加。 1943-1944两年间,她总共枪杀了11名鬼子兵。 1944年夏天,邢瑞芳担任卫生队队长。 为了在反对日本扫荡侵略的战斗中,避免鬼子赶上伤员。 她带着一个通讯员主动引诱敌人,引诱鬼子走上另一条路。 由于鬼子扫荡和部署骑兵,她们很快就被骑兵追赶,不幸被俘。 被俘后,鬼子受到了她严厉的折磨。 邢瑞芳不屈不挠,一点秘密也没透露。

过了一会儿,附近的爷爷发现她被俘虏了,于是偷偷从门缝扔进了几个洞里。 之后,爷爷去部队通风,救了她。 她被送到野战医院时,全身都是伤,医生不得不脱下她的衣服清洗伤口。 这时,邢瑞芳隐瞒不下去了,才告诉医生。 “我是女人。 请换女护士。 ”这时,人们才知道邢瑞芳是女儿的秘密。

邢瑞芳痊愈后,继续投身于打鬼子的战斗。 1949年,邢瑞芳随丈夫调到北京。 1954年,由于旧伤复发,邢瑞芳复员回家。 邢瑞芳淡泊名利,几十年来深居简出,当时鲜有提及。 与抗日为敌的女子木兰,如今成了街头晒太阳、拿菜篮子买东西的老太太,变得淡泊恬静、平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