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期,至高无上的权利让人眼红,也让很多人背上了千古骂名。通往权力巅峰的路充满了崎岖坎坷,然而有两个女人曾排除万难到达顶峰,她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慈禧在大清朝风雨飘摇之际执掌朝政,她身故以后却留下了一身骂名。

她究竟是自己活该,还是大家对她成见太深呢?其实很多人和事没有对与错,有的之时自己的见解,慈禧到底是不是十恶不赦,我们看看她临终之时做了什么!慈禧离世之前一共做了五件秘事,让人难以置信,影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毒死光绪皇帝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世的时间只相差一天,而且还是皇帝死在太后前面。然而那个时候由于光绪推行维新变法失败早就和慈禧太后势同水火,更不可能存在谁为谁伤心,抑郁而终。

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光绪皇帝之死的原因,但是现代科学经过技术分析,得出光绪皇帝是死于急性砒霜中毒。从史料记载的众多细节我们可以大胆的推论出:是慈禧悄悄的把光绪皇帝毒死了。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着,但是此时慈禧年事已高肯定熬不了多久了,因此光绪在等慈禧驾崩,好重新掌权。但是慈禧对光绪的野心很清楚,也知道自己一旦离世光绪绝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她对光绪帝起了杀心。

有史料记载光绪驾崩前一日曾吃过慈禧送来的食物,之后一直肚子痛,着人去请御医但是没请到。直到第二天一位叫做屈永秋的西医才去看诊,他到了以后就看到光绪皇帝肚子疼的满地打滚,他也无力回天,又过了一天光绪皇帝便去世了。

这段时间慈禧太后虽然也卧病在床,但是她的一些安排让人不难猜到光绪之死的真相。光绪帝驾崩前一天,她下令把给皇帝备好的棺木抬到了乾清宫,还派人告知内务府的大臣们皇帝病重,让他们进宫安排后事。

也就是说光绪帝还没有死,慈禧就已经在为他操办起后事了。她没有那么大的神通能预知一个人的死亡时间,只能说她心里知道光绪皇帝必死无疑。而且她也没有时间再精打细算了,她需要尽快处理好皇位的事情。

令溥仪继承大统

光绪驾崩后慈禧安排完他的后事,第二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处理朝政,她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接见了军机大臣张之洞、袁世凯、载沣等人,共同商讨皇帝人选。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情,毕竟自己大限将至,国不可一日无主。

早日设立新帝对朝廷对百姓都好,可以避免自己走后各方势力争夺皇位,也能让百姓免受灾殃。最主要的是新帝要是忠实于自己的人,不能和光绪皇帝一样“叛逆”,于是经过她的提议,最终选了她的侄孙子的爱新觉罗·溥仪为新帝。

封载沣为摄政王,辅佐新帝

皇帝的人选确定了,但是还有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三岁的溥仪根本不可能把持朝政,必须有人来打理朝政。最佳的人选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也是慈禧的亲外甥。有了载沣监国辅佐溥仪,既不用担心有人篡位,也能很好的稳定住朝廷。

这主要也是载沣此人能力比较突出,作为王爷在朝中又一定的威望,治理朝廷也有一些手段。他在摄政期间为大清做了很多实事,罢免了袁世凯这个狼子野心之人,并加强了大清的军事力量。虽然未能遏制腐败的清政府的消亡趋势,但是也算暂时稳定住了大局。

赋予隆裕皇后垂帘听政的权利

隆裕皇后是光绪的妻子,同时她也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慈禧自知命不久矣,但是她对娘家的亲侄女还是有一份愧疚和担忧,怕自己走后她无依无靠在吃人的后宫里受欺负。于是她下旨溥仪过继为隆裕皇后的儿子,继承皇位。

但是溥仪的亲生父母都在,所以隆裕的“母亲”之名很难保证不被剔除。慈禧太后为了保全自己的亲侄女直接赋予了她“垂帘听政”的权利,向世人宣告了隆裕皇后的地位,并让载沣事事与隆裕皇后商讨后,方可执行。

这样的安排其实就是朝堂常见的制衡之术:载沣和溥仪是血亲,如果放任两人坐上了最高位置就相当于载沣掌了实权。而隆裕皇后没有儿子,做任何事的出发点都只能是大清和自己的家族。只有两个大家族势均力敌才不会出现一方独大的情况。

颁布遗诏,禁止后宫妇人和宦官涉政

到死也放不下手中权利的慈禧太后,把国家大事安排妥当以后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也不知道是不是人之将死,对很多事情都看的格外清楚,她立下遗诏的内容让人惊讶不已:后宫的妇人不得干预朝政;不允许出现宦官掌权的情况。

这份遗诏无疑是在打她自己的脸,她和太监李莲英就是后宫干政和宦官掌权的典型。她掌权期间权利滔天,但是也作出了许多令大清朝蒙羞的事;李莲英也是得到了她的纵容,不把朝廷大臣和皇室之人放在眼里,这一切都因为她的一纸遗诏成为了笑话。

我们很难知道她临终之时的真实想法,是不是真的对自己一生的所做所为感到后悔,但是她应该也知道自己的作为有失妥当。否则也不会吩咐身边人,不要把自己的灵柩和光绪的停在一起。作为光绪帝的养母和亲姨母,她大概还是对他有愧疚的感觉的。

总结

关于历史上的大人物往往都存在许多争议,慈禧也是一样的。在她接手之时大清朝就已经是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的,慈禧重用汉臣、自强救国的举措无疑平复了大清的内乱。就算她后期主张闭关锁国、签订了很多不公平条约,依然无法抹杀她对大清朝的贡献。

临终之际她还能顾全大局,将身后之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足以证明慈禧太后不是一个只顾享乐的人。从她最后做的五件事可以看出她也是一个很有政治手段的统治者,一天的时间不到就化解了朝堂会面临的风雨,这样的魄力常人难以企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