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一代枭雄曹操,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依靠的不仅是他自己的雄才大略,也不仅是文臣谋士的运筹帷幄,亦不只是五子良将的誓死效忠,他最倚重的,其实是其麾下的八虎骑,也就是出身于曹氏宗族,和夏侯家族的八位嫡系将领,即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曹真、曹休、夏侯尚。这八人都颇受曹操重视,例如,夏侯惇虽战功不多,却一直是曹魏武将中,职位最高的人;曹洪虽然贪赃枉法,却也没有受有受到惩罚,等等。特别是夏侯渊,可以说是曹操的左膀右臂。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郡人氏。是西汉名将夏侯婴的后人,跟名将夏侯惇是族兄弟。年少有大志,为人勇武,善于骑射。曹操有一次牵连犯罪,夏侯渊代替曹操领罪,被下入大牢,后来经过曹操的营救之后,得以逃脱。而且在汉末灾荒之年,为了救自己已故弟弟的女儿最后抛弃了自己的小儿子。后来曹操起兵,任命夏侯渊为别部司马、骑都尉兼颖川太守,跟随曹操南征北战。
夏侯渊是曹操手下少有的统帅级的人物之一,另一个统帅级的人物是曹仁,但是曹仁打仗比夏侯渊差,曹仁守城还可以,襄樊之战就被关羽打的不敢出来,而夏侯渊擅长长途奔袭作战,善打运动战,攻击力极强。
夏侯渊带兵打仗有些"执拗",按理说,将领们通常会选择博览兵书来增加自己的军事素养,但是,夏侯渊平日里只读《项羽本纪》,并汲取了书中楚霸王勇往直前的作战思路。公元214年,夏侯渊负责关西地区的战事,除了要拔除包括韩遂、马超在内的势力外,还要整顿西凉地区的异族。
还记得曹操对夏侯渊的评价吗?勇猛有余,智谋不足。这长时间的战斗夏侯渊可以说靠的都是一股子莽劲。可是在定军山,蜀军直接在高处驻扎,挖了一个陷阱等着夏侯渊跳进去。而最后的结果也是不言自明,夏侯渊被杀死,结束了他的一生。
夏侯渊只知道一味勇猛,却不知道战场上的谋略。所以,在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不仅在谋略上棋差一招,而且,夏侯渊身为督帅却亲自出战,而且是去修补鹿角,从而最终被刘备的手下黄忠斩杀。但是,瑕不掩瑜,纵观夏侯渊的一生,显然可以称之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一流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