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回归经过了一系列艰苦漫长的谈判,中国也在这期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除了香港,英国还曾归还另一座城市给中国,这座城市就是威海卫。
威海卫被英国人强占
英国人占领威海卫,得牵扯到甲午海战。在甲午海战之前,英国人就希望清政府租借威海卫给他们。在遭到清政府拒绝后,英国并没有明着和清政府撕破脸皮,转而开始等待机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在甲午海战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威海卫,清政府完全失去了对威海卫的控制。之后清政府割地赔款,日本撤出了威海卫地区。
在这时候,英国人趁着威海卫在短时间内没有受到中、日任何一方的控制时,直接出兵占据了威海卫。英国这一手操作直接看傻了全世界,大家见过打仗打到对方割地赔款的,见过在合约中设下文字陷阱,破坏别人主权的,但这种趁着别人战争刚结束时,直接占别人土地的行为还是头一遭看到。
英国“租借”威海卫
在英国人完成了事实上对威海卫的占领后,毫无应对方法的清政府只能和英国签订《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将威海卫“租借”给了英国。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该条约中并没有规定租期,只是规定英国租借威海卫的期限,和俄国租借旅顺口的期限相等。
就这样,威海卫被英国强行变成了自己的海港,这里成为了英国远东舰队的驻地、英国海军的疗养地区以及海军训练场所。对于中国来说,丢失了威海卫就相当于丢失了整个中国海军的门户。从甲午海战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国海军的战败皆位于威海卫。
中国收回威海卫
在威海卫被英国人强占后,我国一直想要收回。后来一战结束,俄国租借的旅顺口被日本继承,我国可依照合约收回威海卫。但英国怎么可能放弃这么重要的一块地方?于是英国以旅顺口未经俄国的手归还中国为由,拒绝归还威海卫。之后我国以顾维钧为首的外交团队据理力争,英国眼看无法再推迟归还威海卫,又提出让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来换威海卫。
英国此举非常明确,那就是想用威海卫这个地方,换取在中国大量的经济利益。后来北洋政府上台,英国又多次借北洋政府换领导人频繁的机会,推迟归还威海卫的事宜。归还威海卫这件事,一直被英国拖到了1930年。在1930年10月1日,威海卫正式举行了中英交接仪式。
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英国人仍旧有使用威海卫港口的权力,甚至能在这里驻军。不过后来二战爆发,威海卫实际处于日本人的控制。英国见实际控制威海卫无望,再加上为了拉拢国民政府,便于1940年11月15日宣布军舰停止在威海卫驻扎。后来抗日战争结束,中国于1945年设立威海卫市,建国后改名威海市。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如今此地富得流油,让人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