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本章回体的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描述的便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历史风云。而庞德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将,在《三国演义》中必定少不了他的身影。

东汉末年,自董卓入京,扰乱朝纲,天下便已然大乱。在那乱世之中,英才辈出,无论是奸雄,还是英雄,只要能活下来,就可以被后世所流传。马超作为蜀国五虎上将,在三国这个乱世之中也算混出了名堂。而他有个手下庞德,庞德字令明,最早是马腾手下的大将。后来马腾被曹操杀害,庞德就去另投奔张鲁。后来汉中张鲁面对兵多将广的曹操战败了,庞德后来就投降了曹操。最后在同西蜀的战争当中被关羽擒获,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处死,结束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

庞德,字令明,今东人。早年服务于郡吏和州从事,后加入了马腾的西凉铁骑,屡立战功,曾亲斩袁绍之子袁尚的大将郭援,拜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马腾之子马超造反,导致马腾被杀,庞德跟随"少主"马超辗转四方,投奔了汉中张鲁,没多久,马超与张鲁不合,投奔了刘备。而庞德则在曹操降服张鲁后,归了曹操,封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昔日的主仆,今日各为其主,成了敌手。

在小说中,曹操听了部下的劝说,害怕庞德会因为旧主马超的缘故,临阵倒戈,并不打算派他去前线,可是庞德却坚决请战,不但将额头磕出了血,还抬棺出战。曹操有感于他的诚意与忠心,同意了此事,却又在贾诩的提醒之下,嘱咐庞德不要冲动,注意自己的安全。这时庞德却说:"大王何重视关某也?吾料此去,当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庞德追随曹魏第一大将曹仁攻下宛城,接着驻屯樊城,对付蜀汉第一大将关羽。被誉为"信、布之勇"的马超,关云长也没怎么瞧得上,更何况是马超的手下庞德呢?更郁闷的是,很多曹军将军也不太信任庞德。庞德又急又气,他激动地说道:"我庞德深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亲自攻击关羽。今年我不杀他,他必会杀我!"这段故事,也被罗贯中大肆渲染,说庞德在决战前泪别妻儿,接着抬着棺材和关羽去玩命。

然而庞德个人虽勇,也敌不过大水越涨越高,魏军官兵纷纷投降,连七军的最高统帅、曹操麾下最能打的五子良将之一于禁都投降了。庞德誓死不降,最终被愤怒的关于下令斩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