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大多数知名作家都是科班出身。
就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例,也不统计太久远,就说2010年以来的诺奖得主的大学毕业专业:
(资料图)
2022年 安妮·艾尔诺:文学
2021年 阿卜杜勒拉萨克·古纳:专业不明,博士毕业后任肯特大学英语文学教师
2020年 露易丝·格丽克:高中毕业,在耶鲁大学旁听文学课程,后从事诗歌教学
2019年 彼得·汉德克:法律
2018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心理学
2017年 石黑一雄:文学
2016年 鲍勃·迪伦:音乐
2015年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新闻
2014年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中学,大学辍学后从事文学创作。
2013年 艾丽斯·芒罗:文学
2012年 莫言:文学
2011年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文学
2010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文学
可以看到,这13位诺奖得主里,毕业于语言文学类或者文学相关专业(如新闻)的共有8位。鲍勃·迪伦这个情况不好说,你认为算不算都行。露易丝·格丽克虽然没上过大学,但确实系统学习过文学方面的课程,也可以认为是文学专业出身。目前来看,仅有的两位与文学专业不沾边的,也就是2018和2019年的这两位。
很多人在谈论“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个事的时候,其实是混淆了“中文系(或者说文学系)不培养作家”和“文学系不以培养作家为唯一目标”这两个概念。在现代教育体系内,大学文学系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都更偏向于学术,其目的是让学生系统的掌握本国或外国的文学知识,而非是将其培养成作家。但是,这不代表文学系就培养不出作家。
在之前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下,我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作家,那么其实中文系依然是成为作家概率最高的去向。我的理由是:
第一,就算大学中文系再怎么不以培养作家为目标,但至少文学专业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作品阅读量整体上是最高的,而且还有专门从事写作学、文学评论等方面的老师。如果你自己真的有创作的意愿,他们能给你提供的指导,怎么也比其他的人强一些。
第二,大学虽然不以培养作家为目标,但是基本上各学校的文学院都有那么几个老师会从事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创作经验。最近这些年,很多学校也在搞驻校作家制度,邀请一些当代作家来校进行创作、教学,而这些课程一般都是开设在中文系之下的。
第三,任何领域都有自己的圈子,搞文学理论研究的人也许不会自己创作,但肯定会经常参与文学活动的。一些作家的新书研讨会、讲座等,都会在高校举办,而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专业的老师参加一些作家活动,也十分正常。在现实中,很多文学新人也都是借着这样的机会获得了前辈作家的指导。
而之所以大多数人有“知名作家不是科班出身”这个概念,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在于在如今的文学创作中,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分化。如果你想进行严肃文学的创作,或多或少都要阅读一定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对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路向、文学流派等有较多的了解,在这方面科班出身的创作者会更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绝大多数都是文学或者相关专业毕业的原因。但在通俗文学创作中,这个专业性就没有任何影响,因为通俗文学的核心是讲故事,而不是什么技法、形式上的探索创新。在这个角度上讲,讲一个好看的故事,比把故事讲的好看更重要。
客观来说,因为现代文学教育体系——这一点无分中外——都是基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序列所构建的,所以也会导致大量的文学系毕业生更愿意从事严肃文学的研究与创作。因此,一个北大化学系的毕业生如果选择写网文,同班人会觉得相当厉害,但是如果一个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选择写网文,大概率会被老师及同学瞧不上——尽管北大的确有网络作家班,也有一批专门从事网文研究的人,但这并不妨碍北大文学圈的主流对网文的评价较低。
如此一来,在文学创作这个圈子里,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景象,即通俗作家里非科班出身的人会占据多数,这样就会让大众觉得似乎要成为作家,不一定要读文学专业。而对于那些严肃文学作家,很多人则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就像是我开头提到的那十几位作家,除了莫言和鲍勃·迪伦之外,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其他十位作家加起来的知名度,估计也还没J·K·罗琳的一半高。
所以,当一个人在说“大多数知名作家不是科班出身”的时候,其实等于在说自己对严肃文学不感冒,或者说他自己对通俗文学的兴趣更大。至于具体喜欢什么文学,这是个人的自由。但如果因为自己只知道那么十个八个通俗文学作家,就断言“文学里培养不了作家”,这也是另一种因为无知而产生的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