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就这种情况,一样有人说我们村的干部捞了不少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guan_16489759062818留在家乡的青壮年,大多有第二职业,除了村里任职的几个。别人的秋冬和平时红白喜事,能挣点钱,我们那边可能更注重仪式。尤其是身后事,另外,他们多半也是多面手,会一些手艺或者家里养的有牛和羊之类的不能闲时出去打工的情况。冬天和春夏之交,是农村人身故的高峰期,冬天冷,春夏之交因为一早一晚太冷,白天太热,岁数大的人禁不起折腾。因为山区农村种田,很多不方便,再加上种烟草后,上级部门对保烟草面积有要求,我们村因为以前是示范村,所以一个年龄大了退编的技术员现在承包了大概三百亩地,要不然我们村里干部也要每家种大几十亩了。富余劳力都给他干活去了。岁数大的,自己种点玉米养个年猪。
集中安置,就是扶贫,像我们村是大山区,所以三百多户,230户是贫困户,标准就是,家里无直系亲属是公务员,事业编,家中无商品房,无自建两层以上的楼房。这230多户,就可以申请去集中安置点,只需要交2500一人(每户最多只交7500如果老家房子拆了或者卖掉了这7500还退还给你),集中安置三人以上的家庭,是独门小院,房子大概是75平,院子加起来120平左右。按贫困级别,配置不同,特困连电器家具都配置,你要看过香港拍的那个无穷之路,大概就是那种集中安置,只是我们这里是独户小院,一排过去,人家是楼房,我在湖南做安装工程,接过湖南某县的集中安置房,他们就是楼房。为了让安置人员能生活,有配套企业,我们那里就是袋料食用菌企业。政府扶持了好几年,每年几百万给老板,实际上老板自己没出多少钱。连厂房都是政府建的,就建在集中安置小区那里。五保户,独居老人,在村里分集中安置房。自愿申请,不愿意去的,后续每户粉墙,加固,统一换大瓦,就是机制琉璃瓦样式的。空挂户,就是人在外地住,户口还在村里。
农村需要,有能力有技术有管理知识的新农民,才能盘活,不管是机械化还是怎么样,农业都是跟泥土打交道,村里虽然在大山上,也在搞新基建,小田拉大田,把田中间自然分隔的大石头石头山挖掉,因为现在不能炸,只能用挖机慢慢的打。以适应以后农村更少人的情况下必须全面机械化操作。
赞同您之所说,农村需要有能力有技术懂管理的新农民。
只是更希望您和您的村里人把自己看作乡村人而不是农民。“乡村人”在文化学上真是个意涵实际很高的称谓,一点儿也不低档。对此,您可能不信,但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容我以后另行写文专说吧。乡村人这种称呼更恰当,除前述原因外,还因为”农民”实际是个职业称谓,乡村里实际有、也不止有农民这一种职业,乡村未来更需要更多不同职业,比如农业里就有耕作师、育种师、田间管理师、土壤检测分析师、肥料配方配置师等等,村庄里也需物业管理师、幼儿托育师、保险人、工程师,乃至荼吧师、咖啡师。象您村里是搞烟叶的,如把烟丝切成前的工序能在本村发展起来,也可多出不少相应的专业工种和专业人员。希望你们能不被“农民”所限,不要自认为就是种田的。做地上之活按传统说法本来也叫做工,这工本身就是可不断细化并专业化的,本也可向工人、技师、工程师角度发展的,现代农业不是将分工早如此变化了吗?
希望贵村正在上学的娃们不管对农业感不感兴趣,都能有知识化、专业化的意识和发展意愿,这样至少能更早地发现、挖掘、发展自己的兴趣,从而为未来就业、创业自铸更好基础。
也祝愿贵村已离村在外就业,但还愿回村的人,看一看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和乡村里的发展和未来需要有没有结合点,如有,不妨多思考、琢磨点,增进本领,强化专业技能、专业渠道的应用能力;如无,不妨找更有结合点的工作。如此之后,适时回乡回村工作、创业。带技能、产业发展回乡,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还是会容易得到政策支持、得到一定财税扶助的,比单在城市打工强。您看,为使集中安置人员有产业,政府这是付出了多大代价。这种支持在菌菇发展起来后,是会移转的。
山区的发展貌似比平原难,但山区的不少优势的确是独特的。它至少没种植上的一些限制。发展农林牧甚至草上的优势内容、独特内容,要比平原地区种田更容易见到比较优势和效益。
以上说得不一定对,谨供参考。
深谢您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