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余鹏鲲:1.31亿经费,转化率为0!高校科研干啥去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高小蓝

直接拿高校说话过于笼统了,高校是分学科的,理论研究的学科大多负责解答人类的好奇和疑问,但是工程技术学科就不能这么天真和不负责任了,解决工程问题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本身既来源于需求,更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是否满足需求。现在企业里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对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创新是极度期盼且乐意资助的,问题是高校里的工科教师有这个能力吗?工科科研与企业脱节、与需求脱节、与社会脱节,项目的源头就不具备任何需求指向,怎么可能成果转化应用?

至于培养学生,同样如此,创新性思维不是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恰恰相反,把学生推向真实工程环境、把他们真的像个工程师在用在锻炼,才是成材的最好道路。问题是,我们有这样的培养环境吗?我们有具备高水平工程能力的教师吗?老师自己都不会,指望教学生吗?

企业需要培训自己需要的工程师,因为他们最了解自身的需求,而不应该期待高校给企业提供能直接能当“钉子”一样的工作人员。

我的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都是物理学教授,纯学术背景培养出来的(分别都当选了他们本国丹麦和瑞典的院士),他们也都没在企业做过工程师,但我自己博士毕业后既在不同领域的企业做过职责相差比较大的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做过产前诊断用的光学设计工程师,也做过工业机器视觉应用工程师和技术咨询),也在高校不同领域(应用物理学,生物化学,应用数学和医学影像学)具有多年的科研经验,我不认为我导师缺乏工程背景影响我做好一名工程师(因为新冠疫情回国工作了两年,因此不得不从前东家机器视觉公司辞职),我曾经给一家跨国高科技企业客户(他们有自己的人工智能算法团队)提供了一种无需人工标注但可以实现超精准且快速的光学汉字字符识别方案,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期。

回国后我重新回到学术界从事医学影像算法工作,但因为家庭原因在疫情结束后又回到瑞典,目前在瑞典高校继续从事医学影像算法方面的工作。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是,只要你掌握了方法论,转换新领域但依然能干出不错的成绩都不是问题,没必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规定高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