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道理,谈判,软实力,这个很难——首先别人要喜欢你”——吴的观点就是,谁的情绪价值都很重要,唯独自己国家人民的情绪价值不重要,中国人理所当然应该为了外交工作顺利开展而忍气吞声。
这种工作态度,导致在他任上巴黎变成了欧洲最不欢迎中国人的欧洲首都,因为他从来不去争取中国人在当地的合理利益。在他离开巴黎后,2008年法国爆发反华事件,几乎一夜之间把中法几十年积累的外交资产毁灭殆尽。
可以说,2008年是一个分界线,在之前中法关系在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中是特殊的,在之后中法关系再也没有回到从前。
必须明白一个事实:西方人的文化底色就是种族主义,他们的原则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一个不断熵增的过程,是一个不因人际关系好坏而改变的过程。西方社会肯定会有反华的趋势,不管中国如何做都必然存在。
你不去和他们斗争,你好我好,但绕开你,反华倾向依然像野草一样的生长。办两场文化活动,大家搂搂抱抱拍拍照就解决问题了?做梦去吧!你把对方哄好了,对方把你当朋友,一些小事可能帮你一把,“这三岁小孩子也会,没有难度”。到了关乎政治原则的事情上对方对你是肆无忌惮的,因为其一你从来没有表现出战斗力,其二捅破天了不是还有你找补吗?你不是想“别人要喜欢你”吗?
你去和他们斗争了,毫无疑问对方不会因此喜欢你,但他们会因此忌惮收敛,暂时在反华行为上退缩。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不是你死我活,但必须博弈。对方肯定要给你零零碎碎的找麻烦,需要你时时刻刻付出努力,但只要你扛过来,到了关键时刻对方会因为往日和你的博弈知道你不好惹、中国不好惹。中国人至少目前不可能彻底扼杀西方的反华倾向,但我们要把一些工作做到位,西方社会的反华倾向就不至于把双边关系毁掉。
一句话:在西方开展外交工作,让别人怨恨你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为了“日子能过得下去”的必要手段;一味迁就西方人,最后的结果就是2008年巴黎反华事件那样的政治风暴。
软,今天开派对,明天喝红酒,晚上能睡个好觉;硬,需要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时刻保持警惕。哪个容易,哪个困难,一目了然。——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去做容易的事情,但却把它说的很难。
都愿意做容易的事情,这是人的天性,我们可以理解。但你选择吃软饭,还要大众把你当啃硬骨头的英雄捧着,这不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