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北方朔风


【资料图】

最近,盖里奇导演的电影《盟约》在中文互联网上面引起不小讨论,这事其实很有意思,这部电影并没有被引进,在欧美市场的票房也谈不上多好。之所以引起讨论,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故事和部分中文网络人士对这部电影的评论,这些讨论背后,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探讨一下。

《盟约》的故事并不复杂,简单的说,就是一名美国士兵在阿富汗与一名当地翻译合作,在一次战斗之中,翻译救了这位士兵的命,在回到美国后,他得知答应给翻译的签证没有批准,担心他被民兵抓住。于是通过军事承包商,他返回阿富汗救了这位翻译和他的家人。

看到这里,其实想必大家都能想到关于这部电影的争论是什么了吧,美军在撤离阿富汗的时候表现十分难看,自己的撤离都很狼狈,更不用说那些和美军合作的当地人员,很多都被抛弃了。哪怕西贡铁拳已经成了梗,美国人当时好歹也进行了常风行动,撤离了很多与美军合作的南越人员,而阿富汗这边,简直可以说是落荒而逃,甚至还有从运输机坠落的惨剧。再与电影里边形成了十分微妙的对比。

笔者观看这个电影的体验是,这部电影确实是讲了个完整的故事,效果也还行,军事描写也能及格,和盖里奇之前的作品(比如说《大侦探福尔摩斯》)风格也有些不一样,总的来说,如果不考虑现实之中的反差与荒诞,笔者会认为这部电影有及格往上一点的水平,毕竟故事结构实在是较为无趣了。

但这个电影引发的现象非常有趣,刚在豆瓣开分的时候达到八分以上,后面才被拉了下来,打高分的影评很多说是被其中的反战精神感动。在美国烂蕃茄网站上,分数也极高,有美国观众认为这部电影怒斥美国政府背信弃义,也有评论说美国就不应该离开阿富汗。

然而嘲讽之处在于,在主创人员自己的发言里,这部电影并不是表现反战,而是表现了“没有人被抛在后面的美国精神”。

以上几条影评来自机翻烂蕃茄

这里就很有趣,以豆瓣为代表的中文平台上,认为这部电影反战,但这些评论同时往往也在以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表达对美国的赞美,在烂蕃茄上美国观众觉得这部电影在骂美国政府,所以他们很高兴,他们在借这部电影骂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战争可耻。这也算是网络上一些人往往比美国人更爱美国的又一展现了。

但我们说回电影本身,即使你不考虑主创是怎么说的,就非要认为它是一部反战电影,那它在这方面做得好吗?显然没有。相信你不带滤镜看完这部电影的话,你会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部电影很多东西都太浅了,除了主体故事之外,其他的部分都有些单薄。

虽然这是一部两个小时的商业电影,确实不能要求它多深刻,但即使以商业电影的标准来衡量,这部电影也远谈不上深刻,根本配不上上面那些影评的高分评价。显然,豆瓣上的评论和烂蕃茄上的评论都带了滤镜,只不过两边滤镜正好相反。

但是即使不考虑剧情与现实的落差,笔者有个很奇怪的感觉,那就是很多东西都太浅,除了主体故事之外,其他的部分有些单薄。当然,这是一个时长两个小时的商业电影,想要处理那么多支线难度是极大的,这样的结构选择也不奇怪。

电影中,比如说因为签证问题翻译没办法离开阿富汗,电影里边对于美国不守信和官僚主义的内容只是一笔带过,这个批判反思力度实在是很有限,反恐类美剧或者是电影里边,因为上级的官僚主义的问题,主角的努力全部归零这种事情实在是过于常见,这种小骂大帮忙式的“批评”,美国主旋律电影里边足够常见了。如果连这种程度的反思都做不到的话,某些人替这部电影洗白,说什么电影里边有着很多对战争反思之类的,那未免有点不尊重现实了。

为了批评《盟约》这部尴尬的电影,有人发明了一个有趣的梗,说这部电影是抗战结束之后,黑藤为了避免贾贵被八路抓住,于是回去救了贾贵的电影。这个笑话非常有趣,也启发了笔者,地下交通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情景喜剧,而其中对于当时社会百态的描写更是类似电视剧的巅峰之作,内核的深度不仅超过大多数神剧,也比大多数战争电影更加深刻。

虽然背景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们不妨以这个喜剧作为标杆,来分析一下《盟约》这部电影到底缺点有哪些,来分析一下,对于本世纪美国的这两场战争,到底该反思什么。

地下交通站里边,白翻译,黄队长和贾队长虽然都为日本人服务,但是三个人是有所不一样的,比如说白翻译和黄队长吃饭的时候,付钱比较多,而贾贵从来不付钱。这是因为白翻译算半个知识分子,而黄队长曾经是地面上的头面人物,虽然吃拿卡要不会少,但是姑且会装一下体面,但是贾贵是市井流氓,自然不在乎什么体面。这个细节描写就完全符合他们的身份。

而同时,大多数加入伪军的,也并不是什么良家子,以各路混混为主,平日里就是祸害,日军来了之后更是骑在百姓上作威作福。放在《盟约》之中,对于翻译艾哈迈德的家庭有所描写,但是不多,他为什么支持美军,而认识他的其他人,为什么又反对美军,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描写,当然,这在电影之中,是个详略的问题,但是具体到战略层面却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美国扶持的各路买办和傀儡,其实并不是没有支持者,那些在公开媒体表态支持美军的阿富汗人,有很多并不是演员,他们说的也确实是真心话。问题在于,这些“基本盘”是否符合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从事实来看,显然是不符合的。如果《盟约》这个电影可以在这个问题上面有所探讨,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提高一点对于他们的评价,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这些买办或者是傀儡,无法团结当地的大多数人呢?是因为知识水平吗?情况显然不是如此,买办与傀儡手底下的人,从来不缺乏来自于西方高等学府的高级知识分子。其实这个问题,地下交通站也给了一个答案,作为更了解中国情况的黑藤,多次提出更有欺骗性的怀柔政策,但是最终都没有成功,而且大多数时候这些怀柔政策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我军的行动,而是内部的猪队友。

当然,作为情景喜剧,这是有夸张成分的。但是这背后是包含着深刻道理的,侵略者当然不是为了帮助被入侵的国家建立更好的未来才进行入侵的,必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意识形态上面的。所以装装样子的怀柔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这个事情对于入侵者的利益有影响,那么是注定执行不下去的。

而入侵者,也不太可能把被入侵国家的居民,当做是自己一样的人。同时,依附入侵者的那些人,往往也是秩序的破坏者而非维持者,这些人和当地大多数普通人立场完全不一样,他们会有意无意的阻碍这些政策。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猪队友。

类似的事情实际上在伊拉克战争发生过很多,以彼得雷乌斯为代表的一批美军军官,确实有些政策,他们尝试在自己的防区里边约束纪律,帮助恢复社会秩序,增强和当地民众的沟通,在短时间之内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最终,因为种种问题,这些策略都失效了。

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联军虐待俘虏,或是无人机误炸居民区的事情,从这些事情,我们很难看出,这些自诩着正义的人士,是用平等的态度对待着普通人。而《盟约》里边,这方面的内容也可以修改,比如说,男主要意识到,翻译的签证的问题,是官僚主义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自己的同僚大多数都不会把这些阿富汗人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样思想深度不就高多了吗?不过,遗憾的是,电影也并不是这么表达的。

或许更为根本的问题是,阿富汗和伊拉克人民为什么会反对美军,遗憾的是,笔者在欧美文艺作品之中,并没有看到多少对这个问题真正的反思。在各种描写里边,塔利班显得保守而残暴,或许还有些狡诈。

如果以纯粹的现代社会的角度来说,塔利班的所作所为确实谈不上进步,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他们都这样了,美军依然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呢?这是欧美绝大多数文艺作品回避的现实,这些问题往往会被归结到阿富汗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可是先后挫败三家超级大国的,自然是很有点东西的。但是问题的根本或许在于,美国这个的入侵者带来的新秩序之下,大多数阿富汗人民过的情况比之前可能要更糟糕一些。

在地下交通站之中,虽然因为情景喜剧的题材关系,日军的残暴没有那么直接的表现,但是日子过不下去的困难却是表现的十分直接,连鼎香楼这个全城有名,还有些关系,日本人也挺喜欢的餐馆都快开不下去了,一般人的生活可想而知。按照笔者的观察,美国文艺作品之中,对于战后伊拉克或者是阿富汗普通人生活的描写,从来都不是重点。

而事实上,美国作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完全有能力让这两个国家过的相对好一些的,两场战争总共花了两万多亿美元,如果用来建设,可以建设大量基础设施,也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虽然不敢说能解决现在的所有问题,但是情况总归会好很多。

但是现实情况是,在伊拉克,如果不是伊朗的干预,更加极端的恐怖主义者可能会在几年前席卷伊拉克全国,而在阿富汗,罂粟的种植面积也有了大规模提高。那么,这个天文数字的资金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伊拉克的经济学家比华盛顿的经济学家都多,那么经济又搞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个问题笔者也说不好,毕竟这事五角大楼和白宫都说不清楚,也不太敢说清楚。

或许,在电影里边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也是很有趣的。不过想想美国自己的基建都有一大堆问题,这好像也不是十分奇怪的事情了

电影之中还有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主角返回阿富汗借助了军事承包商的帮助,但是为什么情况到了美军需要大规模使用军事承包商的地步,而这些军事承包商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类似的问题不止一个,不过每个拆开来看,都还挺有趣的。但是遗憾的是,电影都没有讨论。

当然,商业电影总归是有些取舍的,不过既然这些问题都不讨论,也就不要谈什么深度问题,笔者只能把这部电影看做是一部强行挽尊的命题作文。而在这个问题上面,一些人对这个电影有不切实际的夸赞,显然不可能排除意识形态问题。

总结来说,这部电影如果你不带滤镜去看,那它就是剧情完成度及格,场面可以的爽片。与其硬要给它安上多么深刻的内涵来感动自己,还是好好享受电影本身吧。

如果看过足够多的文艺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对于战争的反思是常见的主题,但是能对战争的本质问题进行反思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就像是我们有时候会批评一部分日本文艺作品是反战败一样。美国对于这两场战争的反思,虽然有些较为深刻的报道,但是大多数作品的深度,可能并不比反战败高出多少,本作也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这并不是单纯文艺工作者水平的事情,而是某些霸权的影响,已经被当做了理所应当的正常事项。于是不带立场的反思,依然天然带有立场。

而为这些作品鼓吹的人,往往会处于什么人道主义或是类似的立场,指责批评这些电影的人是没有反思战争,这并不奇怪。当有些人把自己自觉或是不自觉的摆在了贾队长的位子上面,我们又怎么能相信,他的思考是不带立场的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