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识时务者为俊杰。唐太宗就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晋阳起兵前, 老谋深算的李渊曾对提出起兵反隋建议的年轻小伙子李世民说:今化 家为国,或破家灭族,都由汝而起。现在的史家大都认为起兵是唐高 祖李渊蓄谋已久的心思,并非李世民的首谋,李渊的话只是对自己的 掩饰和对后生的勉励之辞。做这个翻案文章的关键证据出自温大雅的 《大唐创业起居注》,该书封笔于李渊在位之时。论者咸谓此乃第一 手资料,未经太宗时的史官篡改。但是,谁又能保证当时人记当时 事,不是取悦高祖的附会之词呢?不管如何,十八岁的李世民已经察 觉到天下可为,坚定了父亲起兵决心,嗣后东征西讨,功勋冠于诸王 子及诸武将,是无可置疑的。

论者咸谓此乃第一手资料,未经太宗时的史官篡改。但是,谁又能保证当时人记当时事,不是取悦高祖的附会之词呢?不管如何,十八岁的李世民已经察觉到天下可为,坚定了父亲起兵决心,嗣后东征西讨,功勋冠于诸王子及诸武将,是无可置疑的。

无论是进军长安途中,清除河西肘腋之患,还是在平定山东、河北的劲敌的战争中,李世民不仅身先士卒,作风勇猛顽强,而且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以善用骑兵、善于集中优势兵力等战术,经常出其不意地打败强敌,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后来的敉平突厥与征服高昌,也都表现出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

但是,有一件事令这位枭雄心情难平,那就是他平定山东不久,河北地区在窦建德旧部刘黑闼的领导下再次举兵,山东旧地,大体皆叛。倒是李建成采纳魏征的以招抚为主的怀柔政策,稳定了山东地区。这件事几乎是当年隋朝平定江南的重演。隋朝灭陈之后不久,出现反复,“陈之故境,大体皆反”。后来杨广恩威并用,才稳定了对南方的控制。

本朝的经验和前朝的教训,对于年轻气盛的李世民转变观念影响很大,那就是不能完全靠 武 力 征 服 天 下 ! 唐 太 宗 即 位 后 就 宣 布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这就是很识时务的看法。

经历从马背到龙椅的转变,唐太宗开始改变统治策略。他广纳贤才,表现得比任何一个前代帝王都重视文士。他在藩邸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设立文学馆,馆中著名的十八学士如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等都是一代英才。或以政治韬略见长,或以才学盖世见用。同时,他还有天策上将府,安置随即征战的武将们。文臣武将,各得其所,对于贞观年间的政治和文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太宗即位之初有一次关于治国方略的大讨论。大乱之后,究竟是用重典惩治刁民,还是“抚民以静”,与民休息?在关键时刻,这个纵横疆场十余年的统帅做出了英明的决策,他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因此,他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轻徭薄赋,使民以时;关心民瘼,澄清吏治,为恢复满目疮痍的唐初社会与经济奠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