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李卫家财万贯,衣食无忧,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依然想要一个“铁饭碗”。他花几十万两银子买了个“厅级干部”--员外郎,这是他仕途的起点,随后便开启了一路开挂的仕途传奇。李卫出生江苏丰县的一个富裕人家。据说,李卫年轻时比较喜欢养马,也爱收藏名马,在古代马可是战略物资,其价值堪比现在的宝马汽车。可见李卫家资之殷实。
李卫家里有钱,但他不是只会吃喝玩乐的“富二代”。他从小习武强身,并且立下了以武定国的志向。不过,由于无人提携,他连进入体制的机会都没有,以武定国看来没有指望了。后来,他想到了捐纳。捐纳,也就是捐官,这在当时是科举之外进入体制的另一条捷径。所谓的捐纳,有例捐,也有常捐,全都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李卫先是花重金捐了个监生的资格,随后又花钱捐了个兵部员外郎。当时,青海发生叛乱,国家急需用钱以资军费。李卫一看机会来了,“哗”一下捐出了几十万两银子,为朝廷解决了燃眉之急。对此,康熙皇帝非常感动,便给了他在朝廷任职的机会。员外郎原本是个闲职,大概是李卫做事认真,康熙看他可以进一步使用,便让他转户部任户部郎中一职。清代的户部有三库,三库各设郎中一人。户部郎中是个正职,一般分管一司之事务,可以说李卫掌握了实权。
李卫在户部郎中的位子上干了两三年,直到康熙去世。雍正即位后,李卫的仕途非但没有没落,反而愈发清晰起来。在雍正朝李卫任过的职务有直隶驿传道、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可以说一路通途,直达人臣的顶点。从个人履历来看,李卫一直走的是上层路线,任职的是权力核心部门,他并没有当过县令,这有别于影视剧中的形象。李卫为什么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呢?如果说在康熙朝,他是主要靠钱上位;那么在雍正朝,他主要是因为是皇帝的“心腹”。
当然,“心腹”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一则你要忠心,二则你要有能力,三则你的行为不能有出格的地方。李卫是雍正的人。李卫最初受到了老十三胤祥的欣赏,而胤祥和雍正的关系非一般地好,李卫注定要上雍正的这条船。都是自己人,雍正不用李卫用谁呢?李卫这个人有特点、有能力,很容易在多如牛毛的官吏中脱颖而出。李卫崭露头角是在他整顿云南盐务时。云南盐务废弛已久,百弊丛生,贪污走私成风,是清朝盐务中最难治理的地区。对于这块烫手的山芋,李卫却欣然接受。他大力查办官场腐败,追缴盐务亏空,打击走私行为,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云南盐政就由亏空一变为盈余三万余两。
这样的能吏能不得到重用吗?最为关键是,在雍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上,如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李卫都推行得法,而且没有造成大的矛盾,这样的人能不成为标杆和表率吗?当然,李卫能得到重用,还和雍正自己的人才观念有关。雍正的用人之道合乎情理但又异于常规,概括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君臣关系上,雍正要求“臣下视君上如元首腹心”,忠诚是衡量官员优劣的重要依据;二是反对论资排辈,循资按次,这为他破格提拔官员提供了可能;三是重能轻贤,重才轻守。只要是人才,道德上有瑕疵,甚至操守上有问题,那都是不是事。从雍正的用人观念来看,李卫的出人头地有一定的必然性。李卫这个人也比较奇特,他主政一方、成为封疆大吏后,几乎没有记载说他有利用权力聚敛钱财的行为。有财而不惜财,有财而不爱财,李卫这官做得逍遥,人也活得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