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文字提炼 5500+| 预计阅读时间 12 分钟
公元1467年至1615年是日本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社会动荡,各方势力割据。
日本许多著名的武士也诞生在这个时代,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
【资料图】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的肖像画,据传由耶稣会画家Giovanni Niccolo于1583-1590年间所画。
有人认为织田信长是日本版的曹操,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出身方面,二人都生于官宦之家;在行事上,二人都不拘一格;在事业成就上,两人都成就了一番霸业;在结局上,二人的胜利果实都被他人夺取。
织田信长一生中经历了许多战争,本文重点介绍三场战争,分别是桶狭间之战、长筱之战和本能寺之变。
地狱级开局
织田家的地盘在尾张(今位于日本爱知县西北部),他们最开始只是尾张的守护代(守护大名的代官,协助大名管理领地),后来打败上级占领了这块小小的地盘。
尾张国所在地
少年时代的织田信长不务正业,经常身着奇装异服,不遵守礼节,像个街头小混混。当时周围人都叫他“尾张第一大傻瓜”,所有人都觉得织田家的事业要断送在他的手中。
织田家当时也并非岁月静好,尾张内部势力众多,外部也虎视眈眈,北有斋藤,东有今川。
北边斋藤家的家主叫斋藤道三,据说是卖油出身。和课本上的卖油翁一样,他也有个神奇的技能——通过铜钱的钱眼往瓶子里倒油后还能保持钱眼干燥。
斋藤道三有个女儿叫斋藤归蝶,历史上称她为“浓姬”,她被斋藤道三安排嫁给了织田信长。
道三在浓姬出嫁前给了她一把短刀,说“你先嫁过去观察情况,如果信长真是一个傻子,你就杀了他,我就趁机发兵夺取尾张。”
浓姬答应了,并说“如果我过去发现他不是一个傻子,我将会跟着信长,辅佐他,最后这把刀可能将会指向您。”
后来道三见到信长,认为信长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就立刻结成了同盟的关系,并给了信长一个极高的评价,“我的孩子将来可能会在这个傻子门前牵马。”
不过最后道三的儿子没去信长家牵马,而是把道三和道三的其他几个儿子杀死了。
信长迎娶浓姬后,两家结成了联盟,稳住了北边,外部的威胁就只剩东边的今川家。
今川家的实力很强,家主是今川义元,他杀死自己的哥哥后掌握了实权。
今川义元在军事、内政、外交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被称为“东海道第一弓”。而今川家当时也在今川义元的带领下欣欣向荣。
桶狭间之战
织田家和今川家多年来一直都有摩擦。斋藤道三死之后,今川义元觉得攻打织田家的时机到了,于是先策反了织田家南部的一些小领主。
织田家派人去平定这些小领主时,这些小领主向今川家求救,于是今川义元就顺势带着大兵前来支援。
今川家出兵的原因在史学界尚存争议。最流行的说法是今川义元想要出兵上洛(在日语中,上洛是进入京都的正式说法)夺取天下。
今川家当时的石高在70万石左右,兵力为25000人。织田信长的石高在50万石,兵力为15000人 。
“石高:日本幕府时代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由公定的土地预估生产量〈石盛〉乘以面积而得,以石为单位,石高的大小代表了所拥有财产的多少。”
日本战国势力分布
织田(姜黄色)vs 今川(蓝色)
当时今川大军压境,信长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信长手下的主要将领们都主张坚守主城——清州城。
但是织田信长和手下的将领们不一样,他更敢于冒险。他看到手下们都主张守城后就说夜深了,散会吧。于是这个军事会议并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
守城的这个主张确实不是上策,因为今川入境后,尾张的很多豪族势力都会拥护今川,到时清州城就相当于一座空城。
第二天,织田信长就在房间里跳了一段舞,这段舞蹈就是被许多电视剧演绎过的《敦盛》: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
有生方有死,壮士何所憾。
跳完敦盛之后,信长跨上战马,独自出城迎敌,身边只有几个随从。
城里的众将士看到主公单骑迎敌,也纷纷整理装备,追随信长而去。
信长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出城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停下来,等着后面的人跟上。
织田信长的出兵方式,一是起到了提升士气的作用,二是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毕竟自己人都没想到他会一个人骑马迎敌,今川的间谍就更不会有时间通报消息。
最终他顺利完成了桶狭间之战的突袭。
那当时,今川义元在干什么呢?
今川义元一路上所向披靡,攻占了织田家好几个据点,而且今川义元的手下松平元康(此人后面还会提及)也献上了织田家大将的首级。
沿路的地方势力都来进奉,欢迎今川军的到来。如此一来,今川义元就开始放松警惕了。
而且今川的情报显示,织田信长正在城里喝酒跳舞。今川义元觉得织田信长开始摆烂了。
于是,今川军就在桶狭间这个地方驻军休息,桶狭间是一个小丘陵。
史迹桶狭间古战场
其实一开始织田信长也不知道今川义元这边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了突袭就专挑小路行军,却误打误撞发现了今川义元的军队驻扎桶狭间。
当织田信长带着两千五百人突然出现在今川军本队面前时,可以称得上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在于当时天降暴雨,加剧了今川军的恐惧和慌乱,且今川军在大雨中逆风作战,更加困难。
地利在于桶狭间是一个狭长的地形,今川军只能一字排开,无法发挥优势。
人和在于织田军是抱着决一死战的心态来战,而今川军刚刚还在喝着酒,处在一个非常松懈,涣散的状态。
今川军打不过只能逃跑。据说,在逃跑的途中,今川义元因为喝醉了从马上掉下来,他的腿比较短,身体比较胖,没能重新上马,于是首级被割。
桶狭间之战之后,织田信长一战成名。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叫他“尾张的大傻子”。
很快信长就走上了天下布武之路,成为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
我们前面提到的松平元康在此战之后独立出来,改名德川家康,并和织田信长组成了著名的清州同盟,也就是织田德川联盟。
这个联盟是整个战国时代时间最长,关系最坚固的一个同盟。
长筱之战
织田信长打败今川义元之后就开始不断地扩张地盘,提升自己的实力。长筱之战时织田信长的实力已然很强。
长筱之战中的另一位主角是武田胜赖,他本不是武田家的顺位继承人,继承人本是他的哥哥武田义信。
但是武田义信当时想通过政变来推翻自己的父亲,最后被反杀了,于是武田胜赖成功上位。
当时武田家时常去欺负德川家。信长为支援盟友,就与武田家在长筱(现爱知县新城市)这个地方打了一仗。
长筱合战图
在开战前,长筱城城主已向德川家投,但武田家还是派兵包围了长筱城,并利用火箭把城中的粮仓烧了。
城内没有粮草,城外大军包围,城中守军的境地十分危险。
最后长筱城城主只能选择向德川家康求援,但此时武田军已是将长筱城团团围住,几乎不可能突围出去。
这时有个叫鸟居强右卫门的士兵站了出来,他从排污水的出水口潜入到护城河,当时又是梅雨时节,他顺着暴涨的河水游了四公里多,成功地逃出去报信。
当他达到德川家康的主城——冈崎城时,织田信长也正好带着大军赶到,正准备去增援长筱城。于是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就一起见了鸟居强右卫门。
强右卫门为了尽早让长筱城的人知道援军即将达到的消息,他一刻也没多待,即刻赶回长筱城。最终他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完成了长达一百三十多公里的山路奔袭。
但回去的时候他就没有那么幸运,被武田军给抓住了。武田胜赖就给了他非常优厚的待遇,想让他向城中的人喊话,告诉城中的守军,援军不会来了,以此彻底击垮城内守军的士气。
强右卫门接受了武田胜赖的条件,但他来到阵前却拼命地往城里喊,“不出两三日织田德川的援军就会赶到,请大家务必坚持忍耐。”
城中守军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之振奋。
武田胜赖看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勃然大怒,当场就用长枪刺死了强右卫门,而这个处刑场面被守城军看到,反而大大地激起了守军的士气。
大家看到强右卫门被如此残忍地对待,十分愤慨,士气大增,守住了武田军的多次进攻。两天之后,织田和德川的援军终于赶到。
这个英雄强右卫门不是厉害的将军也不是武士,就是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
但这种小人物也有高光时刻,他死时,甚至连武田家的家臣都为之感动。武田家后来有一位家臣把强右卫门受刑的姿态描绘下来,直接当做自己家的家旗。
历史的长流中总是有着这么一些小人物,他们或许不会像太阳那么夺目,却也能因为自身难得的品格成为一颗闪亮的星星。
太阳固然闪耀,闪烁星河也别样美丽。
后来,鸟居强右卫门的后代也一直被德川家所厚待,持续了十几代,直到德川家倒台。
说回长筱之战,此次大战的关键点并不是最后的大决战,而是在于信长对鸢巢山(yuān cháo)的奇袭,鸢巢山是武田胜赖的退路。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德川家的重臣酒井忠次提出了奇袭鸢巢山的计谋,信长当场否决了这个计谋。
但在会议之后,信长却密令酒井忠次出兵突袭鸢巢山。
织田信长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他怕会议上有武田家的间谍。
鸢巢山被拿下之后,武田家的后路被切断,失去了主动权,只能被迫和联军决战。
而织田已在设乐原(离长筱城最近的一个据点)做好准备,布阵型、架火枪,只等武田军的到来。
设乐原的卫星图像
武田军的战斗力强,良臣猛将众多,骑兵也是天下闻名。
因此武田军一度占据上风,冲破了好几道防线,甚至一度直逼信长的本阵。
但后来武田家的几名大将都遭火枪射杀,动摇了武田军的军心,最后还是没能打过织田和德川的联军。
织田德川联军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有三方面的优势。
一是兵力。织田家有三万兵力,德川家有八千兵力,加起来三万八千兵力,而武田家只有一万五千兵力,所以兵力方面联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二是提前布防。武田家的骑兵非常厉害,为了对付骑兵,联军提前布下了很多防马栅,于是武田的骑兵很难派上用场。
防马栅
三是火枪。信长非常喜欢用火枪, 他有日本战国时代最大的火枪队。当时的火枪技术并不成熟,装填速度慢,容易炸膛,子弹发射完一轮之后还未装好子弹,对面就已经冲到阵前。
为此信长采用了三段射击的战术,这个战术在很多电影也可以看到,三排射手并排站,第一排射击完之后,退后装弹,第二排上前射击,这样轮番射击。
武田军在冲锋之时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连续射击,且联军这边采用的战术是集中火力射杀武田军的将领,这给武田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所以整体来说,武田军的骑兵优势被限制,又无法应对联军的连续射击,兵力和战术皆处于劣势,落败也是理所应当。
信长能在桶狭间之战取胜是有运气加持,到长筱城之战时,信长的整个战术理念已然成熟了许多,能够更合理地利用己方的优势。
此战后,信长从舍命一搏的猛将进化成了一个运筹帷幄的军事家。
经此一役,武田家的高级军事人才损失惨重。无数名将战死,武田四大天王去其三,名动天下的武田家开始走向衰落。
本能寺之变
在本能寺之变之前,信长已经是个成熟的军事家,可以兵分多处,同时和多个对手开战。
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他自己出马就能打胜仗,比如他派自己的儿子就消灭了武田家,派一位大将就打败了上衫家。
织田信长此时离一统天下只有一步之遥。
1582年,为支援家臣羽柴秀吉,织田信长带着百余名士兵进驻本能寺,他打算在这个地方调动明智光秀的军队。
明智光秀最早是斋藤道三的部下,几经辗转最后到了信长这里,受到了信长的重用,是织田家最有权势的家臣之一。
明智光秀当时带着一万三千名士兵前往本能寺,一开始他和士兵说此去是接受信长的检阅,但是在第二天渡河之时,光秀喊出了那句改变历史的话:“敌在本能寺”,光秀叛变了。
本能寺之变的过程非常简单,光秀带兵围杀本能寺,而信长身边只有百来人。在抵抗的过程中,信长中箭负伤,转到室内自尽。
信长是自焚还是切腹已无从考究,因为信长的尸体在大火中烧成了灰烬。
影视作品经常会把这一段历史描述得绘声绘色,说信长在点火自尽之时又跳了一遍《敦盛》。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
信长生于1534年,死于1582年,正好接近五十年,那首《敦盛》竟一语成谶。
有些作品认为信长自尽时是和浓姬在一起,有点像项羽与虞姬。但实际上,关于浓姬后半生的记载非常少,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
本能寺之变疑点重重,是阴谋论者比较喜欢的一段历史。最后信长的尸首没有找到,信长身边的人也几乎无人生还,信长的儿子织田信忠也死了。
织田信忠就是去灭掉武田家的人,死时才 26 岁,他是信长指定的继承人。他本有机会逃跑,但他以为光秀老谋深算,肯定会把他的后路都堵死,于是没有跑,最后被光秀的军队围住,切腹自尽。
而杀了信长的光秀很快输给了丰臣秀吉,也被杀了。
本能寺之变后,织田家很快四分五裂,最后丰臣秀吉夺取了天下。
至于明智光秀叛变的原因,民间流传着很多说法。
有人说是因为织田信长为了不让家臣在功劳簿上躺平,放逐了很多老臣,甚至连托孤重臣级别的人物也被放逐,这让许多下属,包括光秀,感到不安,于是光秀选择了叛变。
也有人说织田信长与当时的天皇和将军有着很多矛盾,光秀为了维护天皇的统治,选择叛变。
还有人说因为织田信长嘲笑明智光秀是个秃头。至于光秀到底是不是光头,目前也没有定论。
还有人认为是因为信长要改光秀的封地,光秀很不满意。
众说纷纭,具体背叛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定论。
有意思的是,2017年,在日本举行的一次茶会活动中,织田信长的17代传人织田信成与明智光秀的后代克丽丝佩普勒代表家族握手言和了。
克丽丝佩普勒(左)与织田信成(右)
结语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随着读的历史越来越多,我对历史的真实性愈发悲观。
归根结底,历史是为政权服务的工具,历史的真实性反而是次要的。
所以我们在看历史时,不用过分纠结它的真实性,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桶狭间之战,今川义元为什么会出兵?桶狭间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是正面战还是背后突袭?
长筱之战中,武田家的骑兵究竟是什么情况?信长的火枪队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三段射击是真是假?
这些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答案,我们只能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多家观点,合理地推测,得到一个尽可能合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