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观众半开玩笑地说:
纵观整部《雍正王朝》电视剧,最苦逼的角色莫过于孙嘉诚。
的确,这个角色从出场到最后,貌似一直很“受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次出场,孙嘉诚因为反对户部铸造“铜六铅四”的新钱,和上司顶嘴,结果被上司扇了个大逼斗。闹到雍正那边后,被隆科多当场训斥,又被雍正一顿嘲讽,罢了官职。以至于内心无比强大的孙嘉诚出门后差点撞水缸自杀。
再后来,因为弹劾年羹尧,孙嘉诚和雍正抬杠,被雍正安排到午门外跪在烈日下求雨,结果晒了个半死,差点当场就领了盒饭。
随后,孙嘉诚被雍正安排到西北,协助年羹尧推行“火耗归公”新政,雍正口中的一句“寸步难行”,道不尽孙嘉诚在西北的委屈和无奈。
最后,孙嘉诚被年羹尧找借口处死。
自此,雍正朝敢说敢谏第一人早早地结束了自己戏份。
与某些角色最后走向末途是罪有应得不同,孙嘉诚是一直想干点实际工作,却处处碰壁,称其是剧中最悲催的角色的确不为过。
今天,我们简单聊聊其中的一个片段:孙嘉诚被雍正安排到乾清宫前求雨。
话说年羹尧从西北打胜仗回京后,享受到了雍正安排的高规格接待。在面对百官跪拜迎接他的时候,年羹尧依旧趾高气昂地坐在马上,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随后雍正让那些立下军功的将军宽衣卸甲,众将士无动于衷,只等年羹尧“一声令下”才纷纷行动起来。
此时,年羹尧再次“作死”地讲出了“这些军人只识军令,不认皇帝”的狂言。
所有这一切,自然瞒不过身为御史谏官的孙嘉诚。
孙嘉诚来到雍正面前,列举年羹尧的种种僭越之举。
起初,雍正误以为孙嘉诚的弹劾行为,是受到了某些人的煽动蛊惑,比如八爷党。
在确认了孙嘉诚完全是自主自发、出于职业本能向彼时已经荣恩正盛、权势遮天的年羹尧发起弹劾行动后,雍正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用李卫后来面见雍正所说的那样,年羹尧的确做得过分,但眼下还不是弹劾他的时候,因为西北仅仅只是打了个大胜仗,叛军并没有完全被消灭,还需要年羹尧继续坐镇。
然而孙嘉诚的“一根筋”却也是朝中众人有目共睹的。
对于即将推行新政的雍正来说,像孙嘉诚这种秉性的人在处理重大问题的时候,是一把利刃,使用起来非常顺手,可以起到“开山辟路”的作用。然而在某些微妙的时候,孙嘉诚的“一意孤行”,反而会令局面变得非常僵化。
因为他仅仅只是站在御史官的工作范围内弹劾年羹尧,却并不能从整个王朝的全局出发。
这正是令雍正非常恼火和无奈的地方。
所以,被孙嘉诚“杠”到无话可说的雍正,只好转移话题,让孙嘉诚通过“求雨”,来证明年羹尧到底算不算“僭越犯上”,算不算奸臣。
试想,老天到底会不会下雨,自非人力能够掌控,能不能求来雨,谁也无法预测。
对于这点,雍正是再明白不过。
不过雍正此时已经盘算得非常清楚,无论求来求不来雨,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求来雨,证明孙嘉诚的那番“年羹尧是奸臣”的论调并非危言耸听,是天意。既然天意如此,就算雍正按下清流官员暗保年羹尧,至少可以给年羹尧提个醒,让他对自己嚣张跋扈的行为有所收敛。
二、求不来雨,则可以暂时驳回孙嘉诚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清流势力对年羹尧的弹劾。雍正看得非常明白,表面看是孙嘉诚孤身一人在弹劾年羹尧,实则是代表了整个清流势力对年羹尧以及他自己在宣泄不满。只不过其余清流人员不敢讲出来而已,他们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孙嘉诚和雍正抬杠取乐。
至于八爷党,正巴不得年羹尧被弹劾后,可以斩断雍正的一条重要臂膀。
如果求不来雨,可以暂时让清流及所有对年羹尧有看法的官员消停下来。
至于已经展现出勃勃野心的年羹尧,接下来雍正有的是收拾他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