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因此战国七雄中的名臣,那可真是数不胜数。

秦国的名臣应该最多,比如有商鞅、张仪、白起、范雎、司马错、魏冉、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等。

赵国的名臣大概有这些: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胜(平原君)等。


(资料图片)

魏国的名臣有:李悝、翟璜、西门豹、吴起、魏无忌(信陵君)、公孙衍、庞涓等。

韩国的名臣有:暴鸢、申不害。

齐国的名臣有:邹忌、孙膑、田忌、田文(孟尝君)、田单等。

燕国的名臣有:乐毅、郭隗、秦开。

楚国的名臣有:屈原、黄歇(春申君)、项燕。

从名臣的多寡,其实我们就能看得出,这7个国家,将来谁能成就大业。秦国的人才是最多的,其次就是赵国、魏国和齐国,这4个国家在战国时期,常常互相征伐。

除此以外,楚国地盘大,实力雄厚,也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相对而言,韩国和燕国,不仅名臣少,而且实力弱,自然无法向秦国叫板了。

那么问题来了,从这么多名臣中,只挑选一个,你觉得战国七雄各家的第一名臣,应该花落谁家呢?

一、秦国第一名臣,当属商鞅。

秦国名臣实在是太多了,真可谓是神仙打架,所以说,这个“第一名臣”的名头,不管给谁,其他人都会提出不同意见。

那我们只能从秦国发家致富的开端说起了,秦孝公之前,秦国一直被魏国摁在地上摩擦,实在是抬不起头来。吴起用5万魏武卒,就击垮了秦国50万大军,秦军可谓是颜面扫地。河西500里土地,眨眼睛也就都落入了魏国之手。

在这种危急关头,秦孝公决心变法,而商鞅便是秦孝公最为得力的助手。商鞅变法大家太熟悉了,如今的风评不是很好,但在当年,的确极大地提升了秦国的综合国力。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不仅在经济水平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军队战斗力上,也有显著提升。这使得秦国拥有了吞并六国的基础,后来的秦国,也因此被山东六国称之为虎狼之师。

此后的各大名臣,无疑是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如果当初没有商鞅变法,或许秦国早就被魏国给兼并了。所以秦国第一名臣为商鞅,当之无愧。

二、赵国第一名臣,廉颇。

这个提名肯定很多人不服啊,毕竟李牧、赵奢这些人,完全不比廉颇差啊!可实在是没办法,廉颇留给后人的历史故事,非常多。相对来说,他的名气更大。

故事一,廉颇负荆请罪。

蔺相如从客卿瞬间被提拔为相国,这使得廉颇很不爽。廉颇认为蔺相如一介文人,毫无根基,和他们这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将领完全没法比,因此廉颇一直瞧不上蔺相如,而且总是和蔺相如过不去。

蔺相如得知以后,不仅没有和廉颇针锋相对,反而故意避让廉颇。原来蔺相如是担心将相不和,导致赵国受损。廉颇得知这事儿后,自惭形秽,果断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从此廉颇和蔺相如惺惺相惜。

故事二,长平之战。

秦国夺取宜阳以后,韩国的上党成了一块飞地,与其送给秦国,还不如给赵国。当上党人投靠赵国的时候,赵孝成王欣然接受了这一切,结果导致秦军大兵压境,长平之战就此开打。

最初3年,廉颇带领赵军长期和秦军对峙,虽然败了几场小仗,但完全不影响大局。可赵孝成王觉得这么干效率太低,因此就把廉颇换成了赵括,结果导致赵国40万降卒被秦国名将白起给坑杀了。

故事三,尚能饭否?

廉颇遭到谗言,不得不逃离赵国,前往魏国避难。可惜魏国并不能信任廉颇,当赵国被秦国围攻的时候,赵王又打算重新起用廉颇,便派使者前去魏国。

可当时赵国奸臣郭开担心廉颇被重用,便贿赂了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廉颇见到使者以后,故意在使者跟前吃了一斗米饭,10斤肉,还亲自披挂上阵,表示自己还很年轻,还可以重用。

结果使者到了赵王那儿,直接告诉赵王,廉颇饭量不错,只不过吃一顿饭就拉了3次。赵王终于觉得廉颇老了,便不再提重用廉颇的事情了。

除了这些故事,后世的文人们,对廉颇的描写也非常多。比如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等。

三、魏国第一名臣,魏无忌。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绝对是四公子中,最有英雄气概的一个。别的不说,单就是窃符救赵这一件事,便足以让魏无忌名震天下。

魏无忌手下有3000门客,窃符救赵后,担心被魏王清算,因此魏无忌就留在了赵国。等到魏国被秦国欺负时,他又回来担任了上将军,联合五国联军,击败秦国大将蒙骜,将秦军赶入了函谷关。

可以说,那时候的魏无忌,绝对是无数少年少女们心目中的偶像。包括后来的汉太祖刘邦,都是魏无忌的小迷弟。

四、齐国第一名臣,田单。

很多人不服气,认为齐国第一名臣应该是孙膑。这么说当然也可以,不过我觉得田单需要被更多人所了解。

大家只知道乐毅带领五国联军,击败齐国,一口气拿下齐国72座城池。但是为啥乐毅没能消灭齐国呢?为啥后来齐国又收复了这些土地呢?这就要问问田单这个人了。

当时乐毅打下了齐国,只剩下了即墨和莒这两座城池,还在齐国人手里。田单被大家推举为即墨的守城统帅,在他的带领下,乐毅花了3年功夫都没能把即墨给啃下来。

田单用反间计,迫使燕惠王逼走了乐毅,此后他又用火牛阵,大败齐军。一眨眼功夫,便收复了齐国72座城池。齐国这才得以复国。

五、楚国第一名臣,屈原。

本身屈原在楚国的官职并不算太高,也就是个三闾大夫,主管宗室祭祀等方面的事情,这和春申君黄歇可完全没法比,毕竟春申君是令尹,相当于丞相。奈何屈原的文采斐然啊!

屈原光靠一篇《离骚》,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了,没想到屈原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

《楚辞》的主体作品就是屈原的作品,你想想他的文化水平有多高。尤其是那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震古烁今的名句。

此外,每年过端午节,大家都能想到屈原。传说屈原跳了汨罗江以后,大家为了防止鱼儿吃他的肉身,就包粽子丢给鱼儿吃,久而久之就有了粽子。

六、韩国第一名臣,申不害。

说实话,韩国是真心没啥名臣,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或许就是申不害了。申不害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也想像李悝、商鞅那样,通过变法,帮助一个诸侯国变得强大。

申不害担任韩国丞相长达15年之久,正是由于他的变法,使得弱小的韩国能够在夹缝中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七、燕国第一名臣,乐毅。

这基本都是公认的了,诸葛亮一开口,就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名相,而乐毅则是帮助燕昭王报仇雪恨的名将。

乐毅曾经在3个月内,连下齐国72座城池,把齐湣王都给打懵了,差点就灭掉了齐国。毕竟齐国是东方大国,曾经和秦国一样,在邹忌、孙膑等人的改革下,称霸一时。

可彼时齐国却差点亡国,这的确令人诧异。而且燕昭王金台招贤,乐毅不辱使命,创造出了一对君明臣忠的千古君臣形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