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保俶塔是个美丽的错误。
其实,人家一开始的名字叫宝所塔。末代吴越国时期,有个大臣叫吴延爽,他见西湖北边的宝石山美是够美了,不过美得还不算出类拔萃。西湖南边有雷峰塔坐镇了,要不北边也来一个试试。
(资料图片)
说干就干,那时候东阳曾经有个叫善导和尚,是个名人,此时已经圆寂了,派人去跑一趟,把善导和尚的舍利子请过来。西湖这边,施工队忙着搭脚手架,热火朝天地赶工期。
塔建好后,一共九层,九级浮屠,把善导的舍利子藏了进去。
也不知道甲方怎么验收通过的,有可能是个豆腐渣工程,仅仅过了十几年,塔就倒了。
那时候,杭州有个出家人,叫永保,双目失明,没人医的好。永保有一天,在佛祖面前发誓,我要去募集资金,重修宝所塔,不过,也有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到时候能够重见光明。
永保真的出山门了,带着他看不见的双眼,四处化缘,春夏秋冬,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十年。果然,凭着永保和尚不知疲倦的双脚,重修了塔,不过,改成了七级。
当然,此时的永保和尚也算是个杭州小名人了,大家都叫他师叔。
不知道佛祖他们有没有让永保恢复视力,不过,全杭州人民把这座塔叫保叔塔,永远保佑师叔的塔。
当然,保叔塔以后还是经常倒塌,不过,名字一直没变,大家都叫它保叔塔。
到了明朝末年,特别是清朝,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它叫成了保俶塔。
还有个故事。
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他在976年去开封见宋太祖赵匡胤,当时他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的,想着可能要被软禁了,再也回不了风光秀丽的家乡杭州了。
大家眼泪汪汪地送别国王,估计这是见最后一面了。这时候,大臣吴延爽拿出了方案,他说,我们在西湖边建座塔吧,保佑国王平安回来,而且塔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叫保俶塔。功能就一条,保护钱弘俶。
大臣们全票通过,施工队拼命赶工期,工程顺利完工。
976年,不知道塔有没有起作用,钱弘俶跟赵匡胤会晤后,就放回来了。
977年,赵匡胤驾崩了,接班的是他弟弟赵光义。钱弘俶又带着老婆孩子去开封了,这次被赵光义扣下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不过,当年叫保俶塔,百分之一万是不可能的,古代有严厉的避讳,国王的名字平时都要绕开说,谁敢随便挂在嘴上说。
可是,人家钱弘俶是末代吴越国大名人啊,谁都愿意跟名人挂上钩。
自从有了保俶塔这名字后,人们再也不舍得改名了,一直叫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