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3年,李世民痛哭流涕地对侯君集说:“你本有安邦定国之功,朕实在不想定你的罪!然众臣群谏,此罪天地不容,朕也没办法啊!”侯君集当即跪下,对李世民说:“罪臣死不足惜,但有一事请陛下成全!”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当时,跟着他一同入朝并在玄武门设下埋伏的众将里便有侯君集。
李世民继位后,将五位功勋卓著的爱将封为国公爵位。这五人分别是李世民的智囊——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射杀了李元吉且救下李世民一命的尉迟敬德,以及侯君集。
【资料图】
让人玩味的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二梯队功臣,都有对于功劳的详细描述。至于侯君集究竟有何大功位列“五公”,史书并无记载,只留下七个字:“预诛隐太子尤力”。或许,他执行的是秘密任务,不可对外人详述吧。
按理说,作为开国功臣,以李世民的宽容,只要侯君集不出大错,都可以平安度过一生。然而,侯君集却十分不知足,竟然有三次反心。
侯君集自小就聪明,但是不学无术,还特别能吹牛。他自称神勇非凡,其实连射箭都不会。后来,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总算磨砺出一身本事。
李世民登基后,对侯君集也是信任非常。有一次,李世民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谁知没学几天,侯君集就去找李世民告状去了。
侯君集不管不顾地说:“陛下,李靖他要谋反!”李世民听后一惊,忙让侯君集解释缘由,谁知他却说:“李靖教臣兵法,每每到了精妙之处,必不肯传授,他这分明是有异心。”
李世民一听,不免责备起李靖,而李靖却说:“要反的是他,而非臣。臣所教授他的,足以安制四夷,他却执意学尽臣之毕生所学,恐怕是有异心。”
此后,李靖还曾对李世民透露过侯君集有反心,可是李世民都没有在意。毕竟,李靖口说无凭,而侯君集是实实在在干出了一些要反的事,李世民都未曾追究。
公元639年,李世民派侯君集前去征讨高昌。侯君集分兵平定,终让高昌国灭亡,俘虏百官无数。这原本是大功一件,然而侯君集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私自发配了一些无罪之人,而且将高昌的国宝占为己有。
拥有一个贪欲太重的上司,必然会引起上行下效。果不其然,侯君集的许多下属也纷纷独吞宝物。侯君集生怕被告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纵容。
后来,班师回朝的侯君集也只是被囚禁了一段时间而已。为此,侯君集不满地对朝中一位大臣张亮诉苦:“你想不想造反?你要是能造反,就算我一个!”
谁曾想,张亮转身就把侯君集的这些话告诉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听罢,反而劝说张亮:“他既然告诉了你,就是对你的信任。你们两个都是功臣,此事以后就仅限于我们三个人知道吧!”
按理说,侯君集应该对李世民的宽容感激涕零、重新做人才对,但是这老哥偏偏没有,不久,就发生了侯君集跟李靖学兵法的事。李靖认为,侯君集竟然骑马越过了尚书省的省门而不自知,说明他的心里已经没有了那条红线,早晚都是要造反的。果然,李靖一语成谶。
公元626年,李世民刚刚登基,便将8岁的嫡长子李承乾立为了太子。然后,这位太子的日子可不好过,表面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没事就有言官上疏批评他。
比如,李承乾盖一座房子,立刻就有言官批评他太过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又有言官将他比作秦二世。唐代著名经学家、孔子的第32代孙孔颖达,批评起李承乾来真是毫不手软,也绝对不嘴下留情。
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个人做对事鲜少有人夸奖,可是犯一点小错,就会冒出无数个人对他横加指责,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崩溃才怪呢!
公元643年,李承乾总是担心自己这个太子之位会被废掉,于是想到了常对朝廷有诸多怨言的侯君集。当时,侯君集的女婿就在东宫任职,于是,侯君集和李承乾就这样被牵线到了一起。
侯君集毕竟是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人,他唯恐资质平庸的李承乾会步李建成的后尘,重蹈当年的悲剧,于是开始怂恿李承乾谋反。
但是,这场谋划很快就走漏了风声,告密的人正是侯君集的女婿。面对着爱将和爱子,李世民百感交集,他对群臣说:“侯君集乃国之栋梁,对国家更是有大功,应当免于死罪。”
可是对于文武百官来说,玄武门的惨剧犹在昨日,谋反就是天理难容的大罪。最终,李世民无奈,只能含泪赐死侯君集。
临死前,侯君集泣泪苦求:“臣之家眷并未参与此事,还望陛下饶过妻儿性命。”李世民果然应承了下来,处死侯君集后,只将他的妻儿流放了。至于李承乾,最终只是被贬为了庶人,也算是历史上难得因谋反而能善终的一位太子了。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这话说的一定不是侯君集,从开国功臣到可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世民对侯君集是极其宽容的,当然,也给了侯君集数次机会。只可惜,侯君集还是选择了一条歧路,亲自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却因此而骄纵狂妄,终是忘了“忠君”才是臣子本职,也留下了永世抹不掉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