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指导下,将在2022年8月至10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宝物奇旅”融媒体行动。在各市区文旅及其所辖博物馆的联动推荐下,经过网友票选和专家遴选,最终选拔出具有江苏文化标识意蕴的“十三宝”。在南京瞻园,藏着一件太平天国黄缎绣龙马褂,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太平天国后期王一级高级官员的官服孤品。
正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背面
南京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已逾600高龄。位于南京市瞻园路208号,又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现仍留存的石矶及紫藤。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瞻园曾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瞻园东部现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该园分东西两个部分,大门在东半部,大门对面有照壁,照壁前是一块太平天国起义浮雕。大门上悬一大匾书“金陵第一园”,字系赵朴初所题。进门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铜像,院中两边排列着当年太平天国用过的大炮20门。二进大厅上有郭沫若题写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主要陈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玺、天王皇袍、 忠王金冠、大旗、宝剑、石槽等300 多件,总陈列面积约1200平方米,该馆现已收集到太平天国文物1600余件,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
其中,太平天国黄缎绣龙马褂系用上等黄缎彩线制成,袄短袖肥,中式圆领口,质地华贵,做工考究。其身长57.5厘米、腰长71厘米、下摆宽78厘米、袖长132厘米、袖口宽33.4厘米,重457克。马褂前后和双肩各绣有一条五爪团龙,前后团龙的左右下方各绣两团牡丹,牡丹上方织云蝠纹。马褂的前后下摆和两袖口绣满了寿山云水纹,蕴涵江山永固之意。
该马褂本由俘获幼天王的湘军将领席宝田族人收藏,于新中国成立后捐给国家。经考证,早在永安建制时,太平天国就初步制定了冠服制度。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又将原定服制做了一番改革,既继承了清朝的传统,又有所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冠服制度。太平天国袍服以黄红二色为贵,分黄龙袍、红龙袍、黄马褂、红马褂数种。有别于清朝官服的马蹄袖及披肩等显著特征,太平天国袍式均袖口宽大,简洁明快,便于日常活动。
从天王至丞相都着黄龙袍,检点素黄袍,从指挥至两司马都着素红袍。其等差则于黄、红马褂内花绣分别。此外,与清朝明令皇室以外禁用龙的图案不同,太平天国规定,自天王至指挥的黄马褂都可绣团龙,天王马褂上绣九团龙,东王绣八团龙,其他如北王、翼王均绣四团龙。在金田起义之前,洪秀全曾指出“龙是妖”,视之为“东海老蛇”,藉此突显封建王朝的残暴面目,配合起义的反清需要。待起义后,洪秀全自己当上了天王,穿上了龙袍。因此,从典章制度上看,该马褂仅绣四条团龙,当不是幼天王的御用之物。但考虑到席氏率兵追击太平军残部,并掳获干王、昭王等诸多藩王,是有可能获得此类太平天国高级官员所用之物的。
这件黄缎绣龙马褂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太平天国后期王一级高级官员的官服孤品,对我们今天研究太平天国的服饰制度,及其艺术风格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