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台儿庄战役,第五战区李宗仁手下可以动用的中央军(汤恩伯第20军团)、杂牌军不下20万之众,而在战场上狼奔豕突的日军,只是第五和第十师团的各一个加强支队(坂本和濑谷),满打满算顶上一个常设师团的兵力,最终被歼灭的大约10000来人,对我方来说这已经确实是“大捷”了。


(资料图片)

接下来的豫东战役,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手握20万嫡系部队,包括胡宗南第1军、俞济时第74军、桂永清第27军、宋希濂第71军等王牌部队,围歼土肥原第14师团20000来人,居然未竞全功。后在日军增援部队的合围下,不得不撤出战场退向豫南,于是才有了“花园口之殇”。

这时候日军还没有“甲级师团”的概念,只有常设师团和特设师团两种类型,最多可以细化为挽马师团或者驮马师团。而三个步兵联队编制的警备师团,也是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晚些时候出现,主要用于占领区维持治安所用,比如第15、第17师团等。

这两个战例的兵力对比大约都是10:1,占尽优势的抗日军队也未能全歼当面之敌,除了作战指挥上存在不足以外,步兵的攻击能力较弱是主要因素。反过来也说明,抗战初期的日军,确实战斗力很强不那么好打。当然,这种情况也是随着时间在变化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节点大致出现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民国三十年(1941年)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长城抗战

这其实跟日本陆军部队的兵员结构有关,在日本的动员顺序中,现役兵和一部分预备役兵作战能力最强。现役兵容易理解,就是战争爆发时正在服役的士兵,而“一部分”预备役士兵,是指在东北、热河、长城抗战期间,以及淞沪抗战期间,参与侵略战争具备了实战经验之后退伍的士兵。

但是随着现役兵和这部分预备役士兵伤亡增大,同时日本又不断扩军,所以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本陆军的预备役士兵已经动员完毕,开始征召后备役、第一补充兵这两个群体了,因此战斗力下降很明显。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第三、第五、第九等战区甚至还发动了“冬季攻势”,就是欺负日军青黄不接,尽管打得不怎么样。

所谓的后备役、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其实就是身体条件和年龄结构还过得去的男子,素质训练和军事教育都不充分,这批日军不多的战斗经验大多是来到战场后,在实战中取得的,战斗力参差不齐。

所以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底,日军只在局部战场做有限攻势,一是国力有点跟不上,一是幻想以打逼和,另外一个就是单兵素质的下降,一个常设第6师团敢从江北撕破十几万桂军、中央军防线的事,不复存在了。但是也别小瞧他们,只是相比自身下降了,对依靠抓壮丁来补充的中国军队而言,仍然保持优势。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的绝大部分常设师团南调,中国战场的部队平均素质进一步下降,这才有了“甲级师团”的内部称谓,就是矬子里拔大个,优先补充一批战场表现还不错的特设师团、警备师团(留下来的常设师团当然自动入选,比如第3、第13师团等),作为各战略区的战力核心和机动部队。

所以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初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军发动大规模会战的次数并不多,主要是第11军还在折腾,因为精锐师团都在它的编成内。其任务就是寻机歼灭或者重创蒋系部队,保持对重庆政权的军事压力,比如常德会战、鄂西会战等。但对于进攻川陕、图谋西南始终底气不足,无它,部队战斗力确实远低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并且部队数量又不足。

正因为兵员素质的下降,在这一期间罗卓英取得上高大捷(1941年春),薛岳取得长沙大捷(1942年初),以及石牌保卫战胜利等等。这也就意味着,在日军素质下行阶段,如果指挥得当和集中优势兵力,抗日军队还是能够取得局部胜利的,当然,代价也必然惨重,各方面都还有差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大败情况比较特殊,一方面是日本人疯了,集结了空前的兵力数量,一方面是重庆政权和军队的腐败,并且对日军的战略目的判断也是错误得一塌糊涂。而到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初的湘西会战时,情况已有明显改观,王耀武第四方面军也是20万兵力,对抗的是日寇第20军8万余人的进攻。结果是中方完胜,并且第一次在大型会战中伤亡少于日军。这就什么日本陆军确实日薄西山了,虽然兵力规模看起来很大,然而单兵素质下降得很厉害。所以得到美械加强并且掌握制空权的第四方面军部队,在心理上已经占了很大优势,光俘虏就抓了300多,细一看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当然就比较好打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