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理宗从嘉定十七年(1224)登上皇位到宝祐元年(1253),已经在位三十年,此时外患堪忧,而理宗本人却开始懈怠政事。
锐气日减,暮气沉沉,不思进取,及时行乐思想占据上风,沉溺于声色而不可自拔。
(相关资料图)
外患方面,淳祐十一年(1251),蒙哥登上汗位,命皇弟忽必烈领治漠南汉地,加强对南宋的侵逼,并命忽必烈远征大理,形成对南宋的南北夹攻态势。南宋的边防形势与淳祐前期相比,正在趋于严峻。一只攫食雄鹰正在向南宋通近,可是理宗却丧失了“更化”的热情,变得怠于政事,贪图享乐,麻木不仁,政局日益混乱、暗淡。
宝祐时期,“阎、马、丁、当,国势将亡”的谣谚,正是民众对这种政局的生动描绘,也表达了人们对时政的无比愤慨!
1、宋理宗昏聩的表象
从年龄上说,宝祐元年(1253),理宗时年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大有作为之时,可他竟然开始腐败堕落了。
自宝祐元年至景定五年(1264)十月,理宗病逝的约十年时间,他贪图享乐,骄奢淫逸,阎妃恃宠骄横;宦官董宋臣居中用事;丞相丁大全广植私党,弄权擅政,打击排挤良相董槐等;佞臣马天骥也投理宗所好,胡作非为。因而,朝政大坏。
宋末人周密曾说:“丰亨豫大至宝祐、景定,则几于(徽宗)政(和)、宣(和)矣”,认为理宗宝祐、景定时期,与北宋徽宗政和、宣和时期一样,政治黑暗腐朽,出现了亡国之兆,准确地揭示出了理宗宝祐年间的政治特点。
其实,理宗怠政乱政的问题亦非到宝祐时才是如此,在淳祐末年就已表现出来。
淳祐十二年,官员牟子才指出,理宗此时的统治存在五个方面的失误:
“日启私谒,而大公至正之理未昭:溺近习,而清纯之德未著;崇木土,而恭俭简朴之化未形:庇小人,而公平广大之见未显;失人心,而仁厚忠恕之泽未治。此五者根源于一心之微,而流行于四海之大,极而至于阴浊肆行,灾害间作,败坏国家而已也。”
理宗失去端平更化的图治之心,开始荒怠政事,贪图享乐,政治向不良方面发展,在用人问题上也显得昏聩糊涂。“清勤有守”的贤相董槐不敌外号“丁疯子”的丁大全,耿直的宰相吴潜不敌好大喜功的贾似道。
理宗关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肆欲享乐去了。
2、理宗何以堕落?
导致理宗从勤政转向怠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宗本身并非雄才大略之君,其皇位是依靠史弥远的阴谋和宫廷政变而得来,没有经历过王朝创业的艰辛,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过正规的、良好的教育,也没有经过与竞争对手的正面激烈斗争,他的脱颖而出主要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被史弥远作为可以利用的政治工具被拥立登上皇位。所以,他的出现并非优胜劣汰的结果,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可谓时势造“皇帝”。他在道德、功业方面,都没有很可称道的表现。
第二,他的性格是史弥远满意的“贤厚”型,换句话说,是比较软弱的、易于控制的,是对史弥远俯首听命的。经过余天锡、郑清之、史弥远的先后培育、调教,他完全达到了史弥远的要求。理宗对史弥远不仅在史氏活着的时候敬畏有加,而且在他死后也敬若神明,反映在施政上,理宗不愿否定史弥远,致使权相政治的弊端得不到真正的清算。这就决定了理宗没有远大的抱负,不会有很大的作为。
第三,随着理宗统治时间的延长和皇位的稳固,他居于深官之中,不体察民间疾苦,轻视疆场安危,喜听宦官和官吏的谄媚吹捧,逐渐滋生了妄自尊大的心理,使其不再踏实地经之营之,于是“无所畏惧,纵情极欲”。
宝祐四年,牟子才上奏道:
“陛下贵为人主,侈然有轻视天下之心,自谓一世莫己若,是以无所畏惧,纵情极欲。”
牟子才就理宗召京师妓女入官淫嬉之事,指出:
“陛下六宫,固不乏人,何乃下采至此耶?是举也,不特祖宗无此家法,虽宣政浊乱之世,亦未尝有此等举措也。”
他淫乱的程度已经非常严重。
第四,理宗虽然在“端平——淳祐更化”二十年间取得了一些经国理财用兵的成效,但是总体上并不成功,没有实现其中兴宋室的梦想,所以对时局感到灰心失望。宝祐四年(1256),他在诏书中表露出对槽糕形势无可奈何的心:
“朕仪图治功,宵旰在念,适事多艰,未称朕意。威令玩而不肃,纪纲翕而不张,财计匮而生财之道蔑闻,民力穷而剥民之吏自若。”
由失望而浮躁,进而厌倦朝政。
第五,在专制制度下,没有什么力量能真正约束皇帝的权力,而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专横、贪婪和腐败。理宗在宝庆、绍定年间表现得非常好学和节俭,是由于有史弥远的监督和控制,他不敢怠惰和放纵;端平年间表现为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在嘉熙年间表现为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在淳祐年间日益表现出专断和私欲膨胀。
在理宗即位之初,国子祭酒乔行简就曾说道:
“向者陛下内廷举动皆有桌承,小人纵有蛊惑干求之心,犹有所忌禅而不敢发。今者安能保小人之不萌是心?陛下又安能保圣心之不无少肆?陛下为天下君,当懋建皇极,一循大公,不应私徇小人,为其所误。”
到宝祐年间,正直大臣都不合其意,变得喜欢身边的弄臣和奸宦。
“帝年浸高,操柄独断,君臣无当意者,渐喜狎佞人。丁大全善为佞,帝躐贵之,窃弄威权而帝弗觉。”
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即使是有所作为之主,在他们统治的后期也难免昏庸怠政,像唐太宗、唐玄宗都是如此。这是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不独理宗为然。
3、理宗的“五变”
宝祐年间(1253一1258):
“理宗在位久,内侍董宋臣、虞允升为之聚敛以媚之。引荐奔竞之士,交通贿赂,置诸通显。又用外戚子弟为监司、郡守。作芙蓉阁、香兰亭宫中,进倡优傀儡,以奉帝为游燕,窃弄权柄。”
以致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在朝堂门上书写:“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阎,指阎妃;马,指马天骥;丁,指丁大全;当(“董”的谐音),指董宋臣。其中,身为丞相的丁大全对政局的破坏较大。
监察御史朱貔孙说:
“丁大全奸回险狡,狠毒贪残,假陛下之刑威以钳天下之口,挟陛下之爵禄以笼天下之财。”监察御史饶虎臣又论丁大全四罪:“绝言路,坏人才,竭民本,误边防。”
宝祐三年正月,因理宗宫禁中倡优混杂、纸醉金迷,起居舍人牟子才向理宗进谏:
“元夜张灯侈靡,倡优下贱,奇技献笑,蝶汙清禁,上累圣德。今因雷霆示威,臣愿圣明觉悟,天意可回。”
整个“端平——淳祐更化”时期,理宗大的反复即达五次之多。
如刘克庄在淳祐十一年所总结的:
“陛下慨然改号端平,一变之功侔于元祐。不幸金灭鞑兴,适时是时,外患之来势如风雨,谓宜坚初志,修内治以待之,执事者方咎用贤之无益,疑更化之致寇。
再变而为嘉熙,三变而为淳祐,皆求以愈于端平也,然而卒不能有所愈也。于是四变而为乙巳(淳祐五年),五变而为丁未(淳祐七年)。其间岂无贤揆,卒不能久,局面随之而变。如此沉痼之人,屡汗屡下之余难乎!”
4、佞臣当道
在宝祐时,对政局破坏最大的是丁大全。
丁大全,字子万,镇江人。理宗嘉熙二年(1238)进士。丁大全相貌奇特,“蓝色鬼貌”,为人狡诈。丁大全的得宠与外戚有关,“大全为戚里婢婿,寅缘以取宠位。”
丁大全起初是个小小的萧山县尉,巴结上时任两浙东路安抚使的史岩之,史岩之对其非常赏识,“期以他日必大用”。他逢迎理宗宠信的两个宦官卢允升、董宋臣,从此官运亨通,逐渐身居要职,由右正言到右司谏,到殿中侍御史,最后升为待御史兼侍讲,成为接近皇帝的朝中要员。
他利用担任言官的机会,开始植党伐异,沈翥、方大猷成为其心腹爪牙。由于有得势的宦官作为同党,为他延誉,理宗对他十分宠信重用,丁大全气焰嚣张,以致胆大妄为,以武力挟持赶走丞相董槐,引起政局震荡。
理宗与董槐没有改良政风的共同语言,相反却把丁大全作为宠臣。丁大全为了巩固权位,私下去结交董槐,遭到拒绝。丁大全对董槐十分记恨,日夜刻意寻找董槐的短处,图谋报复。董槐有所察觉,在入见理宗时,对理宗说丁大全奸佞不可亲近,让理宗疏远丁大全。
可是,理宗不听。随后在如何对待丁大全问题上,董槐和理宗已经不能谈到一块了。
于是,董槐上章求去。四年六月,做宰相不到一年的董槐被罢去相位。罢相的诏书还未下,丁大全竟:
“夜半调隅兵百余人,露刃围槐第,以台牒驱迫之出,给令舆槐至大理寺,欲以此恐之。须臾,出北关,弃槐,船呼而散。”
董槐就是在这种极不正常的情况下被丁大全以御史台牒驱迫出关,然后才接到罢相诏书。
与丁大全同时的另一个佞臣是马天骥。
马天骥因给理宗周汉公主出嫁献上特别彩礼而博得理宗的欢喜。
“周汉公主下降,诸阃及权贵各献添房之物,如珠领宝花、金银器之类。时马方山天骥为平江发运使,独献罗细细柳箱笼百只,并镀金银锁百具,锦袱百条,共实以芝楮百万。理宗为之大喜。”
宝祐四年十一月,丁大全任签书枢密院事,马天骥任同签书检察院事。和丁大全一起,恃宠用事。
董宋臣,是理宗最宠信的宦官。
淳祐中,以容思殿柢侯特转横行官。宝祐三年(1255),兼干办佑圣观。景定四年(1263),自保康军承宣使除入内内侍省押班,寻兼主管太庙、往来国信所,同提点内军械库、翰林院、编修敕令所、都大提举诸司,提点显应观,主管景献府事,主管御前马院及酒库。
董宋臣为非作歹,正直官员深感愤恨。侍御史洪天锡曾上章弹劾他,董宋臣不受惩治,相反洪天锡本人左迁大理少卿;开庆之役,京师震动,文天祥曾上书乞诛董宋臣,理宗还是包庇董宋臣;文天祥不愿与丁大全共事而上书求去,理宗竟同意文天祥出知瑞州,目的还是护着丁大全;秘书少监汤汉上章揭露董宋臣的罪恶行径,理宗还是袒护不已。
“其见宠爱如此。”
5、沉湎女色
在理宗的生活中,先后有三个女人占有重要地位,一位是理宗皇后谢道清,一位是贾贵妃,一位是阎贵妃。
皇后谢道清,名义上地位最高,实际上理宗不喜欢她,当初立谢氏为皇后并非出于理宗的心愿,而是杨皇后为了感谢曾任宰相谢深甫的援立之功,强立谢深甫的孙女谢道清为皇后。
谢道清在晚宋政治舞台上也扮演过比较重要的角色,故而这里加以叙述。
谢道清,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祖父谢深甫,曾任宰相。谢道清的容貌较丑,“生而黧黑,臀一目”,其父谢渠伯早卒,家道中落。谢深甫当年曾经为杨皇后正位出过力,杨后很感谢他。“理宗即位,议择中宫,太后命选谢氏诸女。”看来是一桩包办婚姻。
理宗另有所爱:
“时贾涉女有殊色,同在选中。及入宫,理宗意欲立贾。太后曰:‘谢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宫。"左右亦皆窃语曰:‘不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邪!"帝不能夺,遂定立后。初封通义郡夫人,宝庆三年九月,进贵妃,十二月,册为皇后。”
谢道清虽为皇后,但是理宗仍然喜爱贾贵妃,贾贵妃专宠。
“贾贵妃,(贾)涉之女。绍定四年七月入侍后宫,封文安郡夫人,有宠。八月进封才人,五年十二月朔封贵妃。几欲废谢后,以妃代之。后无几微见于颜色,乃止。其母弟似道,缘是进用。诏以集芳园赐之。帝一女适驸马杨镇,妃出也。帝甚钟爱,宰臣初欲仿唐故事,取进士第一人尚之。时周震炎貌不扬,乃止。妃册封及身后恤典皆逾常制焉。”
理宗为贾妃建演福寺作为功德寺。理宗无子,贾贵妃为理宗生育一女,即周汉公主,理宗非常喜爱。起初,宰臣想效法唐朝故事,选状元郎为驸马,可是公主看不上当时状元周震炎,理宗知道后尊重了女儿的意见。后来,公主下嫁了杨太后的侄孙杨镇。可是周汉公主到二十二岁就病逝了,这使理宗非常伤心!
贾贵妃死后,阎贵妃又以美色受理宗宠爱,还为之建集庆寺。淳祐十年(1250),创新寺于西湖之积庆山,“轮奂极其靡丽”,寺额殿阁皆理宗御书,金碧辉煌,为湖山诸寺之冠,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成,理宗亲笔赐名“显慈集庆教寺”,随后即赐给阎贵妃为功德院,且赐山园田亩为数颇多。
“建寺之初,一日,忽于法堂上有大字一联,云:‘净慈、灵隐、三天竺,不及阎妃两片皮。’于是行下天府缉捕,岁余,终不得其人。”
从此,门禁森严,不许游人出入。
阎妃专宠时,正值董宋臣气焰冲天、横行乱政,时人就把他们同唐明皇、杨贵妃、高力士相比。敢于直言的牟子才在朝多次劝理宗不要启用佞臣、宠信内待、沉迷女色。
德祐元年(1275)八月,朝廷才把理宗赐给集庆寺的田产和赐给贾妃演福寺的田产,由皇宫内司管辖归还政府机构安边所。
明代钱士升指出:
理宗“享国四十余年,弥远权终,丁、贾继,阴邪得志,国事日舛。自古乱君各贤其臣,概如是也。当时谏臣方大琮等,每以女宠侈费为言,则色荒政怠,乱所由生。”
理宗之所以怠于政事,正是由于他贪图享乐、沉湎女色之故。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