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开始,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一共出了494位皇帝,里面不乏各种能人、奇人、强人、牛人,例如有文治过人的汉文帝、宋仁宗,武治过人的唐太宗、汉光武帝刘秀,,还有刘裕、努尔哈赤,等。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资料图片)
但要说谁的武功最高强?历史上并无明文记载,也没法纵向比较。不过有一位皇帝无论在军中还是民间,以及历史记载中都获得了广泛认可……
他出身于军人世家,自幼习武,其本人就对武术也确实很感兴趣,投过一段军,而且屡立战功。
仗着一身好棍法和拳法,经常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21岁那年他觉得这个没有挑战性了,就告别了新婚三年的妻子,开始闯荡江湖~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客梦想……
但是有一次路过一座襄阳的寺庙,有位会看相的老和尚说他有天子之相,应该去实现霸业~~他听从了老和尚的指点,又去投了军。
靠着出众的个人武功,卓越的军事组织能力,他成为后周皇帝柴荣手下的一名大将!。。。。。。。再后来,历史书上都写了就不赘述了~
赵匡胤黄袍加身
这位牛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自创的这套训练士卒的拳法,被后人命名为“太祖长拳”,完整的有三十二势,是中国武术“长拳”的最初来源。
此拳法综合了士卒平时训练和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拼杀的格斗经验,刚柔并济,步法灵活,招式严谨,攻势凌厉,实战性强!
长拳灵活敏捷,刚柔并济,攻势凌厉
这套拳法可不是后人吹出来的,当时的士卒们觉得它非常喜爱,无论自保,还是杀敌,都能见招拆招,以一抵十。
在冷兵器时代,一直持续到明朝早中期,他的拳法仍然受到将士们的欢迎。比如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在其著作《纪效新书》中对这套拳法就十分认可。
为适应战场需要,戚家拳对传统拳术有所改进
不只戚家拳,包括太极拳、洪洞通背缠拳(又称无极通背缠拳),等等,多种拳法都吸收了或受到了太祖长拳的启发,所以三十二势太祖长拳享有“百拳之母”的美誉!
《少林棍法阐宗》、《少林拳谱》还记载:“杨家枪、绵张短打、孙家阴手棍、少林兼枪带棒,乃五家正传,苟能习练精熟,以其心印,余可敝帚弃之矣。”
少林寺太祖长拳
太祖长拳能够得到“天下武功出少林”的书面认可,足见赵匡胤的武学造诣之高深!
另外,“少林大洪拳”相传也是赵匡胤所创。过去民间还有“宋太祖半路小洪拳打天下”的佳话,所以“少林小红拳”相传也是其所创。
乔峰在聚贤庄,就是以一套“太祖长拳”迎战天下英雄
赵匡胤还创立了一套“盘龙棍”法,招式精妙,灵活难防,后人称之为“太祖盘龙棍”,堪称自保利器,杀敌神器。
太祖盘龙棍,当时也叫做“腾蛇棍”
其结构独特,许多人可能会觉得眼熟,怎么跟双节棍这么相似呢?很正常啊~因为双节棍、三节棍的渊源就是太祖盘龙棍。
元明,盘龙棍改进为连枷棒,仍然是重要兵器,并传入朝鲜
对了,宋太祖的箭法也颇为了得!《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八年(975年)八月……从猎近郊……上亲射走兽,矢无虚发。”连来访的辽国使者都纷纷深表折服,别忘了辽人也是马背上的民族,以骑射著称。
可惜的是,老子英雄儿窝囊,赵氏后代武力值普遍低,而且官员任用重文抑武~~搞不定辽金西夏,甚至只能偏安一隅,是不是和这也有关系呢?
(原创文字,图片源自网络或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