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关资料图)
有一个成语叫一言九鼎,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它的近义词有一字千钧、一言为定、一诺千金等,一开始表示说话人的信誉极高,后来用来形容说的话分量很大,一般用于夸赞别人。
可是如果细究这个成语,就会有人问了,为什么是“九鼎”,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关于这个“九鼎”,又有哪些典故呢?
02
其实,“一言九鼎”这个词的来源,和大禹息息相关。
根据《左传》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被舜推举成为下一任继承者,之后建立夏朝。大禹联合诸侯在涂山开展祭祀大会,这次祭祀大会也被命名为“涂山之会”。
据说这涂山大会标志着夏朝的建立,参与此次祭祀大会的九州诸侯们也纷纷臣服,为表忠心,他们将自己领地的青铜纷纷献给大禹。
或许是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大禹看到这些青铜立刻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将这些青铜铸造成“鼎”。
为了做好区分,大禹下令,九州诸侯献上来的青铜,分别用来铸造各自州的鼎,同时也将当地的山川地形铸刻到上面。
除此之外,大禹还联想到从前治水过程当中遇到的奇异猛兽,当地各有不同的神鬼生灵,也都一并铸在鼎上。
历时数年,九鼎才最终铸成,它们即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这九鼎气势磅礴,独一无二,每一个鼎都代表了不同的州,其中豫州鼎是中央大鼎,代表着中央枢纽。
而大禹,将这九鼎集合收纳,也就意味着他便是九州之主。
03
为什么要铸造成鼎呢?首先,鼎这个东西,自古代出场就“身份不凡”。
作为当时统治者的大禹,他或许是想要通过某种体现,来象征九州之主的权力,而九鼎并非一般人能铸造,而且造出来也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用它来象征九州再好不过。
尤其是到了夏朝,这象征着九州的“九鼎”,被大禹当做镇国之宝,更成了国家最重要的礼器。每当九州诸侯前来朝拜,都不能越过这九鼎。
其实简单点来说,大禹想要铸造这九鼎,有点类似于开国第一位皇帝造出来传国玉玺,对于大禹来说,一开始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象征着九州在自己的统治下。然而往后世代相传,这“九鼎”的含义就越来越深厚,比如还象征着王权和正统地位。
对于大禹来说,他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过度和衔接,因为从他的继承人开始,导致古代社会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他的儿子夏启继位,“九鼎”象征着王权和正统地位的意义,才真正确立起来。
以至于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前,“九鼎”的象征延续了夏商周三代。
我们如今还有一个词叫钟鸣鼎食之家,字面上是形容家世富裕,深究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贵族。
因为随着等级制度的发展,“鼎”也象征着等级严明的社会阶层,比如天子是九鼎,诸侯是七个,大夫五个,其余官员三个,这样的“礼制”是不能僭越的。
04
《战国策》开篇有这样一句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这句话一句点名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他们靠着三尺不烂之舌,能改变各诸侯国之间的命运走向,甚至影响天下时局。
虽然“九鼎”的下落后来成谜,但“九鼎”的文化意蕴却流传后世。
“一言九鼎”只是一个简短的成语,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渊源,这样博大精深,又如何不令人着迷。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左传》、《战国策》、《大禹为何要铸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