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关公 结善缘 学关公 行鸿运
关公姓关名羽,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人。人们敬之忠义,倍受推崇,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帝圣君。被统治者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民间的立庙必是“文塑孔孟,武塑关岳”。民间,关公的形象无疑不是,卧蚕眉,丹凤眼,髯长二尺,面如重枣的红脸关公,但有红脸和金脸两种关公的塑像。
两种造像的区别
1
脸的颜色不同:红色脸的关公是武关公;金色脸的关公是文关公。
2
手的东西不同:武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文关公手持牙笏(大臣上朝用的象牙板)。
3
衣服不同:武关公外穿绿色布袍,内穿盔甲;文关公头戴王冠冕旒,身穿华贵朝服。
4
功能不同:武关公用来避邪驱鬼威慑坏人,文关公用来宣言忠君爱国和封建礼义。
文关公与武关公的两种造像的来历
1
红脸关公来历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前,关羽是什么脸色,史籍无记载。但是在关羽的家乡却有这样的民间传说。关羽年轻时为人好打抱不平,当时的蒲州有一个太守叫熊虎,纵容儿子熊祥,强抢民女张鸾娇。
张父到县衙告状,却被县令苗信打下堂来,走投无路,伸冤无门,正好遇到关羽,关羽要求县令苗信秉公断案,释放民女,县令苗信庇护熊祥,威胁关羽,官官相护,蛮横无理,关羽一气之下,当场打死熊祥,杀死县令,打开牢门放走了张鸾娇和其他犯人。
随后又将太守熊虎也打死,从此亡命江湖。当他路过观音庙,在庙旁边的泉水里洗脸时,霎时脸色变成了红色。观音菩萨为了救关羽将他的脸变成了红色,于是,再也无人认出他来,逃脱了关隘的盘查,到芒阳投军去了。
这个故事出于宋代,所以从宋代就有了红脸关公。众多的古村落里,百分之九十以上村,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关帝阁、关帝庙和三义庙。关帝阁大都建在进村的道口,用来驱妖魔镇鬼怪威慑坏人。
2
金脸关公来历
被塑在一些大的关帝庙里,既没有手握青龙偃月刀,头戴王冠冕旒,手持牙笏,一脸庄严。其实,金脸关公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关公”。
历代帝王大肆宣扬“忠义”以巩固其统治地位。把“忠义”、“神武”、“护国”、“保民”等美谥封赠关羽,与孔孟并称文武二圣,固然封建帝王用其为统治服务,
但人们对他的“忠心耿耿、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品质,无比敬仰和崇拜,于是“忠义庙”、“关帝庙”、“武庙”、“关帝阁”遍而天下。
北宋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被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君”,而后的皇帝历代加封,到了清朝,统治者也给予“天尊”、“大帝”等封号。
既然成了帝王,就应该享受帝王的待遇。历代帝王都是金黄的脸,头戴王冠冕旒,那关羽自然也是金脸,头戴王冠冕旒,这也是人们为什么称关羽为关帝圣君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