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愚民何所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后人对老子的批判,主要是批判他的愚民政策。

这条罪状就出自第三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其实,古代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愚民政策,儒家讲忠孝,这才是彻头彻尾的遇民政策,你跟他讲仁受,他骨子里爱的是“亲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之于老百姓又何爱之有?天下是亲亲的天下,从来也不是老百姓的。所以鲁迅先生说儒家虚伪,什么仁义礼智信,每个字里行间都是血淋淋的,都是吃人两字。

老子五千言中,民这个词语究竟是指人民,还是泛指,抑或针对的是贵族?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老子的“民”与“百姓”是通用的。

亲亲是贵族,这里的“百姓”也一定是贵族。毛传:“百姓,百官族姓也。”《国语.楚语下》。民是更宽的概念,如果特指老百姓,当是用庶民。所以,我们不能断定老子是在为人民作主,他说的民,主要是指贵族百姓。我国奴隶社会中只有贵族有姓,因此称之为百姓。《尚书·尧典》:“平章百姓”。战国以后才开始泛指平民。

《周礼.秋官.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其位,王南乡,三公及州长、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东面。”这里说的百姓有身份,是有一席之地的。

既然老子行文中的民指的是贵族百姓,那么,愚民政策也就无从谈起了。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百姓指的也是贵族。因为,不仁是批评说孔子的仁学,是批评孔子的仁中夹带了私货,是仁有偏私,是以亲亲的小集团利益为价值取向。孔子说的亲亲就是“百姓”,这些百姓都是有封地的贵族。

从上下文的关系看,第三章中的民与百姓相通,指的是贵族。至于草民,本来也一无所有,和草民谈什么三不主义:不上贤、不贵难得之物、不见可欲望;就如同今天对外卖小哥说:不要考牛津、不要琢磨着一个亿的小目标,不要老想直播带货;那脑袋一定要让门给夹了,语境不对。

返朴归真才是理想

老子的无智无欲,为什么不可以理解为回到淳朴的民风呢?

老子八十章节的理想国,定义了老子全部的治世哲学,那并不是一幅老百姓俯首帖耳的可怕景象,它更像是一首远离现实的田园诗;美好而不切实际。

理想国其实是一个上古时期部落联盟的社会蓝图,部落之间以结绳为盟约,没有谁是君谁是臣的礼,天下是百姓(部落)的天下,而不是少昊的天下,部落也不是少昊的臣民。

这样与大自然和谐的联盟社会,不需要亲亲,也不需要鸡鸣狗盗的士阶层来主政;不需要万邦来朝纳贡,更不需要去扩大封疆;没有歌舞升平的奢华,大家都差不多,联盟的领袖和其光,同其尘,昏昏闷闷,比老百姓还愚,这不是愚民,这是返朴归真。

它也许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但是,它也不会是阴险的愚民政策。

为什么要无知无欲?

从文字上看,这的确很吓人,既无理也绝无可能。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不是你让他变成傻子,他就真成了傻子;最近有一位大学教授提出要定思想罪,不能容忍脑子里充满反动思想,提出要立法,设立思想罪。这真的太难了,鬼知道谁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思想?相信老子没这么愚蠢,他老人家一向以悲悯的目光看人生,以浩荡的胸怀容江海,岂能是那位教授同日而语?

这里的“知”是“智”,说的是心机,是巧诈之智,去智是绝巧弃利。

巧诈之智与贪婪之欲互为注脚,如果老子能活到今天,保不齐也会写一部《人世间》,这人与人之间的肮脏、无耻、背叛,哪一件不是巧诈之智与贪婪之欲具体而微的表现呢?这样的社会风气太可怕了,简直就是非人的人生。

回到朴素,放弃繁华。

我们注定回不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了,但是,我们的灵魂依然可以接受拷问,清静我们的心灵,放弃勾心斗角的巧智、放弃贪得无厌的奢求,回到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互相帮助的生态环境,返朴归真。

老子的无为,是去智去欲,它的逻辑终点是天下为公,这样的无为难道不是无所不为吗?

为无为,则无不治。全矣。

反对言教、去智去欲,这是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文化背景,老子之所以无为,并非要回到玄牝之门去,而是告诫帝王不要行有言之教,不要听公知的是是非非,更不要把权力变成利益关系。

谣言止于帝王,帝王止于无为。

【译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去推崇贤士,让老百姓不去争名夺利;不去珍爱稀世贡品,让老百姓不去盗取抢夺;不去炫耀美色,让老百姓不乱心念。因此,圣人治理天下,让百姓的心智空虚,让老百姓的腹中温饱,削弱他们的心志,强健他们的骨骼。让百姓永远动巧诈之心,不动贪婪之欲,让那些贤士不敢肆意妄为。行无为之治,那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