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人懂得谦虚、智慧的人心胸开阔,智慧的人会变通,因此,智者在人际关系上如鱼得水,在事业发展上一帆风顺、如日中天,在经济上财源滚滚、收入丰厚,在家庭上婚姻美满、爱情甜蜜。
生活中,我们需要有进有退。一味冒进,就会让自己完全暴露,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而退一步,则可以让我们养精蓄锐,静观形势,以便俟机而动。进退之道,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只有学会进退之道,才能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游刃有余。
(资料图片)
汉朝开国功臣中武有韩信,文有萧何,但两人的命运却完全不同。韩信被吕后害死,而萧何则明哲保身。韩信之所以会落得如此下场,就是因为他不懂得进退之道,不懂得隐藏自己,保护自己。而萧何功不及韩信,却能在汉朝的政治斗争中毫发无损,就是因为他懂得何时该进,何时该退。
萧何在刘邦任泗水亭长时就与其相识,且是同乡,所以两人关系极为亲密,后刘邦起义后,他便一直跟随左右。楚汉相争之时,刘邦离开关东与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当时萧何一直留在汉中替刘邦镇守根本之地。由于萧何治理有方,汉中大定,百姓拥护。
汉三年,楚汉两军在荥阳展开激战,但此时刘邦却三番五次派使臣返回关中慰问萧何。萧何对此并未在意,而门客鲍生警告萧何说:“现今汉王领兵在外,但却几次三番派人前来,定是对您起了疑心。为了免生祸端,不如在亲族中挑选年轻力壮的让其前方助阵,皇上心中一定很高兴,也可打消他的疑虑。”
萧何一听猛然醒悟,于是便依计而行。他派了许多兄弟子侄押了粮草到前方随刘邦作战,刘邦果然高兴,对他的疑虑也就消了。
汉十年,刘邦北征陈稀,韩信欲起兵谋反,吕后便在萧何的帮助下擒杀了韩信。刘邦拜他为相,并赐他五百人的卫队,众臣闻讯纷纷前来道贺。而此时召平却提醒他说:“韩信欲反,主上又生疑心。今给你封赏不是宠公而是疑公,你只有让封勿受并以家财充军需方可自保。”萧何点头称是,于是便只受相国衔,让还封邑并以家财佐军,这才打消了刘邦的疑虑。
汉十一年,刘邦又带兵平定叛乱,留下萧何驻守长安。萧何仍全力抚慰百姓,安定民心。这时又有人提醒他说:“公位至相国,功居第一,无法再加,且如此勤劳,深得民心,乃是众望所归。主上多次派人回来打听你的动向肯定是起了疑心。你若求自保,只能自毁声誉了,否则定离灭族不远。”萧何一听,便依计而行,最终又化解了这场灾难。
而韩信则相反。韩信率兵伐齐之时,斩了齐王田广,占领了齐国,不光扩大了自己的疆域,也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这时他已拥兵十万,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时刘邦与项羽激战正酣,但他却派使者求封自己为齐地假王。刘邦听后大怒,自己战事吃紧他不但不来相助反而趁机要挟想当齐王。他正想大骂韩信的使者,却被张良使了个眼色制止了。张良对刘邦说此时切不可得罪韩信,否则韩信一旦归顺项羽,他的前程便毁于一旦。现在韩信只不过是想试一下他的态度,不如顺水推舟让他做齐王,待灭楚之后再去对付他。刘邦一听有理,于是便压下了怒火,对使臣说:“要当就当真王,何必当假王!”然后派张良带上印信,封韩信为齐王。但从此刘邦便认为韩信野心太大而且为人阴毒,欲将其铲除。
刘邦在韩信等人的帮助下打下江山称帝之后,为消除后患便下诏捉拿项羽的散兵败将。项羽的部将钟离昧与韩信同乡且交往甚密,于是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韩信。韩信将其收留。但不久事情泄露出去,刘邦认为韩信欲勾结钟离昧谋反,便命他速把钟离昧押解回京。韩信不忍把锺离昧交出去,便矢口否认钟离昧在他那里。
刘邦大怒,准备下令捉拿韩信,但此却被陈平制止了。陈平说:“陛下的兵不精将不勇,若兴师动众,出兵讨伐,韩信就算没有造反之心也被陛下逼反了。”刘邦一听有理,于是便平息了怒火。陈平又献计让刘邦佯称出游,此时韩信必当前来谒见,到时再趁机捉拿韩信。刘邦依计行事。
此时韩信得知刘邦出游,虽心中有疑虑但不去迎驾又恐失礼,去又怕会遭不测。属下见状便建议他将钟离昧献出。钟离昧得知情形后便劝韩信与他一起联合抗汉,却遭到韩信拒绝,于是便大骂韩信,然后拔剑自刎。
韩信见钟离昧已死,便割下他的头呈献刘邦,谁知刘邦一见韩信便不由分说将他拿下。韩信此时才明白,感慨地叹道:“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但后来,刘邦念韩信功大于过且证据不足,便将其释放,夺去其兵权,将其由楚王降为淮阴侯,并将其困居于都城,严加监控。
韩信不满现状,便与国相陈稀商议谋反。陈稀起兵后,韩信准备在内部接应,袭皇宫捉拿吕后及太子。谁知事情败露,吕后得知消息之后便与萧何商量对策。萧何献计说可以佯称陛下已平定叛乱,这样诸臣必来朝祝贺,韩信自然也会前来,到时便可将其擒住。商议完毕二人便分头行动。
高祖平定叛乱的消息传出之后,群臣果然纷来庆贺,唯独韩信称病不往。萧何以探病为由,到韩信府上,说群臣皆入朝祝贺唯他没去,到时皇上必定怪罪。韩信无法,只得入朝。谁知他刚入朝门便被擒下,最后以谋反之罪被处斩。
佛语云:回头是岸。就是以退为进的意思。古来的先贤圣杰,从官场之中退居后方,是为了再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有些能人义士隐居山林,是为了等待圣明仁君。退,不是软弱,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