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魏忠贤,不了解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是个好人,毕竟有一个即“忠”又“贤”的名字。


(资料图)

了解一些的人,可能会想到“九千岁”、“大宦官”、“祸乱朝纲”、“掀起党争”等等不太好听的词,那魏忠贤真的是一个奸臣吗?如果深入了解一下的话,可能会颠覆你以往的认知。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时候的臣子,先后效力了四位皇帝,万历、泰昌、天启、以及死在煤山上的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真可谓是“四朝老臣”。

不过几任皇帝对他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比如天启皇帝对于魏忠贤那是信任至极,放任魏忠贤随心所欲,以至于百姓“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崇祯皇帝就不一样了,崇祯在公元1627年8月登基,11月魏忠贤就被处理了。

崇祯觉得魏忠贤是大明之患,但是魏忠贤却笑他人少轻狂不自知,并且死前留下8个字:“我死之后,大明必亡”。

魏忠贤死后17年,清军如山海关,大明亡国,国祚276年。为什么大明真的如魏忠贤所言灭亡了呢?魏忠贤真的像表面那样是一个奸臣吗?

鼎力帮扶天启皇帝

魏忠贤出身贫寒,万历年间,年少的他自行净身入宫,成为了一名太监。

当时的他还只是个小太监,后来他巴结上司,被调到了王才人手下做典膳,也就是后厨总管,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个王才人就是天启皇帝的母亲,此时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还只是皇长孙。

魏忠贤认识了年少的朱由校,并且在各方面都非常帮助朱由校,这也是之后朱由校非常信任魏忠贤的原因。因为当时的朱由校活得非常艰难,很多事情都是魏忠贤帮他摆平的。

王才人只是一个身份地位低微的妃子,只是靠着生下了龙子才有所好转,但是依旧需要寄人篱下。

当时的朱由校母子被皇帝在另一名宠妃“李选侍”的宫中生活,李选侍嫉妒王才人生下了龙子,仗着受宠经常殴打虐待她以及朱由校。

以至于王才人生病去世,之后太子朱常洛,也就是之后的泰昌皇帝,接着让李选侍抚养朱由校,李选侍变本加厉的虐待。

当时能够给朱由校温暖的只剩下了魏忠贤与乳母客氏。年幼时的唯一温情,以及登基后的大力帮扶,造就了朱由校对于魏忠贤的信任与放纵。

公元1620年7月21日,万历皇帝去世了,泰昌皇帝即位。

没想到即位仅仅一个月,就因为吃了进贡的“仙丹红丸”暴毙了,于是年仅16岁的朱由校被推上了皇位,也就是天启皇帝登基了。

此时李选侍还想着继续欺压朱由校,直接住进了乾清宫,甚至口出狂言,说皇帝年幼,要求臣子们先把奏折给自己阅览,之后自己再转交给朱由校。

若不是泰昌皇帝的暴毙,李选侍差一点就成了皇后,现在想直接越过皇后,以太后之位把持朝政。

然而臣子们也不是傻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怎么可能听信放纵李选侍把持朝政,直接就把李选侍从乾清宫撵到了仁寿宫。而天启皇帝登基之后,就彻底把权力放给了魏忠贤和客氏。

朱由校本不受宠,机缘巧合之下才成了皇帝,也没有经受过先帝们的悉心培养,所以对于国事并不是很擅长。

明朝不少皇帝都有“副业”,仁宗喜欢美食、宣宗喜欢斗蛐蛐、武宗喜欢斗兽、世宗喜欢炼丹,而天启则喜欢“做木工活”,可谓是皇帝里木工做的最好的。

加上年纪小,于是皇宫内务全部由客氏管理,朝政则由魏忠贤负责。

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就连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和魏忠贤的哥哥魏钊都成了锦衣卫千户。在朱由校的授意下,客氏和魏忠贤也结成了“对食”关系。

自此,朱由校沉迷木匠不可自拔,魏忠贤得以权倾朝野。他一边拉拢形成势力,一边打压异己,使得朝堂变成了他的一言堂,人人见了他都得称呼一句“九千岁”。

而客氏呢,自然也不甘落后,相比较于魏忠贤,客氏才是纯粹的恶。客氏掌控皇宫内务,仗着朱由校的深信与乳母的身份,在皇宫中地位如同太后,生活用度、日常出行极尽奢华。

但朱由校已经20岁了,后宫也有了很多妃嫔,臣子们也在催促早日稳固国本。

但是一旦有妃嫔生下龙子,这皇宫内务的权力也就需要随着交出了,而为了确保这些权力和待遇都能继续保持,客氏不惜大开杀戒。

朱由校的皇后张氏被客氏暗中下毒堕胎、裕妃张氏也因怀孕而被阴谋害死,而其余的宠妃,比如成妃李氏被剥夺封号、宠妃冯贵人被暗中杀害。

以至于天启皇帝没有子嗣,去世后皇位只能传给弟弟朱由检。

东林党争

综上所述,魏忠贤似乎是一个大奸臣啊,一点好事都没干。事情不能如此绝对,而要从另一方面去看一看。

明朝中后期,朝堂的主要势力有两股,一股是太监们组成的“阉党”,一股是由江南士大夫们组成的东林党。相比于“阉党”,东林党对于明朝的危害性更大。

“阉党”至少不敢明着把皇帝怎么样,太监们的权力建立在皇帝之上,没有了皇帝,太监们也就成了丧家之犬。太监们中饱私囊的同时,也在照看着这个国家。

大太监汪直带兵横扫建州女真,强行打压了建州女真的崛起,镇守辽东加强边防,让明朝中后期的边防得以稳固。

“八虎”之首大太监刘瑾,在明武宗只知道玩斗兽的情况下让国家得以有序运行发展;而魏忠贤更是强行给濒死的明朝续了30年命。

太监们深知,有皇上才有自己,才有自己的好日子过;可东林党们不一样,他们觉得江山社稷不管是谁坐,都得捧着自己,因为需要自己去帮皇帝治国。

有自己,才有皇上,换了皇帝自己依旧有好日子过。

说起来还是朱元璋留下的祸根,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就定下了基调,给予文人优待,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免徭役免赋税,甚至可以豢养奴婢。

当时的文人以南方人居多,朱元璋开国过程中的谋臣也多是南方人,于是江南文人得以上位,也就是“东林党”。

“东林党”人在明朝初始就张狂至极,朱元璋在位时,“东林党”肆意妄为,暗中修改成绩,榜上有名的人全都是江南文人。

这还不算完,因为政策的优待,一些包藏祸心的人开始钻空子。

明朝处于小冰河期,粮食产量低,很多穷苦人耕作一年,交完税,预留明年的种子,就剩不下多少粮食了,只得借粮。

向谁借?文人!有功名的文人可以免徭役赋税,他们就有大量的余粮,高利息借出去之后,因为粮食减产贫民就还不起,只能把地卖给文人。

没了地更加走投无路,于是只能卖身为奴。“东林党”得以趴在大明的身上拆骨吸髓,成了祸患。

天启时期的东林党,更是一家独大,这一大帮来自江南的士大夫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却不需要缴纳税赋,直接导致了明朝国库的空虚。

国库空虚,边防的后勤补给、武器维护换新、士兵的军饷都无法得到保障,军队战斗力急速下降,而这个时候努尔哈赤正在辽大虎视眈眈,明朝的边防岌岌可危。

魏忠贤深知没有了明朝,自己这个“九千岁”就是个笑话,自然不会看着“东林党”继续作威作福。

魏忠贤掌控着“东厂”,隶属于东厂的“厂卫”们在魏忠贤的带领下,疯狂打压“东林党”人,动辄就是处死。

魏忠贤一方面针对“东林党”在朝中的大臣,一方面对江南士大夫收取重税,沉重地打击了东林党的势力。

但也正是因此,天启年间魏忠贤掌权的时候,辽东地区以及关中地区的后勤补给与军饷都是能够正常供应的。

努尔哈赤早在1589年就统一了女真各部落,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战胜了明军,进而占据了辽东地区。

但是一直到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为止,他都没能再进一步,入主中原。

这就是魏忠贤打压东林党换来的,没有魏忠贤从东林党那里“抢”来的资金支持,明朝也许就撑不到崇祯皇帝了。

八字遗言,字字应验

就在魏忠贤不断对着这个诺大且满目疮痍的国家修修补补的时候,东林党在做什么呢?东林党在想办法扳倒魏忠贤。

就在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东林党欢呼雀跃,魏忠贤制定的针对江南士大夫的重税自然被东林党废除了,东林党人也重新掌握了朝政。

崇祯时期,明朝面对清军的不断威胁,自然需要更多的钱粮去驻守边疆,东林党人也不纳税,那只能增加针对普通人的苛捐杂税。

于是苦不堪言无路可活的人们开始造反,农民起义也开始了,外有皇太极率领的清军,内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明朝没钱了,崇祯开始呼吁大臣们捐款。

大臣们如何做的呢?个个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开始装穷,给他们一只碗就能直接去大街上乞讨了。一个个嘴上喊着与国同在,实际上已经开始里通外敌了。

起义军攻占京城后,陪着崇祯自尽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一同守城殉国的也多是北方官员,只有少量的江南官员。

而就在起义军要求剩余官员掏钱买命时,一个个的就不装穷了,根据《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一》的记载。

这些官员多的能掏出三五万两银子,少的也有几千上万两银子,与之前面对崇祯时表现的两袖清风、孑然一身截然相反。

清朝建立后,曾经为崇祯修建陵寝,以太监曹化淳为首的一批明朝太监多方募捐,但是钱还是不够,东林党人在做什么呢?

不仅不捐钱,还给曹化淳扣帽子是“乱臣贼子”,最后还是吴三桂又出资完成的修建。魏忠贤死前说:“我死之后,大明必亡”。并不是临死前的咒怨之言。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魏忠贤是一个太监,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了无牵挂,死前唯一记挂的可能就只剩下他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大明了,

加上他或许还不想死,想让崇祯明白东林党的恶与自己的有用之处,于是说出了8字遗言。

可惜当时登基的崇祯也只是个16岁的孩子,虽然相比较于哥哥天启更有一些心机,但是并没有认清东林党的真面目。

听信了一众佞臣的谎话,天真地以为魏忠贤就是个祸患,除掉魏忠贤对大明百利而无一害。但是没有了魏忠贤压制东林党,为边防筹集军饷与物资,边防军队军心涣散。

而且魏忠贤通过针对东林党,转移了国库对于普通人的沉重赋税,一方面不需要通过苛捐杂税募集资金。

另一方面东林党控制着大量的物资,拿走这些物资去赈灾救济也能缓解普通人的生活压力。

但是崇祯处理了魏忠贤,而东林党治国不行,损公肥私倒是擅长,于是崇祯在位17年,就是大明不断走向灭亡的17年。

在煤山上自尽之前,崇祯皇帝曾经说过:“朕非亡国之君,诸臣误朕,诸臣尽为亡国之臣”。东林党听后可有些惭愧?没有,相反第一时间投向了清军。

如果崇祯没有逼死魏忠贤,而是通过魏忠贤去制衡东林党,魏忠贤已经压制了东林党十几年,崇祯登基时魏忠贤也就60岁左右,再压东林党10年不成问题,

而这10年,崇祯能励精图治,百姓们能够正常生活,边防部队能够准时发军饷补充物资,明朝未必不能扭转乾坤。

毋庸置疑,表面上看魏忠贤确实不是个好人,他的所作所为都出于为己谋利,但他之所以比东林党强,是他为了谋利会把大明去发展好,会去关心民生、稳固边防。

对于晚期的明朝来说,他未必不算一名肱股之臣。评价一个人的好坏需要整体看待,不能片面而武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