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绍兴八年(1138)十二月二十四日,金国派遣的尚书右司侍郎张通古、明威将军萧哲所谓的诏谕江南使到达临安,以左仆射府作为下榻之所。

高宗和秦桧已经商定,准备接受金国提出的一切条件。


【资料图】

诸如,宋向金称臣纳贡;高宗北面拜受金国皇帝的诏书;高宗以客礼接见金国使臣等。消息一经传出,文武臣僚和军民人等义愤填膺,时出不平之语,街头巷尾,还常常出现反对和议的揭帖,有的揭帖还说“秦相公是细作”,甚至有人倡言,如果朝廷一意孤行,他们将聚众闹事。

临安城的老百姓通宵达旦不睡觉,聚集在街头巷尾打听消息,议论和议的是非,常州、镇江、绍兴的老百姓也惶惶不安。因此,朝廷上自大臣,下至百官,朝夕惴惴不安,担心高宗一旦接受金国的条件,向金国诏书行跪拜之礼,会变生不测。

1、谁去接收诏书?

如何接受金国的诏书,成为当时议论的焦点。

一天,宿卫临安的将领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权主管马军司公事解潜、权主管步军司公事韩世良(世忠弟)到都堂质问秦桧:

“主上受金书,欲行屈己之礼,万一军民汹汹,将若之何?”

秦桧不敢回答,他们又到御史台去问勾龙如渊,勾龙如渊认为,事涉大利害,不可掉以轻心,便入奏高宗,并建议说:

“今日和议,实陛下以徽宗、显肃皇后梓宫与母兄之重,在入国中,宸心朝夕不遑宁处,遂遣王伦奉使请和。今日金人既遭报使赍书而来,倘若不受,必至归曲于我,一日兴师,彼则有辞,此和议不可坏。而礼文之间,动辄过当,若不度利害,勉而从之,则堂堂中国,一旦遂为敌人屈己。如臣愚见,必遣王伦与使人反复商议,取得敌书,纳入禁中,则礼不行而事定矣。”

高宗接受了这个建议。

于是,高宗、秦桧等人一面令尚书省张榜晓谕军民说:

“大金遭使前来,止为尽割陕西、河南故地,与我讲和。许还梓宫、母兄、亲族,余无须索。虑士民不知,妄煽惑。”

借以欺骗舆论,稳定人心。一面又于十二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两次于都堂商议对策。

针对勾龙如渊的建议,秦桧说:

“若王伦(与金使)商量不听,则如之何?”如渊说:“正恐(王)伦未能办此,亦尝率易入文字。请相公参政亲见使人与议,庶国事早济。”

意思是,曾经轻率地书面答复,接受金人提出的条款,现在反悔,王伦与金使可能商量不好,最好是宰相与参政亲自与金使商量。

最后决定还是由王伦去与金使讨价还价。可是,第一轮商谈,金使没有让步。

勾龙如渊、李宜去见高宗说明情况,高宗声色俱厉地说:

“士大夫但为身谋,向使在明州时,朕虽百拜亦不复问矣。”

建炎三年,他被完颜宗弼(兀术)的军队从杭州赶到越州,又从越州赶到明州(宁波),无路可走,遣散百官,带着少数人逃到海上,当时想投降,金人都不接受。他这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像当初在明州一样,百官各自逃生,我一百次向金人投拜,也没有人顾得上来说三道四,现在却来指责我这,指责我那。

如渊说:“今日事势,与在明州时不同。”

李谊说:“此事莫须召三大将来,与之商议,取具稳当乃可。”

三大将中的韩世忠、岳飞是坚决反对和议的,如果回朝,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

秦桧再次求去,显然是因为反对者太多,怕高宗动摇,他一撒手,事情就不好收场。

果然,高宗担心秦桧一去,和议不成,金人要找他麻烦,或者如勾龙如渊所说的,金人要兴师问罪。牢骚归牢骚,从说话的口气中还可以听得出,高宗的屈己求和没有动摇,对秦桧的信任度并没有降低,只是在接受金国的诏书上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既能保住作为宗主国金国皇帝的尊严,使金使没有话说;又能保全一点小朝廷皇帝及其臣民们的面子,不致激起祸端。

有人建议,既然北面接受金人诏书,已成为不可改变的礼仪,那就供出祖宗的“御容”,把金国的诏书置于“御容”中间,皇帝装作礼拜祖宗“御容”而行接受金国诏书之礼,在外间也可以掩饰过去。这个建议被否定了。

2、楼炤的馊主意

秦桧打算代表皇帝接受诏书,又苦于找不到借口,便问计于给事中楼炤,楼炤告诉他,《尚书》上有“王宅忧,亮阴三年”的说法,皇上现在正居徽宗皇帝忧,由宰相代受诏书,是个极好的借口。

秦桧恍然大悟,便由王伦去同金使交涉。张通古在馆中多日,知道南宋朝野反对和议的情绪十分激烈,勉强同意由秦桧代高宗到馆中接受诏书。但又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在秦桧接受诏书之后,必须安置在“玉辂”中,由文武百官护送到朝堂。“玉辂”,是用玉装饰的“御辇”,皇帝也只有在重大典礼时才乘坐。秦桧唯命是从,一一照办。

秦桧这时还是右仆射,不能算冢宰。十二月二十八日,秦桧以代理冢宰的身份代表高宗到左仆射府,进见张通古和萧哲,行跪拜礼,接受金国“诏书”,安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玉辂”中,命三省和枢密院的属吏穿着朝服,装扮成文武百官(可见,当时的文武百官大多数耻于参加这种仪式),前呼后拥地护送到朝堂。

路旁围观的人,无不为这种有伤国体的行径而愤慨叹息。

由秦桧导演的这幕丑剧,其实是自欺欺人。高宗虽然没有出面,秦桧作为高宗的代表,在他一屈膝之际,金国作为宗主国的地位就确定了,南宋只是代金国守土的藩国,而高宗赵构只不过是金国皇帝的藩臣,至多不过是在金国控驭下的儿皇帝。

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金国诏书的完整内容,在《系年要录》的夹注中节录了这样几句:

向者建立大齐,本以休兵,欲期四方宁谧,奈何八年之间,未能安定,有失从来援立之意,于是已行废黜。况兴灭国,继绝世,圣人所尚。可以河南之地俾为主。

就这几句话,也可以看出居高临下,杀气腾腾。显然如许多反对和议的人士所说的,是“以刘豫畜我”,把南宋降到“伪齐”的地位,废立皆由金人;至于说到承认南宋是为了“兴灭国,继绝世”,也只不过是把南宋作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看待。

这个仪式一举行,就标志着宋、金和议告成了。具体条款大体包括:

1、宋对金称臣纳贡;2、金将侵占的河南、陕西地“赐予”南宋,归还徽宗、显肃皇后梓官,放回高宗的生母韦氏;3、实施“南人自南,北人自北”的方针,各自将寄籍的官吏、军民遣归原籍;4、金国原来任命的河南、陕西官吏不得随意废置。

高宗、秦桧对于他们这种倒行逆施,违背民意的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他们完成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了庆祝他们投降的成功,于绍兴九年正月初一,下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大金已遣使通和,割还故地,应官司行移文字,务存两国大体,不得辄加诋斥。”

深恐官方文书中有对金人不敬的言语,影响和约的执行。正月初五,又下诏大赦天下。接着要百官上贺表,表态拥护和议;又给文武百官加官晋爵,普施恩泽。

翻来覆去为他们的屈膝投降行为作辩护,说这是“睦邻修好”,说这是“和众安民”,自此“南北绥靖”,“国家安宁”了。极力营造安定、祥和的假象,好像和议一成,真的天下太平了。

真不知人间尚有羞耻二字!

3、岳飞的直言敢谏

其实,对于这样一个丧权辱国、出卖民族利益的行为,许多人是深恶痛绝的。

和议达成不久,金使张通古等人回国复命,京东、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命令部分士卒头裹红巾,扮成义军,准备在洪泽湖拦路劫杀,使已成的和议流产。

有一部将叫郝卞的把消息透露给转运使胡昉,张通古等人已过扬州,临时改道由淮西走脱。郝卞若不是弃家出逃,韩世忠非把他杀掉不可。不少官员上贺表都语含讥刺,以为和议非计。

前参知政事徐俯上表说:

“祸福倚伏,情伪多端;恐未尽于事机,当复劳于圣虑。”

言辞最为激烈的是岳飞的贺表,他指出历史上的盟约,没有一个是靠得住的,金人无信,殷鉴不远。如果把和议当作权宜之计还可以,要是当作强国安邦的长策是万万不行的。

这与其说是贺表,不如说是对主和派的声讨。

表示要收复两河,驰马云燕,报仇雪耻,誓令金人俯首称臣。真是激昂慷慨,壮怀激烈!无怪乎秦桧读到这篇贺表,大为震怒。

还有时在川陕的右护军都统制吴阶,接到朝廷的赦书,幕僚打算代拟贺表,他很不高兴地说:

“在朝廷休兵息民,诚天下庆。瑜等叨窃,不能宣国威灵,亦可愧矣。但当待罪称谢则可!”

干脆拒绝上贺表。

给将帅们晋爵,岳飞、吴阶都拒绝接受。

岳飞三次上表辞谢,说:

“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以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行赏论功,取笑夷狄。”

4、金人的背盟

从秦桧来说,他的胜利是巨大的,他不仅征服了高宗,而且打败了比他强大得多的反对派。南宋朝廷在须布大赦诏书之后,紧锣密鼓地作履行和议的准备工作,派遣韩肖胄至金作报谢使,派遣王伦作迎奉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派遣方庭实宣谕汴京和西京洛阳、南京归德、北京大名诸地,派遣周聿、郭浩宣谕陕西,派遣郭仲荀为汴京守臣,派遣赵士 、张焘至河南“恭谒祖宗陵寝”,派遣楼炤至永兴等路“宣布德意”。

然而,就在这时,金国政局开始发生变化,上层对和议的严重分歧逐渐公开化。

当时金国的上层是承认与宋的盟约,也准备执行这个盟约。但真正执行起来,却遇到反对派的抵抗。

原来决定将陕西、河南等地归还南宋,以换取南宋称臣纳贡的,是左副元帅完颜昌和宰相完颜宗磐的主张,但反对的人很多,特别是右副元帅完颜宗弼尤为激烈。

完颜宗弼是金太祖第四子,故称四太子。

建炎三年(1129),宗弼率兵追逐高宗,一次在建康,一次在明州,高宗两度乞降,他都不接受。

一心一意要消灭南宋,统一天下。这次,完颜昌力主归还河南、陕西,与南宋讲和,他也是坚决反对的。甚至宋金两国已经订下盟约,他仍然当着都元帅行府下属的面,公开攻击完颜昌有“异谋”。

天眷二年(南宋绍兴九年)正月,被完颜宗磐排挤出朝的完颜希尹复左丞相兼侍中,宗弼因为朝中有人支持,更加有恃无恐。

当时,完颜昌在燕京行台,宗弼在汴京主持东南事务,金国皇帝告河南吏民诏书他一直扣着,直到正月十五,才发到州郡。

后来在与宋使交涉过程中,又故意刁难,处处设置障碍。二月间,王伦到汴京,进见宗弼,提出交接地界事宜。宗弼首先指责南宋在履行和约之前,就擅自接纳金国任命的知宿州赵荣和知寿州王威,是无视大金;南宋的大赦诏书用“上穹开悔祸之期”一语,是“不归德于金”。

接伴使乌陵噶思谋到馆中也指责南宋不该接纳赵荣和王威,并且要求南宋一定遺返二人。原来,在和议达成之后,赵荣于正月十三日以宿州城归宋;嗣后,王威亦以寿州城归宋。宗弼深以为恨。

对于这件事,王伦不敢回答,而对于“上穹开悔祸之期”一语则极力加以否认。

这句话典出《左传·隐公十一年》,意思是:

天要降祸给许国,鬼神对付不了许庄公,而假手于我。如果我寿终正寝了,就是老天爷特别礼遇许国,撤除降给许国的灾祸。岂但止此,许庄公还可能复其君位。就是说,只要我一天不死,许庄公就别想复位。

楼炤在起草诏书时,用这个典故,意思是:

金人南侵,连年杀伐,是老天爷假手金人加祸于宋,现在金人许和,是老天爷撤除降给大宋灾祸的期限快到了。并不特别包含有贬损金人的意思。

宗弼却抓住这句话,说南宋不感谢大金的恩德,只归功于老天爷,没完没了地纠缠。王伦无奈,只得删去这句话,送给宗弼看,说宗弼原来看到的传抄有讹误,这才是正本,才算把事情搪塞过去。交接手续一直拖到三月十六日才开始办理。

在这之前,宗弼把应该交给南宋的州、军官物,十分只留二分,其余全都送往河北金人占领区内。这等于又进行了一次大洗劫,留下的只是一座座残破不堪的空城。

随后,完颜宗弼又与太师完颜宗干、左丞相完颜希尹告发完颜宗磐、完颜昌私通南宋。

六月,郎君吴十谋反,被诛,事连完颜宗磐等人;七月,宗磐、宗隽、宗英等再以“谋反”罪被诛;完颜昌被撤去左副元帅,降为行台左丞相,完颜宗弼进为都元帅;八月,又以“谋反”罪诛杀完颜昌于祁州。

至此,主战的势力重新把持金廷的朝政。

宗弼在完颜昌被杀之后,又兼领行台尚书省,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处心积虑的就是,撕毁与南宋的和约,重新夺取已经归还给南宋的河南、陕西地。

5、金人的南侵

王伦上次出使金国,被羁押云中(山西大同)期间的一个属吏,后隶宗弼帐下,随宗弼在汴京。一次,秘密来访,告诉王伦宗弼正在密谋除去完颜昌,有撕毁和约,重新占领陕西、河南的意图。王伦遣人密报朝廷,建议早为之备。

秦桧却封锁这一消息,催促王伦尽快过界,赴金国议事,落实和约的其他条款。七月间,王伦一到中山府,就被金人拘禁起来。

八月间,韩世忠得知金国上层发生内变,奏告朝廷说:“金人诛戮大臣,其国内扰,淮阳戍卒及屯田兵尽勾回”,建议“乘虚掩袭”,以挫金人。韩世忠以他高度的爱国热忱和特有的敏感性,确实捕捉到一个反击金人的极好战机。

这年年底,新从敌占区归来的张汇、王辉、刘炎三人,报告了金人有渝盟的消息,分析了金人的内部情况,主张先发制人,渡河打击金人。

可是,高宗非但不接受韩世忠的建议,反而批评说:

“世忠武人,不识大体。金人方通盟好,若乘乱幸灾,异时何以使敌国守信义。”

唯金人之命是从的秦桧,按照宗弼的要求,强行遣送先前以宿州、寿州来归的赵荣、王威返金。韩世忠致书质问秦桧:

“荣、威不忘本朝,以身归顺,父母妻子,悉遭屠灭,相公尚忍遣之,无复中原望耶!”

秦桧虽然感到于情理有亏,但仍然一意孤行。担心由淮东过境,韩世忠会出面阻挠,甚至截留二人,便令赵荣、王威自六合转道淮西出境。事后,慑于朝野的种种指责,又奏请高宗下了一道诏书,榜谕中外,说赵荣、王威“屡抗官军”,“驱掠两州”,罪恶多端,不能收留,以欺骗舆论。当然,这在客观上也起了保护赵荣、王威的作用。赵荣一回到金国,宗弼又派他作领兵将领。

这实际上是堵塞不满金人残酷统治的广大军民的来归之路,帮助金人稳定内部局面。

十月,王伦、蓝公佐才在御子林见到金熙宗。王伦转达宋廷有关履行和约条款的意向,熙宗一条也不回答,等二人回到客馆,熙宗又派耶律绍文来指责王伦说:

你当年被拘留在云中,没有回南的希望,后来放你回去,你不思图报,反而离间我君臣!

所谓离间君臣,是指王伦说服完颜昌与宋讲和事。随后,又提出增岁币,奉正朔,进誓表,受册命,以及尽快遣返在南宋辖区内的河东北的士民等苛刻条件,放蓝公佐回朝转达金国提出的这些新条件,拘留王伦作人质,等待宋廷的答复。

王伦此后再也没能回到南宋,居河间六年,因拒绝接受金国任命为平滦三路都转运使,被金人缢杀。

金熙宗这样做,很显然是有意挑衅,制造再度南侵的借口。

金人渝盟的迹象愈来愈明显,南宋内外臣僚都很忧虑,而高宗、秦桧等人却置若罔闻。

高宗也感到和议有些靠不住了。绍兴十年(1140)正月初,右正言陈渊对高宗说:“闻金人尽诛往日主议之人,且悔前约,以此重有要索。臣谓和战二策,不可偏执。”高宗说:“今日之和,不惟不可偏执,自当以战为主。”

话虽这么说,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金人在内部稍事平定之后,于天眷三年(南宋绍兴十年,1140)五月,由都元帅完颜宗弼率领四路大军渡过黄河,一场南侵的战争又开始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