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影视剧中,日军一般都是不堪一击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抗日奇侠们手撕掉,而实战中,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毫无疑问是很强的。

日军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每个士兵都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兼之有武士道的洗脑,把一个个士兵锻造成了冷血的战争机器。

而中国的士兵中,95%以上都是文盲,抗战老兵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上过学,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日本士兵中,可能没有文盲,因为当年每个日本士兵都有一本《步兵操典》,每个华北日军都有一本冈村宁次编写的《剿共指南》,战后每个日本士兵都能写出回忆录。

他们的回忆录中逻辑清晰。有文化和没文化,在战场上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有文化的人能够进行归纳总结,情报搜集,信息传递,而没文化的人,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

日军普遍枪法很准,抬枪就打,不用瞄准,就能击中目标,这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每一个日军在上战场前,已经打过了至少三百发子弹。

中国士兵上战场前很多人连枪都没有摸过,当兵后也只能有限地供应子弹,尤其是八路军,一杆步枪只能发到几粒子弹,没有子弹,又怎么能训练出神枪手?

李宗仁就曾经说过:

“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以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级将领之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日本将官,一般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做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这些都是日本军人的长处。”

抗日将领宋希濂将军也说过,一个日军士兵的作战能力,相当于七八个国军士兵;一个日军士兵凭借一杆步枪,就能够阻击国军一个连的行动。

一直到抗战末期,日军的战斗力依然令人畏惧。松山战役、腾冲战役,国军都是以集团军几万人的兵力进攻日军大队千人的编制,国军伤亡近万人,日军伤亡千人,伤亡比高达10:1。而且此时国军的武器装备比起抗战之初已经大大提高。

很多老兵说,日军把八路军叫三枪八路。八路军一支步枪一般只有四发子弹,伏击日军的时候,打过三枪,就一定要发起冲锋,和日军拼刺刀。能够拼过日军,就不开枪;如果拼不过日军,就用枪里仅剩的最后一颗子弹对着日军射击。

八路军的兵工厂那时候资源奇缺,而技术人才都是大学里的爱国流亡学生和南洋归来的华侨,工人则是乡间的铁匠,地址就在人烟稀少的山洞里。

兵工厂当初不会造枪,只能对损坏的枪支修一修,后来,随着八路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武器严重不够用,一个班上战场,只有三四支步枪,其余的十几个人拿着大刀长矛,依靠缴获日军的武器是完全不现实的。

歌曲里所唱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是为了表达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八路军几乎每夺取日军一支步枪,都要搭上好几条人命。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兵工厂只能开始制造武器。

1939年冬季,当德国的兵工厂里生产出了飞机和潜艇的时候,当日本人的兵工厂里的坦克源源不断地开往中国战场,当美国一艘艘航空母舰从兵工厂里下水的候,中国的八路军兵工厂里才生产出了第一支步枪。当年,朱德刚好55岁,这杆步枪就被命名为五五式步枪。

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设在黄崖洞,黄崖洞在山西黎城县,从两山间的夹缝进去,在悬崖峭壁的背后就是八路军总部的兵工厂。八路军的第一支步枪就是这里生产的,等到抗战后期,这个兵工厂已经能够生产迫击炮了。

而八路军当年打扫战场的时候,是不会放过任何有用的东西,甚至连弹壳也捡拾,把弹壳送给兵工厂,装上炸药,下次还能用。

后来的百团大战中,装备奇缺的八路军用极为简陋的武器,来与日军厮杀,其惨烈和悲壮是可想而知的。

结语

从1931年到1945年,漫长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尤其在敌后战场,最重要的一点是发动了广大群众,用人民的智慧,在我军装备极度缺乏,极度低劣的条件下,广大根据地群众发明了“土飞机”,“土坦克”这些攻坚利器,战胜了穷凶极恶,装备优良的日本法西斯,取得了不可胜数的骄人战绩!

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的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已经不多了,希望老人家们都能安享晚年!

活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万人敬仰!

逝去,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永矗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