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曾国藩曾在“八本”家训里说过,“居官以不要钱为本”。为官除了清廉,还应该做什么,笔者认为是为民。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人叫宋湘,他并非是土生土长的曲靖人,但其在曲靖任职太守的经历,为我们后世树立了“官范”。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镇创乐象湖村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政绩廉明之清官。据史料记载,其从小聪慧过人,七岁入蒙馆读书,九岁能文,出口成章,也算个小神童。自此人生像开了挂一样,取秀才、中解元,在嘉庆四年(1799年)殿试中二甲第十一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搞学术研究的。

嘉庆十年(1805年),皇帝做寿,翰林院要悬匾志庆,宋湘题联“顺穆康宁,雍焉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万年。‘横书’上大人”。这一对联,把清朝几代皇帝的帝号串联起来,且配置得体,平仄协调,确实表现了他过人的才华,加上那潇洒传神的书法,使嘉庆皇帝龙颜大悦,点头赞许,即称宋湘为"岭南第一才子"。

时间来到嘉庆十八年(1813年)时,58岁的宋湘被外放,出任云南曲靖知府。以垂暮之体,作万里之行。脱离了京城安定闲适的翰林生活,接触到了社会现实,对百姓疾苦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刚抵达曲靖上任后,宋湘就遇到了一个棘手事情。一个月前,曲靖刚遭遇了洪灾,水患后灾民遍地,一片狼藉,来不及休整的他不顾疲劳,便深入民间,了解灾情,火速上书朝廷,请求下拨粮款。在此同时,刚上任的他下令各县官仓开仓放粮,办粥厂,济灾民。作为主要领导的他,带头捐出薪俸,并倡议官吏僚绅捐钱捐物。

忧民所忧,急民所急。赈灾期间,他调集役夫,治水修城,时常穿着粗布衣服出现在工地上,亲自督查工程质量。民心既齐,民力方显,在他的带领下,曲靖的大地恢复了元气。

任职曲靖期间,宋湘经常奔走于深山穷谷,海子平坝之间,实地查勘民情。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为民造福之志不衰。看到曲靖马龙的民众不会纺纱织布,只能依靠农副产品换布做衣服时,宋湘不由心生伤悲,认为“边荒多艰难,救民先救困”(《之广南道中述怀四首》)。回到家后,思索再三,和妻子合计后,拿出自己的俸禄,购买木棉和纺车,召集工匠,教授当地百姓种植棉花,纺纱织布。渐渐地,当地居民生活有了好转。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布匹命名为“宋公布”。

以民为本,勤政爱民是为官之本。宋湘用自己的曲靖太守之旅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的官员典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