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在位23年时间,开创了令无数人称道的“贞观之治”。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李世民对外扫平了肆虐北疆的东突厥,对内则瞄准了另一个庞然大物——士族门阀。

所谓士族门阀,是那些垄断了经学知识,因而世代高官的家族。它萌芽于东汉,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趋于衰落。士族门阀的成员,不但生活上养尊处优,还利用特权,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源,又极力排斥与庶族通婚,试图将取得的政治、经济优势代际相传。


【资料图】

按照地域,士族可分为四大派别:王、谢、朱、陆、岑;山东有崔、卢、王、郑、高;关中有韦、裴、柳、杨、薛;代北有长孙、宇文、元、令狐、窦。

出于维持高人一等地位的需要,他们普遍对姓氏谱系十分重视。谱系里记录的,主要是某某祖上做过什么官,有过什么功勋,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证明我的祖宗这么厉害,我们士族就该世代做官。泥腿子们再寒窗苦读,能读几本书?

为削弱其影响,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度,隋炀帝又设置了进士科。尽管这一制度此后影响了一千多年历史,但当时科举选拔上来的官员毕竟只是少数。虽然历经隋末战乱,士族力量遭到沉重打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唐太宗命人修订了一部关于士族等级《氏族志》,借此遏制门阀势力。

贞观六年,李世民向房玄龄提到了士族之间存在的卖婚现象。当时,一批身居高位但出身低微的官员,为了改换门庭,不惜用重金与山东士族联姻。更让皇帝不爽的是,高官很少的崔、卢是一等大姓,皇族却是四等姓。

不久,李世民下令各地士进呈谱牒,命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四位出身士族的官员合力修撰《氏族志》,以“刊正姓氏”。接到诏书后,高士廉等人不辞辛苦,参考了大量史传,剔除了不少了伪造的谱牒。

六年时间过去了,这本书才算编纂完成。高士廉本以为辛苦换得的劳动成果会得到表扬,没想到李世民看了几眼,就再也看不下去了。问题出在哪呢?原来,他把山东崔氏列为了第一等。

李世民怒道:“朕平定四海,令天下一家,竟然比不得崔氏?不要论祖上如何,要以今日官爵高下定尊卑。懂朕的意思了吗!”

这一回,高士廉学乖了,再不敢在明面上尊崇山东士族,而是按皇帝的意图修改了《氏族志》。新修订的《氏族志》中,天下士族被列为九等,其中皇族是第一等,外戚第二等,崔氏降为三等。

这回李世民龙颜大悦,宣布颁行天下。

唐太宗重修《氏族志》,客观上抑制了门阀力量,和出身相比,他无疑更重视才能。在与臣下议政时,他说过汉高祖和他的臣子出自布衣,后人却推崇备至;梁、陈偏居江南,他们的子弟却才行衰薄。可见,哪怕出身名门,却无才德,也是不足为贵的。

但李世民毕竟出身关陇门阀,头脑中有浓厚的门阀观念。他重视官爵甚于出身,只是改变了门阀的标准,并没有彻底否定门阀;他极力打压山东士族,其实质是运用皇权的力量,把关陇门阀定为一尊。

抑制了门阀,还要为寒门子弟提供上升通道。李世民改革了隋朝的科举制,考试重点从背诵经义,转为考校诗词文章和实务对策,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名士”往往惨遭淘汰。

当时,常设的考试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秀才、明算、明法、明书六科。其中,以进士科最为热门。因为这一科难度最大,许多人从青葱少年考到垂垂老矣,始终没有中榜,因此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当然,就算考中进士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想当上官,还要通过吏部复试。考的主要是身、言、书、判四项。身,就是看相貌是否端正---毕竟做国家公务员,形象不能差;言,不但要能说会道,还要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书,就是书法要端正,大气,最好擅长飞白体;判,就是审阅公文、案件等政务时,决断合法合理合情。

可见,想当上唐朝的公务员可不容易着呢。

唐太宗完善的科举制度,使更多寒门子弟有了做官的机会。李义府出身寒微,他通过科举入仕,一度感叹“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

唐太宗听闻,说道,我将全树借汝,岂惟一枝!后来,李义府果然位至宰相。到贞观后期,像李义府这样科举出身的高官已为数不少。纵观整个唐朝,寒门出身的宰相共142人,士族出身宰相125人。

科举制的实行,也影响了士族子弟。当时的制度,士族享有皇帝的恩荫,不但有经济特权,子孙凭借父祖的官爵享有做官的权利。父祖官爵越高,子弟做官的品级就越大,荫及的子孙就越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出身的官员越来越多,不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哪怕当上宰相,心中也会遗憾。因此不少想做大官的门阀士族子弟也会选择读书应试,这在客观上促成了尊崇文化的社会风气。

通过修订《氏族志》,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阶层固化,山东士族被打压,关陇士族取得了统治地位。一批寒门子弟则通过科举被罗致入政权,扩大了李唐政权的统治基础,从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

当然,唐太宗时代门阀贵族虽说逐渐丧失了特权,但凭借着强大的社会影响,仍然是强大的政治势力。这种局面,直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才有了明显改变,但门阀士族依旧存在。

唐末黄巢起义,天街踏尽公卿骨,一批批士族成员被肉体消灭,门阀士族至此才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到了宋代,印刷术的普遍使用,书本的获取更加方便,无数出身普通的老百姓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个属于平民的社会到来了。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