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未满两岁,被绑架过一次。
还是他,未满五岁,又被绑架一次。
(资料图片)
一个人一生中能有一次被绑架的经历,已经是奇葩了。而他一生中,竟然有两次被绑架的经历,而且都能化险为夷、逢凶化吉,这不能不说是奇迹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古有名言。
他也未逃过这句名言的命运。他后来竟然当上了国王,而且当得是无忧无虑、潇洒自如。
他,就是孝怀帝刘禅。
他第一次被绑架,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刘备与曹操约架,父亲打不过人家落荒而逃,逃跑的过程中将自己弄丢了,自己被曹操的大批的小混混们给围了,幸亏有父亲的死党赵云拼死相救,才逃过这一劫。但是在这次打架事件中,他的母亲成了牺牲品。当赵云将他交与父亲时,父亲不但不高兴,反而非常愤怒,将他摔了个四脚朝天,真个是做到了“死党如手足,儿子如衣服”。
他第二次被绑架,还是因为自己的父亲。那年,父亲给自己找了个后妈,后妈的娘家人一直盼望着父亲能够成为上门女婿,但是父亲有自己的打算: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男人嘛,出去闯荡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打拼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无可厚菲。兼并不成,后妈的娘家人怕父亲做大,若兼并女婿不成,回头倒把自己给兼并了这还了得,故屡屡犯难。或许后妈没想到这一点,回趟娘家带上孩子本是常事。在回娘家的路上,随车的几个保镖不但被父亲的死党张飞拦了,而且又被赶来的赵云揍了,而且还揍得不轻,愣是将其中两个揍成了植物人,后妈虽然很生气,但是后果不严重。揍不过人家,只能将气往肚子里咽,所以,这次绑架终因绑匪失败而告终。
没错,父亲的辛苦打拼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父亲的约架也终于约来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江山——建立了蜀汉政权。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一众死党的强烈拥护下,父亲当上了国王,而他,顺理成章的成了王太子。那年,他只有12岁。
又过两年,父亲称帝,而他也成为了皇太子,也就是从这年开始,他感觉到了人生中巨大的压力。
他一心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匠人,他也一直用匠心来实现成为匠人的梦想。他喜欢促织(斗蟋蟀),他想将促织发展成为一项全民性的体育运动,并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促织大赛,但是他的这个梦想被父亲打碎了。
他写的《促织学原理》《促织论》《促织规》等著作均被父亲付之一矩烤全羊了,代之的则是无休止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父亲让他学韩非、学管仲、学六韬,又给他找了个叫伊籍的老师学习左传,同时还让诸葛亮来监督他的学习,而且还动不动就让他抄10遍。他本不愿学,曾尝试各种方法逃避学习以完成促织大业,但诸葛亮的手段远超于他的想像。当时各国对诸葛亮毁誉各半,赞贬有佳,更何况是他呢?
但他不妥协,依然选择反抗。直到反抗到实在是无力反抗了,他选择了妥协,因为,诸葛亮从原来让他抄写10遍,已经提升到抄写40遍了,同比增长300%,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其实,也有人悄悄告诉他:皇太子,您玩不过诸葛亮的,如果想玩过他,那就等,死等,等您的父亲驾鹤西去了,您成了国王,想咋整就咋整,还怕玩不过诸葛亮?
他老实了。
公元223年,父亲与陆逊约架,不想被陆逊使了坏,自己的弟兄们伤亡惨重,被抓的抓,被关的关。在一片遗憾中驾鹤西去。但令他不解的是,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临终前会将自己托孤给诸葛亮,而且还要让其称为“相父”。
匆匆那年,他继承父业,成了一国之君。
其实,他想要的生活很简单,只要衣食无忧,每天做做促织运动、陪着老婆孩子看看促织大赛就可以了。
放到现在来讲,刘禅的追求与普通百姓无二:种几亩薄地,温饱问题解决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打开电视看场球赛,多么容易满足的小康生活啊。
但是,他不能。
毕竟父亲的约架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父亲去了,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蠢蠢欲动了。
朱褒、高定等拉帮结派,嚷嚷着点名找他约架。
他慌了,长这么大,从没约过架,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诸葛亮出来了。诸葛亮虽然不会打架,但擅用打架之人。在此严峻形势下,诸葛亮成立了纪检监察部门。经过周密的部署安排,那些拉帮结派嚷嚷着约架的人都被“相父”给“监察”了。
他不想管事,也不愿管事,他只想过自己的生活。而“相父”又喜欢操心管事,他索性授权让“相父”去处理那些繁杂事务,自己落得个轻松自在。没错,他解放了。
他在潜心写作那部史上第一部关于促织的著作——《促织学》。
然而,世道并不太平,南方有个叫孟获的又嚷嚷着点名向他约架。还好,诸葛亮亲自带人应约前去,将那个叫孟获的抓了七次,揍了七次,终于揍得服服帖帖的。
对于诸葛亮的驭人之术,他相当满意。而他心里也终于明白了,只要将诸葛亮一人用好,那么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从事自己的促织学术事业了。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公元228年,相父竟然主动请缨向别人约架。这可是开天辟地破天荒的第一次。
他问诸葛亮:“相父啊,自先皇以来一直到朕,都是别人主动向咱们约架,为什么这次要向别人约架呢?如今大家生活得都不错啊,平平安安过日子,干嘛要约架呢?况且您都一大把年纪了,应该在家好好贻养天年,碰了骨头闪了腰,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诸葛亮说:“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老臣写了一篇作文,还请陛下过目后再下决断。”
诸葛亮将那篇作文呈上,刘禅看完了,小声嘟囔着:“唉,没见过约架还约得如此光明正大理所当然慷慨激昂的,好像如果朕不让你去打架朕就没脸面见列祖列宗似的。”
诸葛亮:“请问陛下何言?臣耳背未能听清。”
刘禅:“相父之言字字珠玑、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朕同意此次约架,不过,相父一定要注意啊,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诸葛亮:“谢陛下,臣知道了。”
在一片怅然中,他同意了诸葛亮向魏国的约架申请。但他心里明白,原本两国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将不复存在,约架中的战火必将波及众多的无辜百姓。故而后世有位文学大家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诸葛亮带着死党们出城不久,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托人将200块钱赶紧给诸葛亮送去。那人不解,问为什么?
他说:“如果单从艺术上来看那篇作文,文学价值还是蛮高的,有很强的鉴赏价值,有超强的感染力,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行文流畅,中心思想也很明确,再说了,码字的人不容易啊,世上任一人都可拖欠稿费,唯朕不能。这200块作为稿费,我听说相父写了一夜,可真是用了心了。再者,天冷了,让他也奢侈一下,买件‘第九只兔子’品牌的衣服暖暖身子,快去吧。”
那人去了。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酸楚,更多的,则是害怕。因为他害怕失去诸葛亮,如果诸葛亮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还有谁能够驾驭那些善于打架的人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他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诸葛亮与魏国约架六次,鞠躬尽瘁,累死于五丈原。
他想哭,却怎么也哭出来。
他一直在想,如果当时保持现状,不找人约架,或许相父不会那么早就去了。
和平的生活,需要一颗和平之心去守护,更需要具有千千万万的秉持和平理念的人去践行。
诸葛亮去了,司马懿笑了,刘禅蒙了。
在这档口,杨仪与魏延竟然约架,这让他大感意外。双方打架过程中,各有所损。经过细致观察,他发现蒋琬这个人可用,于是就任命蒋琬为尚书令,管理国家大小事务。
事实证明,他的这项任命是正确的,蒋琬的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差,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后来,蒋琬的一纸申请,让他大感意外。
蒋琬竟然申请主动去向魏国约架,而且要揍的不是一个,而是三个。
他派了费祎、姜维前去劝说,但是劝说竟然无效。而且二人还带来了蒋琬的第二份申请。在长叹中细思良久,他同意了。在这次的约架中,蒋琬展现了非凡的才华,而他依然不忧不喜,这让下属们大感意外。
他静下心来,依然研究他的促织,而他的知心人黄皓,则为他的促织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有一件事他始终不明白,黄皓作为自己的知心人,为什么姜维非要让自己辞退人家?
职场上的风起云涌、勾心斗角,非常人所能知也。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来了。这两个人打架的本事不在五虎之下,可惜的是,能打架的五虎已不在人世了。
他讨厌打架,故而他听从了谯周的建议,选择了和平解决。
在他的意识里,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和睦相处,这也是世间极好的事情。
他也明白,约架事端一旦挑起,过程无非惨绝人寰,结果无非两败俱伤。
他对那个时代的约架做了总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约架,生灵涂炭上百万人;曹操与孙权在赤壁约架,自己的父亲刘备做帮凶,生灵涂炭又上百万人;孟获与诸葛亮约架,生灵涂炭再上百万人;诸葛亮与司马懿约架,生灵涂炭又何止上百万人?当时三国总共才多少人?如果再约架打架,那么后世的华夏文明会是怎么样的将未可知也?
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走和平主义发展路线,一直是他提倡的。虽然他多次同意过下属的约架,但他身不由已,他在骨子里是特别反对约架的。
终于,他有了这次不再约架的机会。在他看来,和平解决并不是投降,当天下苍生系于自己一身时,他希望世间的老百姓永远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和平解决后,他被司马昭请回洛阳。在舞宴上,司马昭问他,想不蜀国啊?他说:“大人您又是送我房子又是送我车子,每个月还可以领总监级的工资,再加上各种福利,在这里我很快乐啊,我才不想蜀国呢。”
司马昭笑了笑说:“不错,促织赛场建设工程已经在招标了,到时侯还仰望您来主持促织赛事啊。”
他:“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只要人民安居乐业,家家户户平平安安,不再约架,不再打架,我就心满意足了。赛场建好后,我一定不负众望,办好赛事。”
司马昭笑了。
年度的嘉奖晚会上,他以最高的票数,当选为天下和平使,他手捧司马昭发放的巨额奖金和巨大奖杯,心中荡起一片涟漪。那年,他58岁。
公元271年,他在对世间的留恋中离开了人世。他年少时历经坎坷,即位后在位41年,虽然他没能成为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他却成为了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之一。故又有后人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另外的分析,这同他反对约架并走和平主义路线的方针是分不开的。
三国归一,晋为一统。多少英雄,入历史长河,唯刘禅被后世耻笑,然刘禅的世界,又有几人可懂?
问:诸葛亮向他递送的那份申请约架的作文名字是什么?请各位留言,答对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