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年,64岁的东汉名将马援在出征途中病逝。
【资料图】
马援死后,他曾经得罪的两个人,光武帝的两个女婿梁松和窦固,仍然觉得不解恨,于是在光武帝面前说了不少马援的坏话。
光武帝大怒,下旨收回马援新息侯的印绶,从此马家势衰,很多权贵之家都借机欺侮。
马援的女儿和窦固家有婚约,可是窦固陷害马家却丝毫不念姻亲之情,马援的侄子马严气不过,于是和马援的妻子蔺夫人商议,解除了和窦家的婚约,转而向光武帝请求将马援的三个女儿都送入掖庭。
光武帝准奏,把马援的三个女儿都充入后宫,其中最小的女儿纳入太子宫中。
马严和光武帝刘秀谁都没想到,他们的这个选择成就了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贤德皇后,也让这位贤后留下了“第一位女史学家”的名声。
明德马皇后的影视形象
一、马援最小的女儿
马援去世的时候,他最小的女儿只有10岁。随着马援去世,他最小的儿子,马客卿也因病夭折。
马援的妻子蔺夫人接连受到重大打击,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恍惚,一时难以管理家中事务。这个年仅10岁的小女儿就承担起管家的重任,《后汉书》记载她“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谘禀,事同成人。”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沉稳得就像成年人一样。
马援在世的时候,很倚重侄子马严,每当他出征之时就会把家里事托付给马严照管。如今马援去世,光武帝的女婿梁松和窦固一再构陷马援,马严对梁松无计可施,但是他知道窦固和马家有婚约,看到窦固如此不念姻亲之情,马严实在气不过,于是就和蔺夫人商议,解除了和窦固家的婚约。
光武帝和阴丽华的影视形象
解除婚约之后,马严上书一封,向光武帝请求将三位堂妹送入掖庭之中,以备选太子以及诸王王妃。
这时马援的三个女儿分别是15岁、14岁、13岁,马严上书时称赞她们“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
在此之前,光武帝曾经对马援动怒,收回了他封侯的印绶,不过在马家人接连六次上书之后,光武帝终于弄清楚了马援被冤枉的具体细节,当他看到马严的上书,想起老将马援立下的赫赫战功,就同意了马严的请求,将马家三位女儿选入掖庭,并将最小的那位选入太子宫中。
二、抚养皇子
马援的这个小女儿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后汉书》只是记载她进入太子宫中之后,侍奉皇后阴丽华十分用心,对待宫中其他妃嫔恭敬有礼,所以包括太子刘庄在内,宫中上下人等都很喜欢马氏。
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去世,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
汉明帝即位后,封马氏为贵人。马贵人虽然很得汉明帝的宠爱,但是她一直没有生育子女,汉明帝为此颇为怜惜,于是就下旨把贾贵人生的皇子刘炟交给马贵人抚养。
这位贾贵人和马贵人本来就有亲戚关系,她是马贵人同父异母的姐姐马姜的女儿,两个人是外甥女和姨母的关系。论娘家辈分的话,刘炟应该称呼马贵人为“姨姥姥”。
马贵人尽心尽力地抚养这位“外甥孙”刘炟,刘炟自小就和马贵人十分亲近,甚至超过对自己的生母贾贵人。
汉明帝的影视形象
公元60年,有大臣请求汉明帝册立皇后,汉明帝还在考虑应该立谁的时候,他的母亲,皇太后阴丽华提出:“马贵人德冠后宫,立她为皇后就很合适。”
有了皇太后这句话,汉明帝也就不再考虑阴丽华的侄女阴贵人等人选,而是直接听取母亲的建议,立21岁的马贵人为皇后,同时立刘炟为太子。
经历了少年时期的家庭苦难之后,马皇后入宫后的生活看起来顺风顺水。
三、贤后之名
阴丽华的眼光果然很好,马皇后虽然年轻,但是身居尊位后,她的言行举止仍然像之前一样谦恭,丝毫没有骄纵之态,反倒更加注意以身作则,为此后宫安宁,为汉明帝减少了不少因为后宫之争产生的烦恼。
马皇后首先异于常人的一点就是她的包容:因为担心汉明帝的子嗣不多,所以对于后宫其他妃嫔的得宠,她从来没有忌妒之类的行为,而是表现出很宽容的接纳态度,对于那些尤其受宠的妃嫔,她还会主动提议提升她们的地位。
马皇后身材修长,相貌俊美,按照她的年纪正是最爱美的时候,可是她在穿戴上的节俭却常常让其他妃嫔自叹不如。
当时每逢初一、十五,后宫中的妃嫔都要去给皇后请安。妃嫔们远远看到马皇后的时候,看到她的衣裙没有镶边,都以为是新进的贵重布料。结果,等到大家走到跟前的时候才发现,马皇后穿着的只是非常普通的缯布,在制作工艺上还比其他妃嫔少了镶边一道工序。
对此,马皇后解释说:“缯容易染色,所以我比较喜欢穿这种布料。”
六宫妃嫔看到皇后如此节俭,为之赞叹之余自己也不敢过于追求奢华铺张。
马皇后的影视形象
当初在娘家的时候,这位马家小女儿表现出来的就是成年人的成熟与稳重;如今她青春正好,表现出来的仍然是超越了自己年龄、类似于中老年人的达观与淡然。
可以想见,在马皇后这样的治理下,后宫的妃嫔们因此少了多少明争暗斗的心机与狡诈,有这样的贤内助,汉明帝才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朝政和国事的处理上。
事实上,汉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国家安定,这一时期与后来的汉章帝时期并称“明章之治”。
四、限制外戚
有鉴于西汉末年的王莽专权,从光武帝开始就比较注重对外戚势力的限制,汉明帝延续了这一做法。
永平年间,汉明帝根据光武帝的遗愿,绘制了28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之上。马皇后的父亲马援虽然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因为他是外戚的原因,汉明帝没有把马援列入其中。
马皇后很能体会汉明帝父子的一番苦心,对此非但没有半句怨言,甚至在汉明帝去世后仍然延续着这一做法。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太子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汉章帝虽然是贾贵人所生,但是他即位之后对贾家并没有特别优待,反倒十分看重马家,他即位之后就想给马家的几位舅舅封侯,但是被马太后阻止了。
公元77年,天下大旱,有大臣上书,认为这次旱灾正是因为没有及时分封外戚引起的,请求汉章帝按照前朝惯例分封外戚。
五、马太后的明智
针对大臣们的这种说法,马太后当即下诏予以严厉驳斥,她说:“凡是以旱灾说封侯之事的,无非是想讨好我。以前汉成帝曾经在同一天给王太后的五个弟弟封侯,不也曾经黄雾弥漫吗,并没有天降甘霖。以前的外戚,比如田蚡、窦婴,哪一个不是仗着自己的身份恣意横行,从而导致了倾覆之祸?
先帝(汉明帝)在世的时候就十分提防外戚,不让他们占据朝中重要的位置。即使是对待自己的儿子,先帝也没有遵循惯例,只封给他们比较少的封地,他经常说:‘我的儿子不应该和先帝的儿子享有同样多的封地。’先帝尚且如此,为什么诸位大臣反倒一定要遵循惯例,请求分封外戚呢?
我为天下母,平时身着粗布大衣,餐食不求甘美,我的侍从人员也都衣着俭朴,从不佩戴香囊之类的饰物,我就是希望以此为别人做表率,希望外戚们能够效仿于我。
可是,即使我如此用心良苦,却仍然有外戚奢华无度:我曾经看到过有的外戚携带仆从众多,别说他们自己衣着奢华,即使是仆人的衣服都华丽讲究,远远超过我跟前的侍从。
我为此断绝了这些外戚一年的费用,希望他们能够就此躬身自省,可是他们却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仍然懒散懈怠,根本没有忧国忘家的想法!没有人能比君主更了解大臣,又何况是自己的亲属呢?虽然诸位大臣一再请封,但是我怎么能够上负先帝旨意,下亏马氏先人德行,从而重蹈西京败亡的覆辙呢!”
马廖画像
汉章帝看到马太后的诏书后,感慨悲叹了一番,却仍然请求要给三位舅舅封侯,强调舅父年老、身患重病等等原因,害怕如果不及时给他们封侯会为自己留下遗憾。
对汉章帝如此深情的表白,马太后再次坚决地拒绝了。
六、后记
虽然马太后一再阻止,但是汉章帝始终没有改变主意,公元79年,汉章帝分封三位舅舅,马廖、马防、马光为列侯。
同年六月,马太后去世,谥号明德皇后。
我国最早记录帝王日常言行的著作《显宗起居注》就是由明德皇后编撰而成,从而为后世开创了“起居注”这一新的史书体例。明德皇后编撰史书比班昭补写《汉书》早二十多年,因此明德马皇后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明德皇后去世后,她的娘家马家失势,马廖谨慎宽厚,却没能约束住儿子马豫,马豫多有抱怨,非议朝政,被大臣参奏免去官职。
马防、马光被弹劾生活奢侈,也都被罢官。不久,马光被人诬陷谋反,马光自杀,其子马康被当地官员捕杀。
明德马皇后当初努力阻止兄弟封侯,无非是想避免因为奢侈引发的灾祸,可是“得势”“失势”这样的事,又哪里是她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阻止的?“得势不骄,失势不馁”的气度与从容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得来的。
本文参考《后汉书·皇后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