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纳粹陆军元帅隆美尔从北非战场撤退回到德国后,接受希特勒的调遣出任德军西线B集团群军司令,前往西欧构筑大西洋防线,以抵御盟军可能发起的进攻。
【资料图】
关于这条海岸防线,在隆美尔上任以前,德国已经动员了大规模的力量进行了修建。
由于“海狮计划”的失败以及不列颠空战中丘吉尔的拼死抵抗,纳粹没能征服英伦三岛。
在希特勒调转枪头进攻苏联的同时,为防御英军的反攻,从1942年开始托特组织就在纳粹的命令下,沿着从挪威到法国的海岸线搭建起一条军事防御线,堪称德国版的“马奇诺防线”。
由于工程量特别庞大,整条防线长度达到4000千米,所需要的各项物资叠加在一起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而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吃紧,已挤不出太多的资源投入到西线的防线建设,因此直到隆美尔接手,大西洋防线的完成度仍只有较低的水平。
靠这么一条“豆腐渣”防线,显然无法抵挡同盟国的千军万马,看着眼前漏洞百出的防线,隆美尔也只能无奈地摇头。
为填补防守漏洞,隆美尔只能在防线的缺口处加装大量的防御工事,而重点防守区段则放在了两个盟军可能选择的登陆地点上——加莱和诺曼底。
在隆美尔的加工加点下,大西洋防线具备有了一定的防守能力,密密麻麻的反坦克钢架被设置在海滩上,盟军一旦登陆就必须下船移除这些障碍,己方的火力就有了输出的空挡。
在过了海滩后,盟军还必须趟过密密麻麻的反坦克地雷场,这无疑又是一波大消耗。
隆美尔的战略设想,是在沿海就配备好层层防线,等盟军一上岸就以重火力压制,把敌人全赶下海。
但在当时的陆军统帅部,隆美尔的观点遭到强烈反对,反对声音最大的,是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
这位在苏联战场上吃过教训的老将认为,德军兵力在人数上本就劣于盟军,应凭借着战略纵深,把军队集中起来,这样既能保证调动和配合的机动性,也能大大增强战士们的反击决心,而将原本就不充足的火力分散布置在绵延的海岸线上,是自取灭亡的昏招。
在激烈的内部争论中,最终希特勒拍板了折衷方案,海岸防线固然要重视,但与此同时装甲师作为预备军,又分散布置在了离海岸线较远的位置。
希特勒的决策看似稳妥,但却有着致命的缺陷,一旦开战,若预备军不能及时抵达前线,在拥有绝对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盟军面前,海岸防线将撑不了多久。
实际上,隆美尔的大西洋防线在纳粹的大肆鼓吹下还是给盟军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早在1942年,迫于苏联方面斯大林给的压力,英国曾派出六千多人的突击部队在法国登陆,结果死伤惨重。
如果没有美国的参战,单凭英国自身的实力,面对着这条天堑恐怕只能够望洋兴叹了。
为了攻克这道“牢不可破”的防线,盟军也是费尽心思施展了各种疑兵之计。
盟军经过反复斟酌后把登陆地点选在了诺曼底,此处地势狭窄,而且风大浪急,严格来讲并不适合于登陆作战。
而且诺曼底附近没有大港口可以提供补给,即便抢到了登陆地,也会因为后勤保障的不足无法持续作战,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但盟军这么想,德军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在更可能成为登陆点的加莱,德军投入了更多的守备力量。
为了调动德军在诺曼底的防守主力,盟军虚构了一支由巴顿将军率领的第一集团军群,并故意放出假资料让德军获取,摆出一副要在加莱登陆决战的架势。
隆美尔一开始也是将信将疑,但在盟军的不懈诱导下,经过一番分析之后,还是大胆地做出了盟军将在加莱登陆的判断。
在加莱布置好防御策略后,隆美尔料定盟军不会在短期内登陆,就返回柏林为妻子过生日去了。
1944年6月6日,与隆美尔预想的有些许不同,两百多万的盟军没有在加莱登陆,而是突然出现在了诺曼底。
看着大量的敌军如潮水般涌现,隆美尔连忙指挥起B集团群军拼死抵抗。
但由于隆美尔能指挥得动的部队数量有限,而此时德军的装甲预备队还在赶来的路上,诺曼底的守军全部加起来都不超过十万人,怎能抵挡得了盟军的坚船利炮。
就这样,盟军顺利地拿下登陆点,在西欧开辟了第二战场,希特勒的大西洋防线最终还是未能完成任务。
而诺曼底的失守,在意味着纳粹西线战事开始走向崩溃的同时,也为隆美尔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早在德国的战事进展开始陷入不利时,柏林就出现了一部分的妥协派,这伙人深感希特勒的疯狂最终带来的只会是德意志的毁灭,为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开始策划起针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
为确保行动十拿九稳,妥协派需要在纳粹高层中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在寻找可靠又有实力的目标时,他们找到了隆美尔。
与党卫军和盖世太保们的残忍无情不同,隆美尔在战争中的表现处处彰显出“正人君子”的形象。
隆美尔在行军打仗中严格遵守国际上的战争法则,从不使用反人类武器,从不虐待战俘,在攻陷法国被投降士兵堵住去路的时候甚至还亲自下车指挥交通。
而且隆美尔虽然是希特勒的心腹,但自从撤出北非后,希特勒就开始对这位爱将表现出消极倦怠的一面,不仅免去了所有职务,两人的关系也是渐行渐远。
直到隆美尔被重新启用,负责把控西线战场时,这位郁郁不得志的陆军元帅就成了妥协派眼里可以争取发展的对象。
但隆美尔的目的只是想寻求与盟军停火、实现和平交接的可能性,对刺杀希特勒的计划断然是不支持的。
1944年7月20日,妥协派成员、隆美尔老部下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在“狼穴”开会时意图炸死希特勒,但刺杀行为失败,随之而来的是党卫军在柏林开展的大清洗。
事件发生时,隆美尔因为在诺曼底作战时负伤还在医院疗养,但很快就遭到了党卫军的讯问。
经过调查,希特勒发现隆美尔此前就与刺杀分子有过频繁联系,加上诺曼底吃了败仗,不管有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隆美尔曾参与过暗杀,在精神已经接近癫狂的希特勒面前,隆美尔已是必死无疑了。
10月14日,在住宅外的树林中,隆美尔喝下了希特勒派人送过来的毒药。
在走出家门前,隆美尔对妻儿一一作了告别,在表明自己对家人的亏欠和对帝国的忠心后,转身走向了死亡。
这位戎马一生的德国名将,最终没战死在沙场,反而倒在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而刺杀希特勒的谜案也为其死后赢得了反法西斯斗士的美名,是法西斯阵营里极少数能赢得盟军尊敬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