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代文明水平较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受限制,就衍生出很多行为,比如祭祀和宗教。现如今在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能更加科学的认识到古代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迷信行为。
但是,并不是多有国家都能科学的认识到迷信问题,在印度,民众甚至认为喝浑浊河水能对抗疾病。在古时的人们,更容易相信一些非自然的事物,尤其是我国的汉朝。我们的汉朝有多么迷信呢?为了缓解汉朝的迷信问题曹操怎样做了纠正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资料图片)
一、汉朝的祭祀系统
秦朝过后,汉朝是接着大一统的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时期。汉朝非常推崇儒家思想,使得孝文化的观念在汉代十分重要,在当时汉代人选拔人才时,就从一个人的 “孝”来看他的人品。汉代人的孝也体现在墓葬上,如果对家人不厚葬,那就属于不孝。
所以就有人倾尽家产来安葬家人,朝廷会用举国之力来安葬帝王。除了厚葬外,汉代对祭祀制度的迷信程度很大,这项制度不是汉代衍生出来的,而是从很早就开始发展的。
在夏商周时期,祭祀制度形成了三大神袛体系,在国家事务和百姓之间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周代政治统治的瓦解,这项制度也遭到了破坏。战国祭祀活动受阴阳五行说与神仙术法观念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有着新的发展。
汉代以前国家的祭祀对汉代祭祀有着直接的影响,汉代时期的祭祀活动的非常繁杂的,种类也非常多。从内容上来分,有祭天、地、山、河、宗庙等等;从形式上分,有典礼、祭典、封禅等等。在祭拜的仪式中,每个人都要有百分之百的诚意,稍有差池,直接处死。
是的,除了我们日常能了解的祭拜先祖,汉朝人在自然界中的随便哪一座山或者哪一条河,都能修建出一座寺庙好好祭拜一番。不仅如此,对于一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大功臣,也会建寺庙当神一样祭拜。
比较有名的是西汉城阳景王——刘章,他是刘邦的孙子,诛灭了吕氏后,刘章被封为城阳王。刘章去世后,后人为其修建寺庙,被百姓们当作万能神一样供奉。到了东汉末年,祭祀刘章的寺庙迅猛扩展到整个齐地,当时的济南不过十几个县城,就有600多座寺庙。
二、印度的封建迷信
那么与我们接壤的邻国印度是有怎样不同的文化呢?印度在古代实行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十分严苛的四个等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尊卑,非雅利安人不配列入四个等级之中,被称为贱民。虽然在独立后印度废除了这项使用了长达3000多年的制度,但是这项制度给印度人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
印度是个崇尚宗教的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印度的牛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甚至被当地人当作神一样崇拜,比如,牛的尿液非常神圣,喝牛的尿液有防辐射的作用。在印度的村庄中,能看到盛装的妇女端正坐在柴火堆中,在某种仪式后活活被烧死,这是在给丈夫陪葬。
在21世纪看到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令人唏嘘的,当然,我们尊重印度的宗教文化,但是对于过度迷信的行为,我们还是应该客观评价的。
三、魏武帝曹操
魏武帝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擅长诗文,知晓兵法,作为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故事广为流传。
曹操的父亲是服侍过四代皇帝的宦官曹腾收养的孩子,曹腾颇有名望,被封为侯爵,曹操的父亲在曹腾去世后继承了爵位,当上了太尉。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曹操机智不失警觉,从小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和才能,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的基础。
后人创作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曹操大多是奸雄的形象,但是在历史上曹操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他实行了屯田制,使得农田受战乱的影响大幅减少,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并稳定下来;曹操在军事巅峰上统一中原和北方;曹操一生的奋斗为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然而,有别于其他帝王,曹操是第一个提出“薄葬”的帝王。由于常年处于战乱之中,百姓和国家的负担十分沉重,吃不饱穿不暖的大有人在。厚葬、建庙和各种祭祀活动,等于拿走了百姓的全部积蓄,对于绝大所数人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太多人因为这些问题家破人亡,在此情况下,曹操下令废除过多的祭祀行为,除祭拜上天和祖先之外,其他的明令禁止,违者将受到惩罚。比如,曹操把济南随处可见的刘章庙全部拆除,以示警戒。一系列的措施之下,这种畸形的封建行为得以改善。
结语:
我们要相信科学,崇尚科学。封建迷信是历史文化的残留,它的产生是有迹可循的,也不是冥顽不灵不能根除的。只有在充分了解之后,我们才能一分为二的看待它们,并寻找到正确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