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座名城,均因一人得名。酒泉、敦煌、张掖、武威四城,都在我国甘肃境内,连通着河西走廊。从汉武帝时期,这四座城市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这四城的历史,人们流传至今,也铭记至今。四城的背后,刻着一个人的赫赫战功。
他17岁封侯,19岁捷报频传,21岁征战漠北,这个年少有为的英雄人物,就是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霍去病的一生,不仅是一部让人钦佩的传奇史,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教育史。翻开这部浩瀚的史卷,我们会看到霍去病的每一次转身,如此从容、如此华丽。
为什么说英雄不问出处,寒门也能出贵子。原因之一是一个人的身份不会影响他的天赋。霍去病的军事天赋一点没有受到出身的影响。他擅长骑射,每次都能得到刘彻赏识。只要霍去病能看到自己的天赋,并在自己的长项上继续深耕,出头之日总会来。
另一个身份不影响功绩的原因,是因为人的一生很长,机遇和贵人也不会因为身份就不会来到。霍去病的出身,并没有影响他得到出战匈奴的机会,也没有影响他赢得君主的赏识,更没有影响他后来封侯拜相。这一切都是霍去病命中注定,并不会因为他的出身而改写。关键是看机遇来的时候,霍去病能不能抓住机会,一举成功!
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殊不知,这只是失败者给自己的借口和安慰。古往今来,事实恰恰证明社会的生存法则非但不是不看成败,相反“只以成败论英雄”。这一点霍去病的一生是最好的证明。
霍去病在当时的社会声望很高,且是典型的年少有为。“河西之战”和“封狼居胥”,都成为霍去病最显著的标签。霍去病做了什么?上至君王朝臣,下至黎明百姓都对他大为称赞?一是因为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的丰功伟绩,二是骠骑将军霍去病赢得了以少胜多战匈奴,使得漠北人民免遭匈奴袭扰。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不仅是战果,更是一场胜负悬殊的战役。霍去病在公孙敖不能及时来援的窘境下,凭借小股兵力就能杀尽匈奴强兵,还生擒了匈奴单于浑邪王,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回天之术。所以霍去病能收获如此多的殊荣,成为当世的英雄,论的就是成败。
霍去病更值得世人称颂的,不仅他战功赫赫,更因为他年少有为。“出名要趁早”这点在霍去病的生平中体现尤为明显。霍去病17岁封侯拜相,19岁频胜匈奴,21岁征战漠北,每一战都打得漂亮,每一仗都赢得爽快。所以霍去病不仅以成败论英雄,更以年纪论英雄。小小年纪便佳绩频出,这在当时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我国自古就有“怀才不遇”的伤春悲秋之说。但霍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若是真有才,又怎会总不遇?怀才不遇只不过也是因为自己可能尚存某方面的缺陷,而总以才自居的那个才,也只不过是偏才,不全之才,这才会遭到“不遇”的悲哀。
古往今来,世上有志之士确不在少数,但真能功成名就之人不多,往往就是因为人们没有看清一个道理“话语权都掌握在胜者手里”。人们总是感叹自己没有主动权,总是感慨世道不公,但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你身无长物,别人凭什么任由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