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是周公的封邑在春秋时期已经是“跨三省,共二十六州县”的东方大国,成为东方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文化领域鲁国是真正的礼仪之邦,有人言:“周礼尽在鲁矣。”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的浸染下,鲁国诞生了春秋时代最伟大的巧匠——鲁班。
几千年来,鲁班被木工、石工、泥瓦工等许多行业尊为祖师,那他究竟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成就吧。
鲁班出生在周敬王十三年,他的家族世代就是工匠,于是在很小的时候鲁班就能跟着家里人参加各种工程建造活动,积累大量的经验,同时鲁班自幼便天资聪颖,奇思妙想不断。很快他成为了鲁国有名的能工巧匠。
鲁班最让人熟知的发明便是锯子,传说他有一次上山砍木头,不小心被一片叶子给割伤了手指,流了很多血,不过他没有像别人一样骂一句倒霉然后便了事,而是认真思考其原因,他发现划伤他手指的叶子边缘有很多小齿,于是他受此启发,发明了可以很快锯断树木的锯子。
《续文献通考·乐考·度量衡》记载:“鲁班尺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班传至于唐,由唐至今之。”《阳宅十书》中:“海内相传尺数种,屡经试验惟此尺为真,长短协度,凶吉无差。盖昔公输子班,造极木作之圣,研穷造化之微,故创是尺 。”后人名为,鲁班尺。可见,我们木工度量画图和建筑修房时所用的曲尺也是鲁班所做,因此曲尺还有个别名叫做,鲁班尺。
您用过墨斗吗?墨斗墨线的端部有一个小钩子叫作“替母”,或者“班母”。
传说鲁班还没娶妻收徒的时候平常干木匠活的时候,需要画直线的时候总是让母亲帮他拽着墨斗的线头弹墨线,日子久了,孝顺的鲁班便不想母亲那么操劳。有一天他去河边洗菜,见到有人在钓鱼,鱼儿上钩时,鱼钩牢牢将鱼给挂住,任它如何蹦跳都无法逃脱,受此启发在线头处加个小钩子,这样弹墨线的时候就不用劳烦母亲了。
后来,鲁班母亲去世后,每当他弹线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于是就将那个小坠钩起名为“替母”。
鲁班还在农业上颇有成就,古时候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于是鲁班就想了个好办法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石磨的发明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鲁班还是一个军事机械工程师,他为楚国发明了“钩”和“拒”,所谓“钩”能在己方占优势的时候钩住对方的战船防止他们逃跑,所谓“拒”能够在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将敌方的战船推开,方便撤退。
楚国想要攻打宋国,需要精良的攻城器械,鲁班就为楚王发明了攻城用的云梯,许慎说:“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鲁班还发明了能在天上飞三天不落下来的木鸢,可以乘着它可以窥视敌城的情况,木鸢可能就是风筝的原型。
2003年的时候在世界风筝之都潍坊,风筝爱好者们还为了证实风筝能够载人,进行了一次实验,表演分两步,把模特寄于风筝上 ,再加上34公斤的沙袋 ,在风力作用下 ,风筝把四十五多公斤重物带了2O多米高 ,持续了大约l0分钟。虽然不及鲁班的木鸢,但是证实了风筝可以载人上天。
鲁班除了以上发明外,他还设计了“机封”,所谓的“机封”就是利用机械的方法安葬去世的人,省时省力,季康子的母亲就是这么安葬的。不过当时的丧葬习俗,崇尚厚葬鲁班这种缺少仪式感的方法就未能广泛推广。《述异记》中曾记载鲁班在石头上刻画出了“九州图”。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图,在周穆王时已有简单的锁钥,形状如鱼。鲁班改进的锁钥,形如蠡状,内设机关,凭钥匙才能打开,能代替人的看守。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匠人,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被定为“鲁班师傅诞”华人圈尤其是港澳的木匠很喜欢庆祝。此外,山东滕州龙泉广场还建有一座鲁班纪念馆,里面设有圣祖堂、公祭大厅,木工器械馆、兵器馆、建筑厅、舟桥厅、青少年科技教育厅、鲁班传人成果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