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水浒,相信不管读者看的是电视剧还是原著,不骂宋江的不多。只因宋江力主招安,导致梁山好汉“十损七八”,宋江是对是错,也一直被人们争论到现在。宋江招安,到底是为了个人私利,还是为了梁山的整体利益着想?
宋江上梁山之前,虽然只是郓城县衙的押司小吏,但他却是一个官场老油条,他的远视、腹黑程度,都不是其他好汉能比的。无论他是在做公务员期间,还是在梁山当老大期间,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梦:做官,做大官!但是命运决定了他不可能有机会飞黄腾达。直到上了梁山,他充分利用了这帮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土匪草寇,用军事威胁的方式,达到了被朝廷重视的目的。
为了招安,宋江不惜背负“害死晁天王”的骂名;为了招安,宋江不惜和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貌合神离;为了招安,宋江不惜临死前毒死李逵,为朝廷除去一个“隐患”。为了招安,该做的、不该做的,宋江都做了。但是无奈宋徽宗、高俅们太不地道,借着宋江的手,除去了“四大贼寇”,结果功成之后,却反手只用一壶毒酒就带走了宋江。
在宋徽宗、高俅们看来,这批投降过来的梁山贼寇不过是“炮灰”罢了,给他们一个“先锋”虚职,以贼攻贼,何乐而不为?管你是“天魁星”宋江还是什么“天罡星”卢俊义,在宋徽宗看来都是贼寇,统统死绝才好!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好汉下场不错,尤其是那批原本就是朝廷军官的人。在这些人中,呼延灼是很特殊的一位。
呼延灼上梁山之前,官至汝宁郡都统制,这是个高级军官。当时要征讨梁山,高俅作为殿帅府太尉,在宋徽宗勉强保举了呼延灼。呼延灼起初没有让高俅失望,以一万兵力,加上连环马和火炮,打得梁山差点没抗住。比后面高俅率领十位节度使,十三万大军攻打梁山还猛。但呼延灼后来投靠了宋江,高俅可以说是被疯狂打脸,一见呼延灼就大骂他是反贼。
但是水浒书中写得很清楚,呼延灼最后官拜“御营兵马指挥使”,更牛的是后面四个字:“随驾操备”!意思是跟在皇帝左右,随驾操练御营兵马,俨然成了皇帝的心腹!被呼延灼“疯狂打脸”高俅,为何没有陷害他?呼延灼又凭什么能得到皇帝青睐,有如此待遇?原因大致有三:
一、根正苗红。
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嫡派子孙,且原本是汝宁州都统制(相当于现在的野战军驻汝宁地区少将军长)。仅是“开国名将之后”这一个金字招牌,宋徽宗就对呼延灼特别“亲”,甚至当初只是一见呼延灼,宋徽宗就“喜动天颜”赏赐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踢雪乌骓马”。在北宋,功臣后代即使犯了错误也会宽大处理,特别是宋初抵抗辽国的功臣后代更受尊重。
不过都是名将之后,杨家将的传人杨志咋就没这待遇?宋徽宗是什么尿性?文艺帝王!而杨志却偏偏弄丢了赵佶最爱的花石纲,这等于是不给皇帝面子,高俅自然不会给杨志留面子,骂走了他。
二、实力强悍。
呼延灼攻梁山时,险些一炮轰死宋江,随后又用连环马让梁山大吃苦头,把梁山众人打的铩羽而逃。除了军事能力了,呼延灼的个人实力也是顶级,从无败绩,无论是跟谁打几乎都是“五五开”,林冲、孙立、鲁智深、杨志、秦明等等,都是不分胜负,是名副其实的平局大王,可见呼延灼有多“稳”!人有本事,还稳如泰山,这样的将领最受领导喜欢,随驾左右,毫不奇怪。
三、朝廷间谍。
高俅主动推荐他征伐梁山,朝廷上下也一致看好他,这说明呼延灼在朝中树大根深,人脉深厚。而这也是呼延灼冒着造反的名声投降梁山的胆量基础。但是兵败之后,呼延灼知道如果自己就这么回朝廷复命,肯定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而留下帮助宋江实现招安还能将功折罪,所以他在听了宋江一席话后,大胆决定——帮助宋江实现招安,变相完成剿灭梁山的任务。
对于朝廷的降将,梁山第一件事就是接他们的家眷上山。一是为了让他们死心塌地为梁山服务,更主要是怕朝廷追究,给家眷带来杀身之祸。连武圣关公的后代关胜都把家眷搬上了梁山,而呼延灼却没有,这说明他早就知道朝廷不会把他的家眷怎么样。
呼延灼始终心向朝廷,十面埋伏破童贯时,呼延灼单挑了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他手下留情,段鹏举是唯一突围逃掉的童贯麾下八兵马都监,呼延灼用行动给朝廷传递了信号,顺利帮助梁山实现了招安,圆满完成了朝廷交给他的剿灭梁山的任务,称为皇帝心腹。北宋灭亡后,呼延灼曾效力于南宋赵构,领大军破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出军杀至淮西阵亡殉国。
(参考资料:《水浒传》)
喜欢历史的朋友请点一下关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欢迎大家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