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7年,吕不韦被秦王嬴政废除相国之位并被赐死。吕不韦之死有很多种原因,但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资本的无序扩张”。

吕不韦本是卫国一大富商,享尽荣华后,吕不韦却并不满足于只做一富家翁,他还有更大的政治抱负。于是和在赵国为质的秦公子异人达成协议,由吕不韦出巨资、谋划,先助异人成为秦国太子,再助异人登上秦国国君之位。异人则许诺,有朝一日若为国君,必与君共享秦国。吕不韦从商界跨入政界的“奇货可居”战略最终大获成功。

成为秦国相邦后,吕不韦权倾朝野,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权臣。此时的吕不韦已达商人的极致,已经到达亢龙有悔的人生阶段,前进一步必死,此时应该激流勇退才是保身之策。

但吕不韦携相国之权,聚拢门客三千,编著《吕氏春秋》,并把《吕氏春秋》当做吕不韦主义,妄想作为秦国治国治军治政的最高指导思想,于是吕不韦在当时国际上名声大振。此时的吕不韦已经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也无法挽回。

所以吕不韦被罢黜相国回到封地后不久,就引起秦王嬴政的深深猜疑,不久就被找了个借口赐死了。

吕不韦被赐死的那一刻,不知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自己只止步于做一富家翁,现在可能还被人前呼后拥地活着的吧?

资本会让一个头脑清醒的人迷失本性,从商入政,成为当时国际第一强国的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人臣极致,更何况一商人?止步于此,就此退下来,低调一些,还可颐养天年。偏偏还要强推《吕氏春秋》吕不韦主义,还妄想跨入思想界,并扬言谁能改动书中一字,即可获赏千金?在用资本强势给自己造势的时候,也就是离死亡越来越近的时候。

吕不韦死就是死在了资本上,但吕不韦一生的荣誉也是建立在资本上。正是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