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扃在位时,大夏王朝一直向好,但到了廑时,夏朝开始倾颓,那么从廑到桀,大夏王朝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衰落,直至灭亡的?
夏朝的第十一位后:扃(jiōng)。
扃是不降的弟弟,泄的儿子,芒的孙子,启的八世孙。
扃的哥哥不降任用豕韦(shǐ wéi)氏的彭伯为大夏的最高司法官,同时任命其弟扃(jiōng)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大臣,并让他们参与夏朝大事的决策。扃博学多才,工作勤奋,颇得好评,不降很是喜欢他。不降任人唯贤,晚年将自己的后位没有传给儿子孔甲,而是传给了弟弟扃。扃继承后位后,尊崇父亲泄和哥哥不降的治国之道,谨慎理政,夏朝持续向好发展。
夏朝的第十二位后:廑(jǐn)。
廑是扃的儿子,不降的侄子,泄的孙子,启的九世孙。
扃继承后位后,商议立儿子廑为后的继承人。廑认为自己德行不够,曾三次推让后的继承人位置,认为自己的堂兄孔甲年长且是先王不降之子,应该立孔甲为后的继承人。但朝廷的大臣们都一致认为应该立廑为后的继承人,廑这才接受了后的继承人位置。扃去世后,廑继承后位。廑在位期间,朝政极为复杂。一是廑的堂兄孔甲不满,孔甲的父亲不降在位时,将王位内禅给叔叔扃,叔叔扃去世后又将后位传给了扃的儿子、自己的堂弟廑。孔甲因为没有继承后位,就怀恨在心,暗中培植力量,伺机谋取后位。二是夏统治下的商部落势力已经逐渐崛起,而夏朝朝廷慢慢开始衰落;三是廑当政时,发生夏天天下大热的异常气候,人民热渴难耐,而当朝夏后廑却居住在夏季别墅,独自纳凉,引起了夏朝子民的极度不满。多种因素导致夏后廑重病缠身,最终因病而终。
夏朝的第十三位后:孔甲。
孔甲是廑(jǐn)的堂兄,扃(jiōng)的侄子,不降的儿子,泄的孙子,启的九世孙。
廑病死以后,孔甲被拥立为后。孔甲认为他能经过那么多的波折而坐上后位,这真是上天所赐,所以孔甲十分迷信。一些为了讨好孔甲的媚臣,就经常弄神祭鬼,政事日趋腐败。不仅如此,孔甲在位期间,还肆意淫乱,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正印证了他的父亲泄想法:孔甲不能治理好夏朝。孔甲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又笃信鬼神,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加衰落,逐渐走向崩溃。
夏朝的第十四位后:皋。
皋是孔甲的儿子,廑(jǐn)的侄子,扃的侄孙子,不降的孙子,启的十世孙。
孔甲去世后,他的儿子皋继承后位。皋是一个很本分的后,即位后,一直收拾着父亲孔甲留给他的乱摊子,但他已是回天乏术。各部落间争夺地盘,战争频发,为改变这一现状,保住大夏王朝,皋决定将都城迁至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受战争的影响,后又多次辗转,并去世于避战辗转的途中。
夏朝的第十五位后:发。
发是皋的儿子,孔甲的孙子,启的十一世孙。
尽管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夏朝依然走向衰落,皋去世后,他的儿子发继承了夏后。发和父亲皋一样,也是一位很本分的后,他也像父亲皋一样,努力地稳固夏朝的统治,但无力回天。发在位时,夏朝各部落已经不再向夏朝朝贺了,夏朝内部统治腐败无能,各大部落混战不断,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世的,此时,夏朝已呈现出灭亡的趋势。
夏朝的第十六位后(也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后):桀。
桀是发的儿子,皋的孙子,启的十二世孙。
发在不得已中去世,发去世后,他的儿子桀继承了后位。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暴君。早在他太爷爷孔甲时,就把夏朝搞得一团糟,他爷爷皋和父亲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未能力挽狂澜,拯救夏朝,实现复兴,到了桀的手上,按说他应该休养生息,继承父志,让大夏朝能有所兴盛,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当上了暴君,让华夏民族、炎黄子孙指责近4000年。
相传桀文武双全,力大无比,能生擒兕、虎。但他性情暴戾,他曾发兵有施氏并战败有施氏。有施氏准备献城投降,但桀不许他们投降,仍要杀人灭族。后来有施氏投其所好,献了美女妹喜。桀见妹喜美丽异常,满心欢喜,便放过了有施氏,带着妹喜回到夏都。夏桀就日夜与妹喜在寝宫内饮酒作乐,不问朝政。为图妹喜所好,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不听劝告,对谏言的人要么杀掉,要么赶走,无人再敢进谏。这时,逐渐强大的商部落汤,利用人民对夏桀的反抗情绪,先后征服了夏王朝的宗亲部落,又联合自己的宗亲部落发起了对夏的战争,夏桀大败,他携着妹喜逃到南巢,被商汤捉捕,囚于亭山,三年后病饿而死。夏朝自此灭亡。
大夏王朝,不算夏朝建立前的禹,自启开始,到桀结束,共经历了十四世、十六后、4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