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风丨扬正气丨铸族魂丨促发展

从海贼到旅顺水师教习——陈尚义

普宁詹韩逸 陈尚义,清康熙年间潮州府惠来县人(现广东省普宁市云落镇崩坎村人)。

现普宁市云落镇崩坎村,旧属惠来。崩坎村以前是有上下门楼以及上门楼,用溪石砌成墙围 起来多姓聚居的村寨,现已破败。在康熙年间,这里出过一位名人,旅顺水师营的建立者——陈尚义!初为海贼,一直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活动,后朝廷派陈汝咸招安,成为旅 顺水师教习。

陈尚义墓坐落在马鞍山农场沙溪分场324国道旁,云翔寺狮山脚下,亦是古驿道旁,墓道 前的皇赐石碑以及雕像早已不在,古有骑马下马,坐轿落轿。崩坎村门楼古也有御赐石碑, 凡犯事者入村不得缉拿。这一些些故事如今也少有老者知之。

陈尚义墓 陈浩瀚提供

一、清康熙年间旅顺水师营建立概说

谈起旅顺地区的清代海防中的水师建设,给人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在那场惊心动魄的“中日甲午海战”中,有着太多的悲怆、教训和记忆。北洋水师 的建立和覆灭的特殊经历,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世人留下了惨烈的教训。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却忽视了作为北洋水师的基地——旅顺及清 朝旅顺水师营的发展历史过程。实际上,旅顺水师营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是清代北洋水师发展 的重要基础。

清朝初期,位于辽东半岛的金州沿海经常遭受海盗和倭寇的侵扰,沿海居民苦不堪言,海盗 和倭寇时常出没于黄、渤海面,劫夺商船及财务,并危及黄、渤海岸及周边岛屿居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清朝政府为了防守海岸,缉捕海盗,抵御倭寇,加强了黄、渤两海的海防建设, 并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旅顺口议设旅顺水师营,同时,将辽南海防事务的副将改 为协领。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经固山贝子苏诺等奏请朝廷恩准,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式创设了旅顺水师营。水师营设协领一员,佐领两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八员,水军 五百名(包括“岛丁”470人及归降的海盗陈尚义部下“谙练水性之人三十名”。)从登州调 拨战船,以投诚海盗陈尚义,张可达充任水师教习。在水师营驻地建筑水师官军营房1200间。当时规定,旅顺水师营每年三月出哨巡查,九月归处,其海上巡哨范围西北至菊花岛, 南至庙岛群岛的隍城岛。引:《清圣祖实录》卷256,康熙五十二年八月甲戌:日议覆、盛京锦州地方、设立水师 营、于防守海洋、大有裨益查锦州城、旧有召募岛丁、一千四百三十二名。今新设水师、 应于岛丁内、挑选四百七十名。加以发往陈尚义等、谙练水性之人三十名。共兵五百名。应立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八员、均属奉天将军统辖。从之。

雍正七年(1729年),命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于千总内拣选数员,于兵丁内拣选数名熟谙水 师者,教习旅顺水师官兵。乾隆十年(1745年),定水师营训查训练事宜至此,旅顺水师营 的设立,从兵制,设备,任务,训练诸方面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措施,体现了中国古代海防建 设的水平,旅顺成为名副其实的军港。

二、陈尚义事迹

1、陈尚义是潮州府人,系“礼”字号海贼头目陈老大

陈尚义,清康熙年间潮州府惠来县人(现广东省普宁市云落镇崩坎村人)。根据普宁现存的“陈 尚义墓”墓碑可知,陈尚义去世于雍正七年。陈尚义委托周锦周锦带去朝廷的投诚文书《难民周锦劝海贼陈尚义革心向化》:难民周锦代海贼陈尚义带来呈子云:投诚人陈尚义系广东潮州府人,呈为仰望皇仁革心向化事。窃义原系良民,止因饥寒所迫,误入海洋匪类,一经失足,悔艾莫及。四十一年,皇恩浩荡, 差官招抚,义原约仁义智信四号之船同时归诚,不意生命不辰,陡遇飓风,将船入番边,风水 不利,不能同沐恩膏,迄今十载,流落外岛。然北望神京,未尝一日不冀皇恩之再及也。屡欲上 岸抒忱,无奈船只一近内洋,便为巡防官兵剿捕,下情何能上达。及被官兵追及,万不得已,拼 死冒犯。义不过逃生鱼鳖,非有深谋大志,何敢屡犯官兵。(引自清代朝鲜《癸巳谢恩行正使临 昌君焜副使权尚游别单》)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朕昨问投诚海贼陈尚义、康熙三十八年间、伊等贼船 尚多。因与广东提标官兵拒敌、大败而遁。止存船四只。此后从未登岸。沿海官兵、防守甚严。即海外诸小国、亦不听伊等停泊。贼船缺少火药、无处购买、俱托渔船、往盛京旅顺等处代买。

康熙四十七年《漳浦县志》:康熙四十三年冬十月,海贼徐容就擒。容本名林老大,平和小溪人,初在广东海丰碣石卫招集亡命,有船五只,与贼首辛老大、陈老大、吴开锡、阿宝尾同下海, 分仁、义、礼、智、信五字号,每船不过数十人。其后贼众渐盛,辛老大之弟辛五十七又别为 兴字号,俱横行海中,而屯扎则在碣石卫、平海所、丁粮、线尾四处居多。是年,容率其党余阿尾自广开洋一路劫掠,与辛五十七、陈老大、吴开锡会于山东。十月,容还至宁波舟山外岐山洋 面,遇日本番舡二只,劫之。行次浦邑古雷外,船帆忽坏,贼各携重赀雇小舡登岸,过云霄为保 甲盘获,容与其党八人俱就擒。知县陈汝咸庭鞫之,廉得其状。继问以剿抚机宜,悉得贼中要领。因上言于督抚,请活徐容,俾招余党以自赎,借其财物,解充兵饷。其明年,钦差刑部侍郎常寿 巡查闽粤,置容军中,随地招抚,余党尽平。

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七·月湖先生传:先生姓陈,名汝咸,字莘学,号悔庐,浙江鄞县 人。……复获海贼徐容等十馀人,搜所剽掠白金二千八百八十两,珍珠四十六颗,玛瑙二颗, 绮纻罗纱千馀疋,洋镯洋簪杯斝之类不可胜数。始知海上巨贼有仁义礼智信兴六号,徐容即 信字号贼首也。细询行踪,直陈不讳,并贼中情形作何剿抚机宜,言之甚悉。先生以所获金 帛悉归藩库,因条陈抚捕,以靖海氛,利商舶,请赦徐容以致其馀党未几当宁。遣大臣巡海 招抚诸贼皆归诚,惟礼字号贼目尚作海上游魂耳。……是冬海贼陈尚义遣周锦赴兵部求抚, 先生谓尚义必系礼字号贼目陈老大,当年海贼徐容称此贼久在海上肆劫,今就其求抚。请率 举人候选知县阮蔡文千总王三骆南左其彪等往铁山凤城岛入海抚之谕旨慰劳以风涛不测但 驻凤城着蔡文等坐船前往不必亲自下海复以兵部郎中雅奇为副未几飓风大作骆南等船飘失 无踪蔡文一船飘折大桅先生驰至天桥厂遣舟往会文南等俱至尽山花鸟遇陈尚义并其党百馀 人皆招致诣京师。明年春正月擢通政司右参议寻迁左参议。

清·周鍾瑄《诸罗县志·卷七·兵防志·列传·阮蔡文》:先是,洋盗陈尚义横行山东、江、浙间, 抗拒官军,杀巡海游击。

康熙四十三年(1704)冬十月,地方保甲报告:发现一伙可疑人物,携带着不少资财。陈 汝咸设计将他们擒获,经审讯,果然是一伙海盗,还缴获了大量财物:“白金2880两,珍 珠46颗,玛瑙2颗,绮纻罗纱千余疋,洋镯洋簪杯斚之类不可胜数。”贼首徐容,福建平和小溪人。据他供述,他们原是几个贫民和水手,为饥寒所迫,在广东海 丰一带抢夺营伍及商贾的船只器械,做了海盗。队伍开始时有船五艘,每船不过数十人。贼 首除他之外还有辛老大、陈老大、吴开锡、阿保位,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字号。徐容是“信”字号,陈老大“礼”字号,辛老大“义”字号。以后人数和船数增加,辛老大的弟弟 辛五十七又另立了个“兴”字号。他们最盛时有船11艘,不下千余人。但康熙三十八年(1699), 他们与广东水师提督标下的官兵打了一仗,结果大败。康熙四十三年(1704),徐容自广东 开洋一路劫掠来到漳浦古雷,这时,船忽然坏了,海盗们只得携带财物雇小船登岸。过云霄 时,被保甲盘查发现,然后就被捕。

徐容向陈汝咸献上招抚海盗的办法,把方案说得很详尽。于是陈汝咸将缴获的财物上交藩库, 上书陈述剿抚海盗的方略,请求赦免徐容,让其戴罪立功,抓捕余党,并表示自己甘当此任。督抚考虑到陈汝咸是个书生,不适合带兵,就将此事汇报给朝廷。于是,康熙帝遣内阁学士、 刑部右侍郎常授,带着徐容从福建前往广东招抚海盗。那个叫阿保位的贼首见徐容都被宽大 了,就带着237名海盗缴出枪炮器械投诚。据《康熙朝实录》卷之二百十七记载,清廷根 据陈汝咸的建议,对他们的处置是“愿为民者,按插原籍;愿为兵者,编入各营”。最终,除 了“礼”字号陈老大漏网,五支海盗中有四支被剿灭或收编,海路恢复畅通,商船恢复通行。康熙四十八年(1709),陈汝咸调入京城,升任刑部主事,旋即被提拔为御史。这时,山东登州北部海域出现了一伙海盗,常常掳掠商民船只。这伙海盗是随夏月季风从南方海域流窜过来的,在北上途中还杀了浙江黄岩镇标左营游击闫福玉,在登州杀了水师游击 滕国祥。康熙帝闻讯大怒,令盛京、山东、苏北沿海各地官兵封锁海岸线,堵死海盗上岸寻 求给养的所有通道。

陈汝咸听说海盗头目名叫陈尚义,马上想到了那个几年前漏网的“礼”字号贼目陈老大。于是, 他上疏朝廷,建议招抚这股海贼,自己愿担当此任,并推荐江西举人阮蔡文协助。康熙帝同 意了他的请求。

临行前,康熙帝亲切地关照道:“你是我身边的大臣,要保重身家性命,不可亲自下海,以 防风涛不测,只要命令阮蔡文前往就足够了。”接着又关照说:“山海关外道路崎岖,你是南 方人,不善骑马,应当坐着轿子去。”陈汝咸连连感激谢恩。阮蔡文的父亲是福建漳浦人,因为苦于清廷针对台湾郑氏的迁海政策和徭役繁重,徙居江西, 所以阮蔡文出生于南昌,他生性机敏,能文能武,24岁中举人,却屡次进士不第。阮蔡文与陈汝咸相识,是因为其母亲去世,他扶柩还葬漳浦。时任县令的陈汝咸看重他的才 学,礼请他到学堂讲课。后漳浦发生灾荒,阮蔡文在同乡好友、时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吴郡的 帮助下,请旨后截留江浙漕粮五万石,运至漳州、泉州,解决了家乡百姓的燃眉之急。所以 这次有机会,陈汝咸就大力举荐他。

陈汝咸率阮蔡文和千总骆南、左其彪等人前往辽东。他们入海不久就遭遇台风,骆南等人所 乘的船漂得没了踪影,阮蔡文的船被大风折断桅杆,差点翻船。陈汝咸得知船只损坏,立即骑马赶至天桥厂,派船救援。阮蔡文、骆南等人最终在登莱上岸, 换船重新出发。

这时,海盗因无法上岸补给淡水粮米,又遇风浪,已病死、溺死多人,幸存者如丧家之犬, 一路南逃至浙江舟山。阮蔡文等循迹追踪,一直来到海盗的巢穴尽山岛(今嵊山岛)和花鸟 岛之间。阮蔡文径直登上海盗大船,见到了陈尚义,慷慨宣示朝廷谕旨,陈说利害。海盗有 拿不定主意的,有对招安心存忌惮的,有密谋劫持朝廷使者的,但他们看阮蔡文会武艺又有 气场,恐怕不好对付,最终决定投降。

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二月,阮蔡文带着92名海盗在宁波登岸。根据陈汝咸的建议,这 些海盗被归并到盛京金州地方水师营。首领陈尚义、张可达等被分配给新设立的旅顺水师, 并由他们挑选30名熟谙水性、会掌舵的水手作为水师教习,随同官军出洋廵哨,“海中盗 贼伊(陈尚义)悉知之,自然渐次擒获矣”。这一年,陈汝咸被提拔为通政使参议。

2、牛头门之战

清·沈翼機《浙江通志》卷一百五十四:闫福玉,青州安邱人,任黄岩镇标左营游击。康熙五十一年轮防北洋海汛,五月二十三日遇 海贼陈尚义,于牛头门力战阵亡。营兵王一伦柯国柱等五十四人同被害。

当时苏州织造李煦给康熙皇帝写了奏折,述说此事。奏折说:扬州纷传,五月二十三日,浙江台州府燕海坞地方发生海盗掳掠居民,杀伤防汛御敌官兵二 百八十余员的消息。但扬州与浙江台州相去一千七八百里,此事未知是否属实,先报告这个 传闻,待派人确查后再详细报告。

康熙看了奏折,用红笔批示:“知道了,再访”。

李煦经过调查后再写奏折说:调查得知,台州黄岩镇左营游击阎福玉率兵八十余名出牛头门(牛头颈山与东山间的山岭) 巡逻。两艘客船上下来的人说:后面有贼船赶来,你们只会向客商要挂号银钱,有盗贼也不 去缉拿吗?

阎福玉立即驾船追出海口,果遇贼船。该日东风很大,贼船顺风,官船逆风,官兵开炮,炮 火伤不着贼船。阎福玉带兵拿着藤牌杀上贼船,砍死盗贼十余人。但贼多兵少,阎福玉左臂被砍,右肋中枪,落水被贼刺杀,兵丁亦被杀死六十余人。贼抛火 罐,官兵船只被烧坏。此时,随巡把总邱应魁及各头目、兵丁十余人另坐一船,逃回报信。

李煦报告细访所得到的此案事由是:前些年,黄岩镇前任总兵官韩祖蕲招人在海汛地方搭厂,提供给渔民晒鱼做鲞,每船每年收 取租银四两,这在总兵衙门已相沿为例。近来因为朝廷派巡视大臣来黄岩,现任总兵官李近 担心这些鱼厂有碍巡视观瞻,便预先将其烧毁。结果激起渔民怨恨,渔民见阎福玉率兵来牛头颈山巡逻,出于泄忿情绪,便假称自己是被贼 船追索的船户,引诱官兵去缉贼,哄其到海上与海盗格斗,致使阎福玉丧身,兵丁被杀。

3、鸡鸣岛海战

康熙五十一年,登州镇水师接到情报,海贼陈尚义率众在隍城岛、成山卫(活动范围相当大)一带劫掠商民,滕国祥受命出海,追捕海贼。

《荣成县志》记载道:“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十七日,海贼抵鸡鸣岛,水师后营游击滕国祥率 舟师捕之,贼艇围攻纵火,国祥力战死,一舟五十人,仅余被伤数卒……得免。”从上文来看,鸡鸣岛海战的交战双方是清朝水师和海贼,因此交战规模并不大,水师似乎仅 出动一艘战船(船载50人)。海贼的船(小船称艇)虽然不如清军的大,但战术灵活,纵 火围攻,水师战斗不支,带兵的滕国祥战死,船上仅数人逃脱。

鸡鸣岛

4、陈尚义请降,朝廷招抚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十七日,“陈尚义率领一支抗清起义军占领鸡鸣岛,准备进攻威海卫。12月清水师营起义军作战,遭到起义军的火攻,取得海战的胜利。起义军见威海卫有重兵把守, 遂放弃进攻计划。

威胁到帝国安全的海盗事件,已成为康熙皇帝的难题。在此情形下,康熙皇帝直接下令两广 总督赵弘灿在海上搜捕陈尚义的踪迹,以期达到剿扶的目的,从而减轻清朝廷所面对的海防 压力。“昔招抚海贼陈尚义一案,臣恐贼艘漂入粤洋,随即飞饬南澳碣石,高州参镇总兵官 亲身带兵出洋,同浴海各协营官兵上下接连络绎讯搜确探陈尚义踪迹。”。随着清朝廷的步 步紧逼,预感到局势已经不太乐观的陈尚义已经有了投降清朝廷的意愿,恰巧此时御史陈汝 咸上书自愿前去招抚。陈尚义随即顺势归顺清朝廷,“会浙盗陈尚义扰沿海,御史陈汝咸请 招抚,遣文往。文直上贼艘,开示威信,陈说利害,盗皆乞降,授云南陆凉知州。”。四十八年。内迁刑部主事,擢御史。会海盗陈尚义乞降,汝咸自请往抚。圣祖命郎中雅奇偕 汝成所荐阮蔡生往,尚义率其党百余人果就抚,擢通政使参议。

陈尚义委托周锦周锦带去朝廷的投诚文书《难民周锦劝海贼陈尚义革心向化》:“难民周锦代海贼陈尚义带来呈子云:投诚人陈尚义系广东潮州府人,呈为仰望皇仁革心向化 事。窃义原系良民,止因饥寒所迫,误入海洋匪类,一经失足,悔艾莫及。四十一年,皇恩 浩荡,差官招抚,义原约仁义智信四号之船同时归诚,不意生命不辰,陡遇飓风,将船入番 边,风水不利,不能同沐恩膏,迄今十载,流落外岛。然北望神京,未尝一日不冀皇恩之再 及也。屡欲上岸抒忱,无奈船只一近内洋,便为巡防官兵剿捕,下情何能上达。及被官兵追 及,万不得已,拼死冒犯。义不过逃生鱼鳖,非有深谋大志,何敢屡犯官兵。”(引自清代 朝鲜《癸巳谢恩行正使临昌君焜副使权尚游别单》)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六·列传二百六十三·循吏一·陈汝咸》 四十八年,内迁刑部主事,擢御史。疏言:「商船出海,挂号无益,徒以滋累。」又言:「海 贼入内地,必返其家。下海劫掠,责之巡哨官;未下海之踪迹,责之本籍县令;当力行各澳 保甲。」会海盗陈尚义乞降,汝咸自请往抚。圣祖命郎中雅奇偕汝咸所荐阮蔡生往,尚义率 其党百馀人果就抚,擢通政使参议。“海贼入内地,必返其家。下海劫掠,责之巡哨官;未下海之踪迹,责之本籍县令;当力行 各澳保甲。」会海盗陈尚义乞降,汝咸自请往抚。圣祖命郎中雅奇偕汝咸所荐阮蔡生往,尚 义率其党百馀人果就抚,擢通政使参议。

清·周鍾瑄《诸罗县志·卷七·兵防志·列传·阮蔡文》:阮蔡文,字子章,漳浦人;中江西籍庚午举人。康熙五十四年,任北路参将。文魁岸磊落,自少时经济自负.屡踬南宫,以知县需次铨部.凡所至南北,山川阨塞险易悉 纪之;尤留意海务,出入风涛,穷岛荒屿辄轻舟径造.四十九年,福、兴、泉、漳饥,上截 漕米三十万石由海道分赈;文与定海总兵官吴郡督运五万石扬帆先至,漳、泉两郡赖焉.议 叙,加一级。先是,洋盗陈尚义横行山东、江、浙间,抗拒官军,杀巡海游击;既而遣其党 赴兵部乞降,御史陈汝咸自请招抚,荐文与俱.上命御史驻锦州,而遣文及千总左其彪等入 海;濒行,御赐帑金、衣裘,加二级.会 风折樯,航人大恐;文怡然曰:『吾等为天子招 逋寇,以靖海疆、安百姓;虽葬鱼腹,不犹愈死儿女子手中乎』!时贼往来尽山、花鸟间;文漂至登莱,易舟 迹所在,直上贼艘.贼党与疑贰,多欲劫文飏去者.文开示威信、陈说 利害,数日内悉降之.至京;上召见,注目曰:『蔡文耶,若书生,此行良苦,颇惊怖否』?文奏言:『臣仰仗皇上威灵,海若效顺,顽梗革心,诚无所怖』.上壮之.更问沿海事宜,条 奏甚悉.议叙,授云南陆京知州。未行,特旨改福建厦门水师提标中营参将;旋改北路,人 想望风采。

连横《台湾通史·卷三十·列传二》:阮蔡文,字子章,号鹤石,福建漳浦人。父贾江西,遂寄籍新喻。年十一,能属文,而性刚 猛,好弄刀槊,邻儿畏之。十三补诸生,越十二年乃举于乡,数应春官不第。巡抚张伯行邀 入鳌峰书院,以讲洛闽之学,分纂先儒书。五载,乃归葬母。康熙五十一年,以说海贼陈尚 义投诚,召见便殿。上问曰:‘书生此行良苦。颇惊怖否’?对曰:‘臣仰仗威灵,顽梗革面。无所怖’。议功为知府,授陆凉。未行,改授厦门水师中营参将。康熙五十一年(1712)招降海贼陈尚义有功,蒙清圣祖召见,问以沿海事宜,所答清晰, 叙功获授云南陆凉知州,未行,而大学士李光地奏称其有谋略,遂改授福建厦门水师中营参 将。

康熙四十八年(1709),陈汝咸调入京城,升任刑部主事,旋即被提拔为御史。

这时,山东登州北部海域出现了一伙海盗,常常掳掠商民船只。这伙海盗是随夏月季风从南 方海域流窜过来的,在北上途中还杀了浙江黄岩镇标左营游击闫福玉,在登州杀了水师游击 滕国祥。康熙帝闻讯大怒,令盛京、山东、苏北沿海各地官兵封锁海岸线,堵死海盗上岸寻 求给养的所有通道。

陈汝咸听说海盗头目名叫陈尚义,马上想到了那个几年前漏网的“礼”字号贼目陈老大。于是 他上疏朝廷,建议招抚这股海贼,自己愿担当此任,并推荐江西举人阮蔡文协助。康熙帝同 意了他的请求。

临行前,康熙帝亲切地关照道:“你是我身边的大臣,要保重身家性命,不可亲自下海,以 防风涛不测,只要命令阮蔡文前往就足够了。”接着又关照说:“山海关外道路崎岖,你是南 方人,不善骑马,应当坐着轿子去。”陈汝咸连连感激谢恩。

阮蔡文的父亲是福建漳浦人,因为苦于清廷针对台湾郑氏的迁海政策和徭役繁重,徙居江西, 所以阮蔡文出生于南昌,他生性机敏,能文能武,24岁中举人,却屡次进士不第。

阮蔡文与陈汝咸相识,是因为其母亲去世,他扶柩还葬漳浦。时任县令的陈汝咸看重他的才 学,礼请他到学堂讲课。后漳浦发生灾荒,阮蔡文在同乡好友、时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吴郡的 帮助下,请旨后截留江浙漕粮五万石,运至漳州、泉州,解决了家乡百姓的燃眉之急。所以 这次有机会,陈汝咸就大力举荐他。

陈汝咸率阮蔡文和千总骆南、左其彪等人前往辽东。他们入海不久就遭遇台风,骆南等人所 乘的船漂得没了踪影,阮蔡文的船被大风折断桅杆,差点翻船。

陈汝咸得知船只损坏,立即骑马赶至天桥厂,派船救援。阮蔡文、骆南等人最终在登莱上岸, 换船重新出发。

这时,海盗因无法上岸补给淡水粮米,又遇风浪,已病死、溺死多人,幸存者如丧家之犬, 一路南逃至浙江舟山。阮蔡文等循迹追踪,一直来到海盗的巢穴尽山岛(今嵊山岛)和花鸟 岛之间。阮蔡文径直登上海盗大船,见到了陈尚义,慷慨宣示朝廷谕旨,陈说利害。海盗中 有拿不定主意的,有对招安心存忌惮的,有密谋劫持朝廷使者的,但他们看阮蔡文会武艺又 有气场,恐怕不好对付,最终决定投降。

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二月,阮蔡文带着92名海盗在宁波登岸。根据陈汝咸的建议,这 些海盗被归并到盛京金州地方水师营。首领陈尚义、张可达等被分配给新设立的旅顺水师, 并由他们挑选30名熟谙水性、会掌舵的水手作为水师教习,随同官军出洋廵哨,“海中盗 贼伊(陈尚义)悉知之,自然渐次擒获矣”。这一年,陈汝咸被提拔为通政使参议。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二》:“康熙五十一年○丙寅。上驻跸热河行宫。○先是 上命御史陈汝咸、出洋招抚海贼陈尚义等。至是、陈汝咸摺奏、海贼陈尚义等皆已投顺。上 传示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等、知之。”对于当时防治海盗劫掠不得章法的康熙皇帝 而言,陈尚义的归顺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契机,清王朝上下都对此事件非常关注,当海贼 陈尚义投降清王朝之后,“康熙皇帝直接下谕旨,通知王公大臣和诸位贝勒知之。”

5、新设水师营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五》:康熙五十二年○乙卯兵部题就抚海贼陈尚义 等应作何安插请上□日定夺 上谕:大学士等曰先经拏获海贼俱已发遣宁古塔等处现 今陈尚义等一百余人又来归诚内有熟识水性之人将伊等归并盛京金州地方着设立水师 营。近据山东总兵李雄奏请,裁伊标下水师营战船十只。即将所裁数内、截留数船、分 往金州。看守地方巡防海洋,似有裨益。

《圣祖仁皇帝圣训·清世宗卷十九·康熙五十二年癸巳闰五月乙卯兵部题浙江巡抚王度昭招抚海贼陈尚义等见解到京九十二人作何安插》:上曰:先经拿获海贼俱已发遣宁古塔等处见今陈尚义等一百馀人又来归诚,伊等俱熟识 水性海道之人,将伊等归并盛京锦州地方著设立水师营,近据山东总兵官李雄奏请裁伊 标下水师营战船十只,即将此所裁数内截留数船分往锦州看守地方巡防海洋,似有裨益。著满汉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具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四月己丑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56康熙五十二年八月甲戌:九卿等遵上□日议覆、盛京 锦州地方、设立水师营、于防守海洋、大有裨益查锦州城、旧有召募岛丁、一千四百三 十二名。今新设水师、应于岛丁内、挑选四百七十名。加以发往陈尚义等、谙练水性之 人三十名。共兵五百名。应立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八员、均属奉天 将军统辖。从之。

《清史稿·本紀八·聖祖本紀三》:(康熙五十二年)闰五月乙卯,赉热河老人白金。御史陈汝咸招抚海寇陈尚义入见,询 海上情势及洋船形质,命于金州安置,置水师营。

1713(康熙五十二年)年闰五月,陈尚义等到达辽宁地方,随后,康熙皇帝下达谕旨,将 陈尚义等百来余人,又曽派归降海贼中熟悉水战的壮丁,在金洲地方成立水师营,派著 由山东的水师营裁撤下来的十艘战船与其巡航之用。“将伊等归并盛京金州地方,著设 立水师营。截留数船、分往金州。看守地方。巡防海洋。”。经过数月运行,水师营运 营良好,九月间经九卿复议,完善了旅顺水师营的建制。水师营共计官兵1932名。“立 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八员、均属奉天将军统辖。”,至此旅顺水师 营基本建制创建完成。基于此,在1714(康熙五十三年)年“固山贝子苏诺等奏请朝廷恩准。”。“旅顺水师营在1715(康熙五十四年)年正式创设成功。”

5、康熙详询陈尚义海运、海防、西洋等问题

关于漕运、海运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康熙五十二年○庚子。谕大学士九卿等、朕 闻广东米价腾贵。每石卖至一两八九钱、至二两不等。将军管源忠、亦因米贵具摺奏闻。朕轸念天下民生、无间远迩。虽边徼之外、视之犹辇毂之旁也。粤地素号产米之区。从 无价高至一两以上、及二两者。兹米价骤增、小民必致艰食。督抚系封疆大吏。凡有关 地方事务、随所见闻、应即据实陈奏。今万里情形、朕已周悉、而伊等漫无奏报、殊属 懈忽。前福建岁荒米贵。朕特上□日截漕数十万、由海道转运赈济。谕上□日方颁、市 价立平。于地方大有裨益。今广东亦宜照福建截漕海运。朕因详询投诚海贼陈尚义等、 目今截留江南漕粮、可否由海转运广东。据称截江南漕粮、由海转运、八九日可至福建。自福建八九日可抵广东。但此事关系重大。非微贱所敢身任。现今风势不顺、断不可转 运。必至八九月后、北风渐利、始可转运等语。朕意于八九月后。将水师营战船、装载 米石运送。易于到广。而兵丁亦并可熟练水务。其天下地丁钱粮、前已于三年内、全免 一周。今粤地米价翔涌。若将本年地丁钱粮、仍行催徵、则民力维艰、难免输将之苦。应将本年地丁钱粮、停其催徵。遣赵申乔等、前往广东、会同督抚、将朕轸念民生至意、 刊示宣布、以慰舆情。再恩诏内、有赏赉绿旗兵丁一款。即令赵申乔等、乘便动支彼处 库帑、亲行核实、按名逐一散给。俾各沾实惠。尔等会同确议具奏。又谕曰、国家幅员 甚大。水旱丰歉、势有不齐。凡遇歉收之年。督抚等但据实速报、则或蠲赈、或停徵、 先期酌行、于百姓乃有裨益。至所奏地方官员捐俸赈济、皆虚名而已。何益之有。州县 为亲民之官。科目出身之人、亦多有迂疎不能办事者。惟张鹏翮、任浙江巡抚时、阖省 钱粮、七年全完。马齐、任山西巡抚时、亦全完七年钱粮。其余各省、报数年钱粮全完 者、未之有也。

《圣祖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一: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三月庚子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朕闻 广东米价腾贵朕轸念天下民生无间远近虽边徼之外视之犹辇毂之旁也粤地素号产米之 区今米价骤增小民必致艰食督抚系封疆大吏凡有关地方事务随所见闻应即据实陈奏朕 处深宫已周悉万里之情形而伊等漫无奏报殊属懈忽前福建岁歉米贵朕令截留江浙漕米 由海道转运赈济谕旨方颂市价立平于地方大有禆益今广东亦宜照福建截留海运朕详询 投诚海贼陈尚义等见今截留江南漕粮由海运八九日可至福建自福建八九日可扺广东值 今风势不顺不可转运必至八九月后北风渐利始可转运朕意于八九月后将水师营战船装 载米石运送易于到广而兵丁亦可熟练水势其天下地丁钱粮前已于三年之内全免一周今 粤地米贵若将本年地丁钱粮仍行催徵则民力维艰不免输将之苦应将本年地丁钱粮停其 催徵遣赵申乔前往广东会同督抚将朕轸念民生至意刋示宣布以慰舆情恩诏内有赏赍绿 旗兵丁一款即令赵申乔动支广东库帑亲行核实按名赏给使各沾实惠又谕曰国家幅员甚 大水旱丰歉势有不齐凡遇歉收之年督抚等但据实速报则或蠲赈或停徵先期酌行于百姓 乃有裨益至所奏地方官员捐捧赈济皆虚名而已何益之有

海运安全的问题,清代发展到康熙末年,漕运数次出现危机。黄河的改道问题一直是历 代王朝的难题,到了清代新近改道的黄河治理难度巨大,黄河决堤事件屡次见之于史书,“康熙二十一年春,黄河在宿迁境内两度决堤,清廷内罢免惩处靳辅之声再起。”。对漕 运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基于此种种现实,康熙皇帝一直在思索海运问题,陈尚义在海上 劫掠商船,自然对当时的航路安全问题和行程问题知之甚详,当康熙皇帝询问后得知。“江南漕粮、由海转运、八九日可至福建。”。这对康熙皇帝无疑是个解决漕运压力的解 决方案,随后经过慎重考虑,并基于陈尚义所提供的海运情报,在与大臣的商议中,康 熙皇帝已经做出了关于海运的具体实施思路。“朕意于八九月后。将水师营战船、装载 米石运送。”

关于“海防之道”

清前期东南沿海海患频仍和北洋地区较为平静,这使旅顺水师的设置、营建并未纳入当 时海防建设规划中。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降,一度平静的海疆因海寇活动而又 趋紧张。海寇活动不仅遍布东南五省沿海地带,且在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拓展至 北洋海域。面对新的海疆形势,康熙帝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经过与受抚海寇陈尚 义的交流后,始重新审视清王朝的海疆形势及海防布置中存在问题,并因此着手筹建旅顺水师。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三》:康熙五十二年○辛丑。谕大学士等曰、朕思 防海之道、惟在陆路兵弁、守御严紧、乃为扼要。如盛京、山东、沿海汛地官兵、能加 意防缉。以致贼势穷蹙、遂革心向化、以次投诚。此即严巡之明验也。盖海贼原无窝巢。初时不过数人。或系穷民、或为水手、其力不能自备船只、亦无器械。因饥寒所迫、抢 夺营伍、及商贾之船只器械、渐次啸聚。久而势众。又苦无米粮、乃往来海洋、肆行劫 掠。每趁夏月南风、至山东、盛京等处至十一月西北风发、方能南回。其停留数月之中。或被官兵缉获、或因风霜冻馁、渐次伤损、所余无几。如现在浙江巡抚王度昭、解到海 贼陈尚义等、询其原伙贼船十一只、贼众不下千余人。今止余船四只、贼众不满百人矣。观去年十月十七日陈尚义等、在山东与官兵抵敌一事。游击阎福玉、率官兵船六只、在 刘公岛地方巡哨。遇贼船四只、乘西北风而来。见官兵船、即先发炮。官兵放船追巢□刀。游击阎福玉、奋勇向前。因所乘之船、出诸船之先里许。贼见其势孤。遂三面围住、 鏖战良久。其余官兵船只、为风飘散、不能前救。以致游击阎福玉、被伤殒命、而贼众 亦伤多人。迨官兵后船追至。贼船已于十八日至尽山花鸟矣。原其所以伤官兵者、皆因 官兵与贼船相遇、安排火器之际、致贼人乘间围拥。若如满洲兵操弓挟矢以待。贼船何 由能逼近耶。且海贼出没狡猾、素习海性、非徒恃水战、所能扑灭也。朕御极五十余载。凡水陆用兵机宜、无不洞悉。今沿海地方督抚提镇、能用心防御、不时稽察。使贼无所 掠夺、则不期灭而自灭矣。前年关东海汛章京二员、带领官兵八九十人、击杀海贼四百 余人。朕面问二章京尔等何不诱贼远离海岸、再行巢□刀获、可无遗类据奏离海岸五里 有庄村居民。若容贼众过此、倘地方万一有失、即不能免疎防之罪矣。故未敢远诱。是 知沿海防汛、果能严肃。贼一登陆、便成擒矣。此防海之策、惟陆路守御、为最要也。

《圣祖仁皇帝圣训卷四十八》: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正月辛丑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思海防 之道惟在陆路兵弁守禦严紧乃为扼要如盛京山东沿海汛地官兵能加意防缉以致贼势穷 蹙遂革心向化以次投诚此即严防之明验也盖海贼原无窝巢初时不过数人或系穷民或为 水手其力不能自备船只亦无器械因饥寒所迫抢夺营伍及商贾之船只器械渐次啸聚久而 势众又苦无米粮乃往来海洋肆行劫掠每趁夏月南风至山东盛京等处至十一月西北风发 方能南回其停留数月之中或被官兵缉获或因风雪冻馁渐次伤损所馀无几如现在浙江巡 抚王度昭招抚海贼陈尚义等询其原夥贼船十一只贼众不下千馀人今止馀船四只贼众不 满百人矣观去年十月十七日陈尚义等在山东与官兵抵敌一事游击闫福玉率官兵船六只 在刘公岛地方巡哨遇贼船四只乘西北风而来见官兵船即先发炮官兵放船追 游击闫福 玉奋勇向前因所乘之船出诸船之先里许贼见其势孤遂三面围住鏖战良久其馀官兵船只 为风飘散不能前救以致游击闫福玉被伤殒命而贼众亦伤多人迨官兵后船追至贼船已于 十八日至尽山花岛矣原其所以伤官兵者皆因官兵与贼船相遇安排火器之际致贼人乘间 围拥若如满洲兵操弓挟矢以待贼船何由能逼近也且海贼出没狡猾素习海性非徒恃水战 所能扑灭也朕御极五十馀载凡水陆用兵机宜无不洞悉今沿海地方督抚提镇能用心防禦不时稽察使贼无所掠夺则不期灭而自灭矣前年关东海汛章京二员带领官兵八九十人击 杀海贼四百馀人朕面问二章京尔等何不诱贼远离海岸再行 获可无遗类据奏离海岸五 里有庄村居民若贼众过此倘地方万一有失即不免疏防之罪矣故未敢远诱是知沿海防汛 果能严肃贼一登陆便成擒矣此防海之策惟陆路守禦为最要也其令沿海督抚提镇等官明 知朕意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康熙五十二年○谕大学士等、内阁学士宗绅 保、为人糊涂。着解退、发伊该管王处行走己卯。兵部议覆、户部尚书张鹏翮疏言、闽 省沿海地方、请将深知水性、谋勇兼全之人委用。凡各紧要之处。添设兵丁营船、及船 中所用器械火药、预备训练。又春秋二季、令该总兵官亲身巡查。有海贼逃匿者、即行 文广东、江南、浙江等处、协力擒巢□刀。应如所请。上谕大学士等曰、张鹏翮所奏海 上事宜、率皆空言无补、不可施行。贼船停泊、必依据海岛有淡水之处。每日在山顶了 望。见官兵船来、即遁去外洋。官兵退后、乃复却回。有谓商船宜改为平底、只用一桅者。不知商船重载、入水数尺、方能压浪。每造一船、费至一二千金。若勒令改造、则 不肖官员、因此扰害商人将何以堪。商船虽带军器火药。一遇贼船、商人并不敢与敌。船中所有随其所取。盛京泛海两三日、即可抵尽山花鸟利之所在、人所必趋。泛海往来 既速、又省路费。商船岂有不往之理。朕昨问投诚海贼陈尚义、康熙三十八年间、伊等 贼船尚多。因与广东提标官兵拒敌、大败而遁。止存船四只。此后从未登岸。沿海官兵、 防守甚严。即海外诸小国、亦不听伊等停泊。贼船缺少火药、无处购买、俱托渔船、往 盛京旅顺等处代买。朕昨阅地图。山东水师住处、未为扼要。然设立已久、不便议裁。宜于盛京上游要地、添设营船二十只。此驻防之船、即将各省水师营船、及驾船水手、 酌量调取。出洋巡哨、并带陈尚义等前往。海中盗贼、伊悉知之。自然渐次擒获矣。张 鹏翮并未熟悉情形。其所条奏、即令伊身任其事、亦未有裨益也。此本着发还。

《圣祖仁皇帝圣训卷五十四》: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三月己卯兵部议覆户部尚书张鹏翮疏 言闽省沿海地方请将深知水性谋勇兼全之人委用凡各 要之处添设兵丁营船及船中所 用器械火药预备训练又春秋二季令该总兵官亲身巡查有贼船逃匿者即行文广东江南浙 江等处协力擒 应如所请上谕大学士等曰张鹏翮所奏海上事宜率皆空言无补不可施行 贼船停泊必依据海岛有淡水之处每日在山顶瞭望见官兵船来即遁去外洋官兵退后乃复 却回有谓商船宜改为平底只用一桅者不知商船重载入水数尺方能压浪每造一船费至一 二千金若勒令改造则不肖官员因此扰害商人将何以堪商船虽带军器火药一遇贼船商人 并不敢与敌船中所有随其所取盛京泛海两三日即可抵尽山花鸟利之所在人所必趋泛海 往来既速又省路费商船岂有不往之理朕昨问投诚海贼陈尚义康熙三十八年间伊等海贼 尚多因与广东提标官兵拒敌大败而遁止存船四只此后从未登岸沿海官兵防守甚严即海 外诸小国亦不许伊等停泊贼船缺少火药无处购买俱托渔船往 盛京旅顺等处代买朕昨 阅地图山东水师住处未为扼要然设立已久不便议裁宜于盛京上游要地添设营船十二只 此驻防之船即将各省水师营船及驾船水手酌量调取出洋巡哨并带陈尚义等前往海中盗 贼伊悉知之自然渐次擒获矣张鹏翮并未熟悉情形其所条奏即令伊身任其事亦未有裨益 也.

1712(康熙五十一年)年,陈尚义在山东侵袭鸡鸣岛,虽然在清朝官兵的镇压下,陈尚义 率军逃亡海上,但对清王朝而言,这实在算不上什么胜仗,清王朝的兵丁虽然奋勇杀敌, 对却对海战缺乏经验,犯了轻敌冒进的兵家忌讳。“因所乘之船、出诸船之先里许。贼 见其势孤。遂三面围住。”。清王朝援兵因为天气原因未能及时到达,致使海贼陈尚义 逃窜。康熙皇帝在总结此情形时得出官兵在于海贼的遭遇中失了分寸,致使“安排火器 之际、致贼人乘间围拥。”。可见,这些详尽的战事情报无疑使得从未曾亲临战阵的康 熙皇帝对于海战的具体情况有了清晰地认知,基于这些详细的情报,康熙皇帝对具体的 海战部署有了非常系统的思考。在其海防思想之中,以“此防海之策、惟陆路守御、为最要也。”。这是基于清王朝的兵丁以骑兵为主,并且不善水战的基础国情所得出的海 防策略。此后,康熙皇帝在之后的应对海贼的措施中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康熙皇帝亲 自指挥,展开对沿岸海盗的剿扶。激赏奋勇抵御海盗的将领,指斥渎职者。对归顺清朝 廷的海盗,以其将功抵罪”。可见,陈尚义为康熙皇帝提供的海战情报,对海防的制定, 是有深刻的影响的。

关于“西洋”——放眼看世界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三》:康熙五十二年○甲寅。谕大学士等、朕昨问 投诚海贼陈尚义。伊等出洋行劫、遇西洋船只、惧其火器不敢逼近。惟遇东洋商船、则 掠取其银米。亦不尽取。以此商船仍往来不绝也。中国与西洋地方。俱在赤道北四十度 内。海洋行船。中国人多论更次。西洋人多论度数。自彼国南行八十度、至大狼山、始 复北行入广东界。常六阅月在海中、不见一山。又自西洋至中国、有陆路可通。因隔鄂 罗斯诸国、行人不便。故皆从水路而行。鄂罗斯距京师、约万二千里。西洋、及土儿虎 特地方、皆与鄂罗斯接界。鄂罗斯倚土儿虎特马匹。土儿虎特用鄂罗斯皮张。往年鄂罗 斯、与雪西洋战。土儿虎特、助鄂罗斯。大败雪西洋。又回子温都斯坦、布海儿、夜儿 根等处产绵。制甲四十层、可敌浙江绵八十层。曾以鸟枪试验知之。又过哈密六百里、 有吐鲁番地方。去雪山百余里。其人昼伏。至夜始出耕种。其地甚热而多石。若日出时 耕种、辄热死。又哈萨克即古阳关地。其人性好斗。常结队以杀掳为事。人心亦齐。若 妇女被人掳去。其掳去之妇女、必乘间手刃其人而回。此地亦热。草极肥盛。马皆汗血。所产苹果、葡萄、梨等物、皆大而美。又西北回子种类极多。皆元太祖后裔。又有一支 在小西洋、约十万人、皆住帐房。惟北极下为最寒。往时曾有人筑室而居。明年人往视 之。其人已无复存者。但见林间雪深数丈而已。昔人云、北海有积冰数百丈向以为荒诞。以此观之、信不诬也。总之西北地方。极大其风土亦各不同。朕曾详悉访问是以周知也。

当时的来自西方国家的商船陆续来到中国,基于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在明代开始就做 出了闭关锁国的决策,清代承袭明代的传统,海禁政策一直得以实施,“基于此种情况, 也就造成了对于当时的世界局势,清朝的统治阶级可谓是知之甚少,但这些西洋商船陆 续来到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对于这些个来自大洋彼岸的未知国家,康熙皇帝自然希望 有所了解。海贼劫掠活动常常遭遇西洋船只,对于陈尚义而言,与西洋人打交道已属常 态,陈尚义对于当时的西洋地理情况自然有所涉及,康熙皇帝就在海路上西洋人如何来 华有所询问,虽然陈尚义所说未尽详实,但毕竟使得康熙皇帝对西洋概念有了一个清晰 的认知。“西洋至中国、有陆路可通。因隔鄂罗斯诸国、行人不便。故皆从水路而行。”。这些从陈尚义口中所了解到的关于当时所谓西洋的情报,而基于这些情报所做出的对于 当时西洋国家的认知,无疑对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康熙皇帝而言,对帝国的整个海洋政策 的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陈尚义编为水师营后

兵部尚书殷特布《兵部尚书殷特布奏闻建水师营事折康熙五十二年六月初三日》:适才 主子降旨命陈尚义等一伙,于金州建立水师营一事,由九卿详加会议具奏,钦此钦遵。九卿详议此事间,陈尚义等来部向奴才跪告曰,主子将我等编为水师营,此乃主子隆恩。惟我等皆惯于南方生活之人,不耐严寒,且金州海口不宜停船,易于损坏。若冬季刮风 时,我等可乘船前往南方福建、广东等方面巡查,刮南风之际,我等可前往北方金州等 地巡查,我等尚可尽力等语。

但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的记载,1717年“旅顺口逃脱海贼”名单中并没有“陈尚义”的名字。可见,陈尚义并没有“复叛”。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3》康熙五十六年(1717)八月一日○福建浙江总督觉罗 满保疏报、旅顺口脱逃海贼除孙森等已获外、尚有陈君元等未获今据闽安协烽火营、先 后报获贼犯阿吉尾等据供、陈君元等一船、逃至广东外洋不知踪迹遇哨船、杀死余阿二 等十五名、活擒十七人臣查阿吉尾、余阿二、俱系陈君元同伙、现被杀获。陈君元等窜 逸、已经严行两省缉追其用命官弁受伤兵丁、会同抚臣给赏银两。得上□日、官兵奋勇 擒杀贼犯。殊属可嘉兵丁既经恤赏、官弁亦着议叙。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83:康熙五十八年正月十九日○壬辰。刑部等衙门会议、 查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等、拏获旅顺营脱逃海贼孙森等、系海贼郑尽心之党、奉上□日免死、发往黑龙江、又从发遣处、拨到旅顺营当兵。贼犯仍不改恶、偷盗军器、逃出 纠党、在洋行劫、拒敌官兵。应将孙森、陈君元、阿吉尾等、拟斩、立决。从之。

陈尚义海盗集团被招抚后,计划被安置在盛京与金州的水师营。然而陈尚义等人因无法 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及金州港停船不便等,向兵部尚书殷特布请求冬季将他们派往福 建、广东巡查,天气转暖时再回金州,但陈尚义等仍按计划被派往金州。1717年,集 团成员孙森与陈君元等人再次叛乱,从旅顺口脱逃,不久即被平定,其党徒大部分被逮捕处决。自此之后,清朝史料中就不再见有对陈尚义海盗集团的记录。

参考资料:

丁晨楠18世纪初朝鲜燕行使对陈尚义海盗集团的情报搜集2018

张银龙 清代旅顺水师营的创建——以陈尚义为中心2017

王刚 清代绿营官兵编入八旗水师考析2016

高志超 王云英 清前中期黄海海防述论2018

孙和军 定海知县缪燧事迹综述

缪鹤贤 土寇、剿匪与反侵略|康熙终于知道海盗“乃官兵迫而为贼”《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圣祖仁皇帝圣训》

赵尔巽《清史稿》 《漳浦县志》康熙四十七年

清·蓝鼎元《鹿洲初集》

清·周鍾瑄《诸罗县志》

清·沈翼機《浙江通志》

连横《台湾通史》

故宫博物院《李熙奏折》

推荐内容